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棉10号机采与常规种植模式对比试验

2019-05-15李渊杨涛詹有俊孙建船张璇

中国棉花 2019年4期
关键词:吐絮机采性状

李渊,杨涛,詹有俊,孙建船,张璇

(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棉花研究所,甘肃 酒泉 735000)

河西走廊是甘肃省的主要植棉区,近年来棉花采收难成为棉花生产中的瓶颈,发展机采棉种植,已成为稳定棉花生产的必由之路[1]。2017年,我们对当地主推品种酒棉10号在机采种植和常规种植模式下的表现进行对比,检验酒棉10号在机采种植模式下的适应性,为机采棉种植技术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酒棉10号,由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是当地主推品种之一。

1.2 试验方法

在敦煌市转渠口镇进行,试验田面积0.35 hm2,试验地为多年连作棉田,地力中等偏上。试验区面积共776 m2。机采种植模式采用2.05 m 宽幅地膜覆盖,带幅2.28 m,一膜点播6 行,宽窄行种植行距配置为10 cm+66 cm,株距为11.7 cm,膜间距66 cm,理论密度为22.5万株·hm-2,面积456 m2;常规种植模式采用1.45 m 宽的地膜覆膜,一膜点播4 行,行距40 cm,株距为15 cm,膜间距40 cm,理论密度为16.5万株·hm-2,面积320 m2。

1.3 田间管理

试验于2017年4月8日播种。高密度机采种植模式较常规种植化控剂量适当加大,机采种植模式处理于9月12日喷施脱叶催熟剂,药剂配比是乙烯利1 500 g·hm-2+噻苯隆450 g·hm-2+水450 kg·hm-2,对照喷清水450 kg·hm-2。其他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相同。

1.2 调查项目与方法

棉花苗期4月30日、5月4日用地温计分别测定2种模式土层深度5 cm、10 cm、15 cm 的土壤温度。采用对角线取样法选3 点,每点调查20 株,调查生育期、农艺性状和催熟脱叶率、吐絮率等。棉花吐絮盛期采摘中上部棉铃20个进行室内考种,测定铃重、衣分、绒长。按试验区收获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机采种植模式对地温的影响

表1结果表明,机采种植模式较常规种植模式有一定的增温保温作用。4月30日10 时地温计测量显示,在5 cm、10 cm、15 cm 深度时,机采种植模式较常规种植模式处理地温分别高0.2 ℃、0.65 ℃、0.8 ℃。5月4日9 时测量,在5 cm、10 cm、15 cm深度时,机采种植模式较常规种植模式地温分别高0.2 ℃、0.1 ℃、1.05 ℃。

2.2 机采种植模式对棉花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机采种植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均提前1 d。

2.3 机采种植模式对棉花植株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机采种植模式较常规种植模式,株高降低0.4 cm,第一果枝节位高度提高0.2 cm,单株果枝减少0.1个,单株结铃减少0.9个。

表1 不同种植模式的地温 ℃

表2 不同种植模式下棉花生育期情况

表3 不同种植模式的棉花植株性状

2.4 喷施脱叶催熟剂对棉花的影响

由表4知,脱叶催熟剂对棉花脱叶效果明显,对增进吐絮效果不明显。施药后11 d、17 d 叶片脱落率分别比对照高27.5 和27.3 百分点,吐絮率分别比对照高4.0 和1.9 百分点。

表4 喷施落叶催熟剂后棉花脱落率的变化 %

2.5 机采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从表5看,机采种植模式的棉花衣分、铃重、绒长较常规种植模式均有所增加。由于试验区面积较小,2种种植模式收获都是人工采摘。机采种植模式较常规种植模式表现出增产,籽棉产量增产18.1%,皮棉产量增产19.7%。

表5 不同种植模式的棉花产量性状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3.1 机采种植模式的效果

机采种植模式应用宽膜提高了地温,使棉花生育进程加快。宽窄行种植可提高棉花透光率和光能利用率[2]。随着种植密度提高,棉花单株产量下降,但是群体产量较高。因此,机采种植模式较常规种植模式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3.2 酒棉10号植株性状

酒棉10号具有第一果枝节位较高,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好,早熟性好,吐絮畅而集中,含絮适度,易采收,成熟一致等适合机采的特性,可以作为当地机采棉品种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吐絮机采性状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新疆机采棉花和手摘棉花公证检验质量分析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陆地棉吐絮率的限制性两阶段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喷施脱叶剂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新顺
机采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