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2019-05-15周月秋
文 周月秋
绿色金融是一种既能帮助金融机构防范化解环境与社会风险,又能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双赢”制度安排,是我国实现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作为一种利用金融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支持绿色发展的机制,绿色金融突出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推动经济结构的生态保护、修复与可持续转型发展。因此,绿色金融实际上是一种既帮助金融机构防范化解环境与社会风险,又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双赢”制度安排,是我国实现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实现生态文明有赖于绿色金融提供更加有效的途径
金融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金融本身是中性的,并不天然具有绿色特性,赋予绿色特性的金融,或者说绿色金融,更多的强调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的经济活动。在这个意义上看,绿色金融在助力我国实现生态文明中提供了三种有效的途径。
为经济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经济转型,离不开新兴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无论是哪一个目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绿色金融作为一种主题明确的新兴金融类别,就是为环保产业发展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定向的、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路径。
为建设生态文明创造市场化模式
绿色金融包括“绿色”和“金融”两大主题,一方面,“金融”帮助“绿色”破除“公共品的悲哀”,通过资金杠杆降低环保产业的融资成本,增加其资金获得的便利性;同时提高污染产业的融资成本,增加其资金获取的难度,通过市场化模式推动经济的可持续转型。另一方面,“绿色”帮助“金融”更加健康地发展,将环境因素纳入金融风险的考量,有助于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稳健的金融体系。
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理念和建设成果的全球传播
中国正在致力于构建绿色、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绿色成果”也将通过“一带一路”向沿线国家和全世界传播。在2016年杭州G20峰会上,中国首次提出的绿色金融议题得到了与会各国的强烈响应,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与实践也逐渐为全球所瞩目。中国的绿色金融通过“一带一路”等全球倡议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成果推向全球,惠及人类,并成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抓手。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已经将绿色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并逐步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
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提,形成“新五化”。“十三五”规划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五年规划,“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成为重要国策。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全球首个发展绿色金融的国家层面政策文件。2017年6月,我国启动了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已经进入创新实践的落地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将“发展绿色金融”定位为推进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彰显了我国在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决心和信念,巩固了绿色金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战略性地位。国家政策的陆续出台,不断强化绿色金融的战略性地位,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也逐步构建起了一套全面、完善的顶层架构。
CNSphoto供图
绿色金融市场迅速发展
绿色信贷稳健增长,有力推进实体经济转型。近年来,我国绿色信贷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绿色信贷余额从2013年末的5.2万亿元增长至2018年6月末的9万亿元,增幅超过73%。其中,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余额从3.43万亿元增至6.53万亿元。2017年6月末,我国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1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4.91亿吨,减排化学需氧量283.45万吨、氨氮26.76万吨、二氧化硫464.53万吨、氮氧化物313.11万吨,节水7.15亿吨,环境效益显著,为缓解环境污染、改善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绿色信贷行业政策体系,2012年出台的《绿色信贷指引》既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的纲领性文件,也深刻影响了我国周边国家绿色信贷相关政策的制定;2013年原银监会发布的《绿色信贷统计制度》,以及2015年开始施行的“绿色信贷实施情况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都规范和促进了我国绿色信贷的发展;2018年7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通知》,公布了对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情况的考核办法、流程和指标体系,并明确提出该评价结果将纳入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宏观审慎考核(MPA),这一实质性的激励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商业银行积极践行绿色信贷的内在动力。
绿色债券迅猛发展,积极参与境内外绿债市场。2015年,中国绿债市场开启爆发式增长;2016年,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绿债发行量首次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创造了从零到全球领先的突破;2017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总量持续增长至371亿美元〔371亿美元为宽口径统计结果,即符合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其中之一即可认定为绿色债券,若按窄口径(既满足中国标准又满足国际标准)统计,2017年的发行总额为225亿美元〕,同比增长7.55%,在全球排名第二;2018年,中国境内及境内主体境外累计发行绿色债券137只,发行规模合计2655.69亿元(约合401.66亿美元),同比增长7.6%,约占全球同期发行量的24%,继续位居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发行市场。
