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守护心中的规则

2019-05-14南辰

汽车与安全 2019年12期
关键词:重塑交通规则

南辰

岁月的河水静静流淌,当孩子们长大了,会明白心中的规则是交通安全的守护神。但成年人的世界是复杂的,有规则,就会有人破坏规则;推倒规则的防火墙,就会导致交通安全隐患重重。

2019年12月2日是第八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活动主题是“守规则除隐患、安全文明出行”。这一主题触及汽车社会痛点,助推时代发展潮流,各方需要汇聚力量,在未来一段时间把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介好、阐释好,共同守护心中的规则。

心中的规则是如何潜移默化被摧毁的?以“红灯停,绿灯行”为例,第一次闯红灯没被处罚,没被车撞到,还节省了时间,这会强化一种“我赚到了”的心理。有第一次,自然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久而久之,规则的根基逐渐被侵蚀,随之产生的破窗效应就会导致更多人放弃原先心中坚守的规则,使交通环境逐步恶化。

自2012年至今,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从2.39亿辆增长至3.48亿辆,机动车驾驶人从2.61亿人增长至4.35亿人。汽车社会的高速发展,会使交通参与个体不守规则的“小举动”,累积成交通安全的巨大隐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汽车社会的安全治理同样离不开“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理念。

伴随汽车社会的发展,交通法规在进化中日趋严格,交通执法过程更加规范,取证技术手段越来越高效,交通文明水平整体在逐步提升。但站在社会治理的高度审视,利用人们心中的规则作为抓手,助推交通安全工作,能够直指问题源头,跨界整合交通法规、交通文明等软硬约束形成合力,依托社会共识获得更强共鸣,入穴更加高效精准,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攻心效应,充分体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规则闭环。

在交通规则受到一定程度破坏的背景下,如何重塑人们心中的规则意识,这是当前交通安全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总的原则是奖惩结合,使遵守规则的人得到正向激励,违反规则的人受到各种惩戒,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尤其要在过去执法力量偏弱的行人、非机动车领域,打破一些人法不责众的心理误区,改革交通执法方式,提升交通执法效率,让交通参与个体充分感受到规则的分量。

重塑人们心中的规则,还要积极借鉴交通发达国家的经验,消除规则盲区。以两条车道合并为一条车道这种情况为例,近年来,借鉴德国汽车社会的“拉链通行法则”,北京等一些城市在立交桥匝道、环路出入口等路段设立明显的通行规则图示和违法取证探头,消除规则盲区,积极引导和处罚威慑相结合,取得不错的治堵除患效果。未来,中国汽车社会需要在不断强化既有交通规则的前提下,结合汽车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探索推出新规则,护航汽车社会安全。

重塑人们心中的规则,还要上兵伐谋,攻心为上。举例来说,“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2019年岁末,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程序,《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出了“2019年十大流行语”,《流浪地球》中这句经典宣传语引发的“XX千万条,XX第一条”语式的流行入选。笔者认为,这一语式的流行现象充分证明,利用人们心中的规则能够产生强烈的社会共鸣,这种力量的影响是核当量级的,也是交通安全宣传必须用好、用活、用火的力量。

猜你喜欢

重塑交通规则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新春特辑:我们的“重塑”
重塑未来
撞色拼接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二则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