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教育之“器”

2019-05-15王晨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君子人格理想

王晨

摘 要:琅琅的读书声在这个假期传遍了整个校园,让这个本该宁静的学校显得格外生机盎然,这所学校就是来自云贵大山里的一所普通中学,也是我曾经就读过的母校。怀着思念又期待的心情,我迫不及待的开始了调研之行,我想,这个假期对我来说注定是意义非凡。

关键词:理想 君子 人格

一、“器”之表象

我的母校建于是1974年,我记得曾经的它,还是几间破旧的茅草屋,现在却已变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办初级中学,该校可容纳96个教学班,5000多学生,200多教职工……队伍依然在壮大中。通过和学校方面沟通,我得到了与学生和老师们近距离沟通的机会,并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了解到学生对于当下学习情况的反馈,更重要的是,这也让我看到了反馈背后的问题。

1.关于分数

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以取得考试高分为学习的目标,近半数学生觉得在自己擅长的学科考出高分内心最为自豪,相比之下,其它学科的学习,兴趣丧失较多。由此可见,在应试教育下,孩子们一直把把追求“高分”当成学习的高标准。

2.关于学习方法

首先,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方法以“机械型、复制型”学习为主,并以接受“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习惯,容易陷入“读死书”的状态。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教师依旧以题海战术占为主要教学训练方法,造成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独立性、互动性、体验性和创新性, 这样一来,主观学习能动性欠缺、学习方式单一。对此,学生虽然已经习惯,但从调研中还是能够深切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反感情绪。其次,多数学生更多的只是关注教师所讲的单一性学科知识,拓展知识的学习较少,学生几乎都认为除了聚焦应试学科的学习,其他维度的学习在现阶段不那么重要,而且学校开设其它拓展性的教育课程也不多,比如:中华传统文化的知、学、行的德育学习,音、体、美等方面的审美性和感受性学习、身心健康类的学习课程等。 可见,“素质教育”在地方的实施来说,依旧有名无实,课程各自为战,素质教育内容缺少系统规划,正确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

3.关于课余时间的利用

大多数学生除了在学校规定的学习以外,在老师和家长的支持下,报有各类补习班进行课外学习,据调研了解,多数学生对于这种占据个人全时段的重压重负学习,他们的态度是一种“无奈的习惯”。而且,他们误认为这就是赢在起跑线上,相当一部分学生片面的以为通过补习班的学习能够更加顺利的达到考高分的目的。可见,家长、教师、包括学校和社会环境并没有通力形成对学生教育观念的正确引导。可以说各方心理都存在一定的“逐利”狀态。

4.关于理想

通过调研发现,不同学习程度的同学有相当一部分都认为他们的理想是赚更多的钱,或者能管理更多的人,以当老板、当领导设为追求目标的学生群体占了相当一部分,当问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些为目标的时候,有的说有了钱就能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过富裕的生活,有的说当领导很威风,能给家人争光等等,回答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可见,以正确人格追求为导向的人生规划和理想方向,这一点学生心理并不是那么清晰。

和绝大多数普通中学一样,这里的教育资源分配,更多地将重心放在了“应试教育”上。在大的教育环境下,分数几乎是衡量所有学生学习,教师、学校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也是学生学习追求的最高目标。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人格,是当务之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器“象”。

二、“器”之含意

什么是理想?什么叫人格?我想这个问题对每一代青年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去好好琢磨的问题,当家乡的这所学校在发出齐刷刷的郎朗读书声时,我们是否了解到他们是带着怎样的情感、用怎样的思维方式、怀揣着怎样的理想发出这样的声音?在这个充满“器”象的校园中,我们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思维高度和教育理念去给这个响彻大地的读书声冠以强有力的底蕴支撑?

在这里,首先不得不说一下上文中所提到的“器”这个字,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不仅在于它的凝练,更在于它的多意与升华,这个字是我通过调研,对家乡学校教育现状的一种整体感受的归结。所谓“器”,顾名思义先是器皿、器具、机器等静态、物化方向的含义,它们具有定向化、专门化的功能,是一种可重复性,复制性的工具。其次,“器”作为一种物态来看,就会有一定的容量,容量可以有大小深浅的不同,从而可以把它看成一种“度”去衡量,这种“度”又是一种可量化的状态,即可以由量变转为质变,那么辩证的来看,“器”就有了它的“弹性”,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动态的取向,由量变转为质变,从静态物化转成动态生命,这就形成了器的最后一种含义,可以把“器”理解为器识、器宇、器质,综合来说也就是一种认知深度、内在涵养、精神境界这种可以被优化的活体。就像我们所说的“大器晚成”,就是一种慢慢增长优化了的“生命状态”。

三、“器”之培养

在这种对于“器”的概念理解之下,就不难得出,学生该以怎样的状态去对待学习和理想,正确理解“器”在教育当中的实践含义呢?

