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角下民办高校德育工作探析

2019-05-15王娜赵立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民办高校德育工作

王娜 赵立知

摘  要:高校德育工作在学校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善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现状,阐述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从理论创新、更新观念和手段、加强队伍建设、发挥思政课育人作用等方面提出改进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  民办高校  德育工作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1]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是公立大学的补充,未来是高等教育的主流。德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民办高校发展进程中,德育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现状

1.民办高校自身状况

(1)生源状况不佳。民办高校在高等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尚属起步阶段,多数是高校扩招后的产物。民办高校的学生与公立高校特别是重点名校的学生相比,其各个方面的基础相对薄弱,多数学生是因为高考分数较低或者报志愿失误,因想上大学才选择民办高校。因此,民办高校的学生呈现出学习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入学后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学习态度、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等。

(2)管理体制存在弊端。民办高校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使党组织的积极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民办高校伴随着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压力,并片面强调学生的就业率,重视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相对较低。

(3)师资队伍不合理。多数民办高校德育工作者队伍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在身心素质、整体结构、人员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工作者高学历和高职称人员比例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二是中年教师比重严重偏低,而青年教师与退休人员较多,年龄结构不合理,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总体看来,尚未形成科学的德育工作队伍,严重影响了德育在培养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

2.民办高校学生特点

(1)认知水平不高。民办高校学生入学门槛普遍较低、入学成绩相对较差、基础文化知识较为薄弱,导致认知水平相对低下。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舆论对民办高校评价不高,加之失败的学习经历,使学生自信心不足、自控能力相对薄弱,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2)自卑心理严重。民办高校的学生受高考失利的影响,心理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尽管多数学生无奈选择民办学校,但是特别渴望学习并想通过大学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因此,这些学生对学习抱有强烈的积极性,具有很强的不服输心理,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他们自卑心会无意识地产生并随之严重。

(3)价值取向偏离。民办高校普遍收费较高,学生受主客观环境的影响,意识不到大学生应有的国家与社会情怀,个人自主意识、权利意志被畸形放大,缺乏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公民意识,价值取向出现偏离。学生本能地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自己就业和父母的期望,忽略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自觉地贪图物质享受,过多的强调向社会索取。 [2]

(4)就业前景悲观。民办高校学生受校园环境的影响,其职业化、社会化进程普遍比公办学校学生迅速,他们能够接受低层次、低待遇的岗位,更乐于主动接受社会招聘。但是当前社会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认可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机会,使他们对自身处境和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二、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育内容缺乏合理性

在社会特殊转型期,民办高校满足了社会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对实践的重视,也必然导致理论知识和德育时间的忽视,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德育教育。同时,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信息量甚至超过老师,并受到深层次的影响。当学校德育教育与学生的价值观相悖时,学生不但不会认同,反而会产生抵触情绪。不管老师说的多合理,学生心中却予以否认,从而不会把日常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

(2)教育方式缺乏灵活性

多数民办高校德育活动局限于形式,只看过程不求结果,看似丰富的学生德育工作,实则全是无用功。德育教育是经过零散的教育过程、经过长期积累自然形成的。学校德育教育应采用情境体验的方式,并结合教师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将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而民办高校学生受传统教育方式的深刻影响,很难将道德规范外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现有的德育教育方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民办高校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改进。

(3)教育评价缺乏全面性

目前社会的忽视、学校的轻视以及学生的漠视导致了学校的德育教育几近荒芜。多数民办高校的办学者或者部分老师轻德重智的现象仍然严重。民办学校本来就缺少教师,加之每年生源不断扩张、生源质量较差等原因,导致教师及辅导员疲于应付上课及少数难以管教的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出勤、作业以及日常安全,至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只限于日常的口头教育。当前多数单位只注重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至于品德如何很少有人关注,即便是考核,也只是简单的开些证明,走过场而已。

三、立德树人视角下民办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径分析

(1)实现德育工作理论创新

在多元的价值观和海量信息的包围下,民办高校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民办高校要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利用自身办学灵活性的特点,学习别人成功的德育工作模式和先进的典型事例,不断进行育德理论创新和实踐。如将德育工作目标细化,根据多层次办学的现状,制定科学有效的德育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内容进行分解,建立具体的可行方案,考核学生政治表现、思想意识、道德情操、遵守守法、创新精神等方面。只有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才能不断的开展德育实践工作,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学生心中。

(2)更新德育观念和手段

传统的德育观念和手段已不再满足学生现实需要,因此,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同时,为全面掌控学生各种动态,除了心理健康咨询和相关知识讲座外,还要关注更新的管理教育手段,比如互联网+,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建立公共的交流平台,一是帮助学生排忧解闷,舒缓身心;二是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给予正确的调适和疏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达到及时解决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目的。

(3)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批学高身正的德育工作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同时,业务素质高、总体水平强的德育工作队伍更是保证德育教育深入细致、扎实有效开展的前提。因此,严格的考核管理,健全的制度规范,在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民办高校应建立符合本校特点、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者队伍,相关人事部门应该建立严格的选拔、考核制度,如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必须是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同时,要优化德育工作者队伍结构,引进科研能力相对较强的硕博研究生,努力打造一支由学历层次与综合素质较高、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专家领衔的队伍,真正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实效性。

(4)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實际,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要精练且有针对性,如主题表演、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寓教于学,寓学于乐。思政课教师要运用智慧,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得到学生尊重和认同非常重要。同时,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内容和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增强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3]

民办高校只有树立德育新理念,转变德育工作思路,建立适合自己的德育工作模式,做到德智融合、齐抓共管、全员全过程育人,才能把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沈启霞.关于高校德育工作低效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5,(10)

[2]李文红.民办高校德育模式和德育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10,(9)

作者简介

王娜,女,河北沧州,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赵立知,女,河北沧州,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民办高校德育工作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