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

2019-05-15杨焱雯

新闻爱好者 2019年4期
关键词:工作者背景语境

杨焱雯

新闻采访需要在繁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有新闻传播价值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编辑和报道,而在新媒体时代,新闻采访所面对的信息规模和信息渠道都有较大的发展,要想在新媒体时代提高新闻采访的效率和质量,强化新闻采访的传播影响力,新闻工作者就必须充分考量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环境的变化,从而提高和创新新闻采访的技巧。由詹文都主编、武斌编著的《融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采访》(2017年3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综合了作者在新闻采访教学与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和研究成果,从融媒体的时代背景出发,系统化地论述了新闻采访的创新理论和实践应用,充分体现了新闻采访的时代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值得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工作者和学习者阅读和思考。

出于理论实践价值的考虑,该书在内容结构上更加系统化、专业化和实用化,从媒介融合的概念出发,分别介绍了记者的角色定位、新闻的价值、采访的流程设计,以及采访的准备工作、技法技巧、注意事项、记者修养等,同时还用具体化的采访案例来进行佐证和补充,尽可能清晰地揭示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的理论架构和实践模式,以提高新闻采访的理论实践水平,提升新闻采访的质量。具体来说,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第一,增强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敏感程度,开阔新闻采访的渠道和视野,借助新媒体的帮助来提升新闻采访的效率。互联网新媒体的繁荣发展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新闻的爆料者,在规模越来越大的信息资讯中,新闻采访者要想收集到独特的、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信息,则更需要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程度,并从广阔多元的新闻采访渠道和视角中找到最新颖、最有趣也最有深度的部分,从而保证新闻采访的质量。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出现让新闻采访的技术手段更加多樣化,一个采访记者不必全部面对面进行实地采访,而是可以通过微信、微博、视频等方式来进行采访工作,能节省采访双方的时间,有效提高效率。

第二,树立多元化的、包容的新闻观,在新媒体语境下更多地去倾听人们的声音,深入感受新闻受众的生活体验,满足新闻受众的需求。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日渐频繁和深入,不同的文化理念和观点在新闻媒体上也展现出了各自的风采。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采访记者应当树立多元化的、包容的新闻观,对新媒体传播中的多元化观点要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倾听,在新闻采访中避免过度预设内容的倾向性,而是给被采访者更多表达自我、表达真实的机会,从而用真诚的新闻采访内容去打动读者受众,引起他们的思考和共鸣。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新闻采访者要想在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中找到最触动和吸引受众的部分,则一定要深入感受新闻受众的生活体验,报道他们所关心的、所体验的、所感兴趣的新闻内容,让采访者、被采访者和受众在新闻采访的过程和成果中获得深入的交流及互动。

第三,坚持真实客观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各类新闻信息往往真假难辨,新闻采访工作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实事求是,坚决维护新闻媒体的真实度和可信度。新媒体时代媒介的竞争导致了大量为了博眼球和博关注而制作的新闻内容,其真实度大打折扣,而且有着显著的同质化发展倾向,给新闻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对此,新闻采访工作者应当坚持真实客观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真实,严格新闻采访的各个环节,让新闻采访的成果在质量上做到权威、可靠、有效。在新媒体背景下,真实是新闻采访最核心的技巧之一,它决定了新闻采访在受众之间的口碑和信任度,是新闻采访内容能够得以扩大传播的必要前提。总的来说,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采访工作者更要坚守媒体人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坚决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新闻行业的创新发展和健康有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笔者认为,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采访是在传统新闻采访技巧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新媒体语境的认知、理解和应用,要想实现新闻采访技巧的创新,既要坚守新闻采访的经典理论,坚持真实的新闻观,传播真实,传播有价值的新闻,让新闻采访的成果能够真正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在社会文化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地引进新媒体的技术、渠道和平台,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让新闻采访和新闻传播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畅通,提高新闻采访的效率和质量,让新闻采访更好地跟上日新月异的新闻传播环境,获得可持续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工作者背景语境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