第一,就是不把学习过程当成一种机械性的的,可重复性、可复制性的状态去完成。不读死书,寻找灵活的学习方法,进而把容纳知识变为吸收、消化知识。力争达到度的蜕变。

第二,拓展多维度的学习,养成作为“人”的全面素质培养习惯,不把自身定义为只为获得学习成绩的“器”,那种可以被定向化、专门化的机器,加强“器”的“广度、深度”培养。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德育的学习和认知感悟,培养创造能力、注重良好的个性发展、关注身心健康等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第三,不受制于“器”,成为“器”的奴隶。在当今社会高速膨胀化发展的阶段,受到物欲支配的拜金、逐权现象依旧存在,在青少年阶段就应该打下正确的价值观根基,不去伺候那些冷若冰霜的“主人”,曾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形成良好的人格。端正对于“器”的态度,这样就不会盲目的掉进被“物”化的世界。

四、君子之“器”

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对“器”有了正确的认识尚且不够,欲成大“器”而不成为物化的“器”,除了靠训练,重要的是确立一个具有一定理想高度的“器”之主体。以器识、器宇、器质的状态来成人,我想这才是教育的责任。我理解的教育方向和培養主体就是这种中国式的“君子”的教育,这里所指的君子是浓缩了中华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当代国之栋梁,是凝结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集体人格,是一个有收纳了家国情怀,沉淀了厚德的“君子”,而如何做到高标准的“器”,摒除低级的“器”之风,更是衡量“君子”人格修养的重要标准之一。

五、“器”之反思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在明确了正确的教育方向和培养主体基础之上,了解了学生身上的一些列“器”象,是否也该反思如何处理自身所携带的“器”之问题呢?

首先,通过调研结果不难看出,“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普遍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将教学活化理解,不仅自身走入了“器”的重复、复制性状态,潜意识也误将学生当做静止的“器”来看待,机械性的传授知识。教师应当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优势、潜力,打造互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具有“君子人格”的学生。其次,多数教师还是重单一知识的讲授灌输,轻精神内涵的融合阐释与引导,尤其缺乏对形成青少年崇高理想和“君子人格”的教育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价值观引导,在教学当中,能将这种价值观与学科特点融合在一起教书育人,对教师来说似乎更加有难度。这是教师身上所反映出的“器”这个概念的低级状态,容易造成对“器”之“度”的轻、浅理解。不能把“器”的深度概念,当成一种融合的,弹性发展的生命状态去对待。在此,教师应该特别加强自身的全面学习能力,重视学科与价值观之间的深层融合关系,提高自我修养,端正对于自己对“器”的态度,重新审视这份教师之责。

六、“器”之沃土

作为学校来说,这个孕育“君子人格、国之栋梁”的沃土,最重要的是明白虽然成“器”需要具有一定目标性,需要通过严格的训练,但学校的终极目的是将青少年在人生重要的成长阶段打好孕育成“人”的地基,营造“成器”到“成人”的教育环境。真正的育人应当是一种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理念,是关注情感、德行、人性、价值观和生命特征的结合体,它应该是国家的理想教育,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集体精神、君子人格的教育。尽管教育部一直号召各地,合理的教育应当减压减负,加快实施多方位的素质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引导,但反应到社会,落实到地方学校, 多数依旧有名无实,补习班风靡社会,学校依然不够重视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依旧缺乏合理的实施方式和系统规划,将教育状态孤立看待,大多数依旧把重学校升学率、重高分这个低标准作为教育的目标和方向,陷入“器”的局限,那么,从培养君子人格“器”这个最高标准来看,确实还相距甚远。

七、“器”之升华

培养“君子人格”的“器”,这个最高标准是一种特有的气质、气度和气场,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所孕育的、有故乡的“君子人格”的重要体现,他不同于绅士人格、骑士人格,它是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教育自信的标识。尽管从具备功能性的“器”,到学会摒弃糟粕之“器”,再到形成有生命的“君子之器”这样的人格,需要学生、教师、学校、我们的教育环境共同协助,需要经过无数阶段性的思考和磨炼,但对于这种“理想教育”来说,它的意义深远,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信念追求来说,它将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此,我呼吁有关部门和社会关注祖国下一代的“理想教育”,注重“君子人格”之“器”的培养,一步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蕴,减少低标准的“器”象,让我们的“大家”与“小家”形成良好的配合,通力互助,多元支撑,为实现国家的“理想教育”和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君子人格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