碳交易从试点走向规范和统一。2011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个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七个试点地区至今均已顺利完成了3~4年的履约任务。同时,全国碳交易市场也已于2017年年底正式启动。
为了推进企业碳资产管理、活跃碳市场交易,七个试点地区碳交易试点开市以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品创新。目前,我国的碳交易产品总体可分为三大类:(1)碳交易工具产品,主要包括碳掉期、碳期权、碳远期、碳债券、碳基金等。(2)碳融资工具产品,主要包括碳回购、碳抵押和质押、碳托管、借碳、碳信托等。(3)支持工具产品,主要包括碳指数和碳保险等。
此外,绿色基金和绿色保险等一经起步便迅速发展,未来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创新型环境风险管理工具开始出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机构开始致力于研发先进的环境风险管理工具,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例如工商银行在2015年启动了环境风险压力测试,旨在以不同的情景,以压力方式评估国家政策变化、环保标准提高和企业技术改造等因素对高污染行业和企业带来财务成本及利润的变化,对企业还款能力及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目前,这一研究已经覆盖了火电、水泥、钢铁、电解铝等行业,还包括了干旱因素和碳价格因素。
还有不少金融机构、研究团队、第三方机构等在绿色评级及绿色指数方法管理环境风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英国Trucost与工商银行共同开发了针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环境成本评估工具;中诚信发布了“绿色债券评估方法”,以用于评价绿色债券在募集资金投向、使用及配置于绿色项目过程中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和Trucost公司发布聚焦于公司碳排放的上证180碳效率指数等。
基于环境数据应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我国开始出现第三方数据产品提供商,如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简称IPE)专门致力于收集、整理和分析政府、企业公开环境信息,整合环境数据服务于绿色采购、绿色金融和政府环境决策。他们所构建的环境信息数据库并据以开发的污染地图网站、蔚蓝地图APP等应用平台,为各方对环境信息数据的应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趋势
不断完善绿色金融相关政策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政府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预期将从三个方面不断完善绿色金融相关政策。
一是国家在部署污染防治攻坚战时,已经明确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以及农业投入结构四项结构调整目标,并进一步细化了四大结构调整的战略内容,优化四大结构将成为中国未来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导向和着力点。二是2018年中国五个绿色金融试点地区以金融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开展的大量有益探索,标志着中国绿色金融已经迈入“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区域探索相结合的新阶段,未来更多的绿色金融产品和专营体系的支持政策将陆续推进。三是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也已建立起较完善的绿色银行政策体系,未来绿色金融的系统性监管推动模式将日趋完善。
绿色金融体系将更加完善和透明
在顶层设计指引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将日臻完善:绿色信贷市场将依托创新机制,为绿色企业和项目持续提供便捷、低成本的融资;绿色债券市场将结束前期超高速增长而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受到前期较低融资成本的鼓舞,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绿债(尤其是海外绿债)的步伐有望加速;碳市场将走向规范和统一,从现货过渡到期货交易,将成为地方绿色金融发展的亮点;绿色指数等量化产品和工具日趋丰富,在引领责任投资走向主流上可望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的环境信息有望建立强制披露机制,更加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使得企业的准确定价和投资者价值发现成为可能。甚至可以说,在当今全球各国环境信息披露实践并不普遍的背景下,我国的信息披露机制成为“国际机制”也不是不可能。
市场驱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前期的政策拉动与监管、执法的推动,使得中国各类市场主体关注生态环境的内在动力逐步形成,生态发展的大环境已经具备。下一阶段,“市场动力”将逐渐取代“绿色情怀”,在未来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将环境因素纳入资本定价的考量因素中,这不仅是金融机构践行社会责任的需要,更是为了防范面临的环境与社会风险,以及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而做出的战略选择。例如,商业银行正在逐步压降和退出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将资金重点投放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企业和项目中,未来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项目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必然增加,不仅如此,由于绿色金融的系统化布局,从其他渠道获得融资支持的难度也会同步加大。
另一方面,“五省试点”的直接效应是,地方经济可以从绿色金融发展中受益,可以预见,试点之外的各省将加大绿色金融布局,特色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模式以及创新型产品和服务将陆续出现。地方绿色金融市场的探索将为全国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更多经验,这是对我国“自上而下”发展模式的重要补充。
绿色文化有望形成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努力,更需要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绿色发展价值观。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倡导全民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环境。十九大后,绿色发展将更加深入人心,并成为全民关注和努力的重要方向。在资本市场中,曾经较为陌生的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投资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除财务绩效外,企业的环境表现、社会形象已成为投资者为企业定价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同时,绿色金融开始走入大学校园和课堂,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已经开设绿色金融方向的硕士专业和课程,这对塑造我国新一代的绿色金融价值观、培养更多专业绿色金融人才产生积极影响。
回到金融机构,未来将从三个方面持续推进绿色金融:一是加快资产结构的绿色转型,积极践行绿色投融资,尤其是在海外绿色投融资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持续深化绿色金融研究,保持前瞻性与国际领先性,创新更多绿色金融产品与量化管理工具;三是通过绿色金融议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绿色金融标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