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9-05-15王刚郑懋
王刚 郑懋
中央政治局2月22日以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为题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在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实际,首次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进行了总体部署,指明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金融业深化自身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大方向,具有深远意义。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脉相承,从关键词分析,包括“供给侧”“结构性”和“改革”三个方面。就“供给侧”而言,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金融服务的供给端,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与金融体系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矛盾的破解需要通过提升金融服务的质效来实现。就“结构性”而言,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总量不足,而是结构失衡。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银行体系,第三大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市值也居世界第三位。2018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虽降至7.68%,但仍高于美英和日本等金融业发达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有待提高,尤其是对创业、创意、创新以及三农、小微和民营经济的支持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就“改革”而言,相关举措应着眼于法律、制度层面的深层次体制机制变革,而非单纯关注短期效果的行政性政策调控。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结构现状
就结构而言,我国金融体系有两大特征。
一是属于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以银行间接融资方式配置金融资源为基础。直接融资中的债券市场近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银行间市场,仍然具有较强的间接融资特性。在金融资产构成中,股票市场占比相对较低。2018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00.75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34.69万亿元,占比67.1%;企业债券余额为20.13万亿元,占比10%;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余额为7.27万亿元,占比3.6%;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7.01万亿元,占比3.5%。作为直接融资的后三项占比仅为17.1%。从增量看,2018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計为19.26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15.67万亿元,占比81.4%。银行体系间接融资仍居主导地位。
二是国有资本在金融领域占主导地位,国有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主体角色。从行业地位看,国有金融资本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诸多子行业都居主导地位。以银行为例,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及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银行业国有金融资本主要聚集地。2018年末,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资产总额27.1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10.1%,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98.4万亿元,占比36.7%,二者合计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近半份额。从行业布
局看,国有金融资本在银行业分布最多。在中央层级,银行业分别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国有资产总额的84.8%、65.3%;证券业分别占0.6%和1.8%;保险业占比分别为3.7%和3.2%;包括信托公司、证券交易所等金融基础设施在内的其他类分别占10.9%和29.7%。地方层面,情况类似。
3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同志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过去几十年,国有资本主导、银行业独大的金融体系格局在推动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实体经济快速转型升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财富积累加快,与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相比,现行金融体系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还存在比较明显的不相容、不适应问题,亟待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起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均衡发展的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服务支持体系,切实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实现经济与金融“共生共荣”。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优化融资结构,持续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推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要以加快发展债券市场为切入点,稳妥推进债券市场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丰富商业银行以外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积极创新产品,保持市场平稳运行。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在金融机构体系层面,增加专业性、特色型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和服务占比;
在银行业结构层面,增加中小型社区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数量占比;以推进精准扶贫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推进农商行、农信社回归本源,优化城乡金融结构;构建起普惠与高端相结合,大中小机构协调发展、公平竞争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服务体系。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禀赋条件,找准市场定位,在差异化发展中不断增强自身竞争优势。
以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为重点,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下一步,要积极推动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
重大改革措施落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交易制度,引入集团诉讼制度,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通过扩大机构投资者、境外投资者、长期资金投资者占比等措施,优化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切实保护好中小投资者权益。
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结构。金融创新要切实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经济发展大趋势,平衡好风险收益。
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要在关键领域加快推出一系列重大配套改革措施,推动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进行。
以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和边界为突破口,提高国有金融资本控制力,加快推进金融体系结构优化。加大对当前我国金融体系重点发展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直接融资在金融体系作用的上升,国有金融资本应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在非银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方面的布局力度。同步优化银行业内部国有金融资本结构,促进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银行间结构更加合理。对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保持国有金融资本独资或全资性质,进一步提升控制力和主导作用,建立动态资本补充机制,夯实出资人责任;在保持绝对控股(持股占比50%以上)的前提下,稳妥推进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市场化原则,稳妥促进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发展。
深化金融领域关键基础性改革。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的要求,稳妥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两轨并一轨”工作。以更好发挥中央银行政策利率的作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前提,充分考虑利率并轨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配置和流动性管理可能带来的冲击与影响,稳妥推动存贷款基准利率向市场利率并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探索以存款保险为平台,加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退出机制,多措并举、有序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实现金融机构真正意义上的“有进有退”,让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切实发挥决定性作用。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原则,持续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当务之急是将已经部署的金融开放任务落实到位。同时,根据国际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战略需要,研究推进新的开放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