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硅谷银行的经验与启示

2019-05-14李超瞿新荣

银行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投贷硅谷知识产权

李超 瞿新荣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必然以科技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力为着力点,改变原有发展模式、激发微观主体活力需要政策、体制以及金融资源支持,新的发展路径需要有制度创新、金融创新的勇气和智慧。我国资金供给渠道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2018年11月份新增社融有80%是通过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在这样的融资机制下必须重视商业银行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在已有框架下发挥好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创新的功能,疏通信用传导机制,这对中国经济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通过梳理硅谷银行的做法,为我国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为使研究更具针对性,区别于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贷款,我们将科技初创型企业定义为以科技提升产出效率、创造性供给以满足新需求、提供劳动和智力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企业,并且企业在发展的早起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营业收入或者融资轮次在D轮以前。这部分企业能够提升社会整体效率,推高人均产出,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领域。

硅谷银行商业模式及经营分析

硅谷银行(SVB FINANCIAL GROUP)创办于1983年,致力于为高科技、生命科学、风险投资及高端葡萄酒行业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银行主要提供资产管理、私人财富管理和其他投资服务活动。此外,SVB子公司和部门也提供非银行产品和服务,包括基金管理、VCPE投资。SVB公司结构上主要分为SVB商业银行、SVB私人银行和SVB资本;其中SVB资本主要管理基金,规模约30亿美元,收取投资收益和管理费。

硅谷银行服务的细分客户主要包括各个生命周期的商业公司——主要在科技、生命科学和大健康领域,其他目标客户包括PEVC公司、高端红酒行业公司和私人银行财富管理机构。硅谷银行为科技及生命科学公司提供服务主要分为三类:SVB加速器——针对早期阶段公司营收在500万美元以下或者还没有营收的公司提供金融服务;SVB成长——服务于中后期阶段的客户,客户已经形成稳定的产品和服务,可能处于扩张期,一般营业收入在500万~7500万美元之间;SVB公司金融——主要服务于成熟与稳定阶段的大型公共或私营企业,一般营业收入超过7500万美元。此外,公司Sponsored Finance group提供债务融资给PE公司用于科技、生命科学/健康领域的公司并购。

硅谷银行另外一部分细分客户包括PEVC机构,硅谷银行给这些PEVC机构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给它们提供信用额度等信贷便利工具,而这些PEVC机构往往投资于硅谷银行提供商业银行服务的公司,这样硅谷银行与VCPE机构保持了强纽带关系,并基于此为这些VCPE机构及它们投资的公司管理层提供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服务。硅谷银行的商业银行+资本服务模式大致如图1所示,其中SVB资本目前管理资金约30亿美元,投资包括母基金(投资PEVC)、共同投资基金(直投创业企业)和债券基金。公司独特的业务模式主要受益于美国1999年签署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结束银行分业经营,硅谷银行的混业经营成为可能。

监管方面,硅谷银行同时接受Federal Reserve和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Business Oversight (the “DBO”)、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the “FDIC”)监管,并且公司存款由FDIC提供保险。公司非银行部门同时接受联储、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 (“FINRA”)和SEC监管。截至2017年底,硅谷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78%,总资本充足率为13.96%,远高于监管合理水平8.5%和10.5%。

图1 硅谷银行的业务结构与主要商业模式

图2 硅谷银行各类型贷款构成

资产构成上(见图2),截至2018年三季度,公司总资产达581亿美元,其中客户贷款及垫款272亿美元,占比为46.81%,另外持有到期投资、可供出售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分别为159亿美元、91亿美元和9亿美元,占总资产的44.58%,其中持有到期的主要为项目收益债(agency debenture)、住房和商业MBS及市政债券,可供出售的资产包括美国国债、项目收益债(agency debenture)、住房MBS和股票,其他长期投资主要是以股权为主,占其他长期投资比重的48%;公司总负债531亿美元,其中存款486亿美元,占总资产的84%,基本全部來自于对公存款, 公司吸收存款占总资产比重的比例显著超过普通商业银行。值得一提是,公司近4000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2017年总员工2438 人,人均资产1.64亿元,人均资产比率是国内普通商业银行的2 ~4倍,如此高的人均资产比率跟业务结构有关。

成长与盈利能力方面, 截至2 0 1 8 年三季度, 营业收入17.56亿美元,同比增长32.89%,净利润7.08亿美元,同比增长84.91%,硅谷银行的增长速度随着2016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而复以苏。另外,2018年三季度,ROE20.73%(年化), ROA1.73%(年化),公司ROA和权益乘数水平跟国内较为接近。对盈利能力进一步拆解,公司2018年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42%,2017年销售净利润为29%,虽然销售净利率跟国内银行较为近似,不同的是国内银行基本上占销售收入30%是管理费支出、占销售收入30%是资产减值准备支出,而硅谷银行2017年贷款减值损失计提9230万美元,占销售收入的4.7%,实际上如此低的贷款减值计提并没有损害硅谷银行的拨备覆盖率。2017年硅谷银行拨贷比为1.1%,不良率为0.31%,拨备覆盖率为355%,得益于非常低的不良率,使硅谷银行能够在新的商业模式下持续运营,也被世界各国商业银行学习。

进一步对硅谷银行贷款结构进行分析,2017年公司总资产为512亿美元,其中贷款231亿美元,占比为45%,贷款结构主要以商业银行普通贷款(占85.25%)、房地产担保贷款(占13.03%)为主。商业银行普通贷款主要以PEVC贷款(占总贷款43.07%)为主,软件/Internet贷款占总贷款的26.71%,硬件和生命科学/健康领域的贷款分别占5.17%和7.83%;房地产担保贷款中以房地产消费贷款为主,占总贷款的9.96%,其中房地产消费贷款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主,占房地产消费贷款的87%。总体来看,硅谷银行的贷款构成以公司贷款为主,占比约85%, 个人贷款主要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主,占比约8%。如此高比例的公司贷款,创造如此低的不良率,离不开硅谷银行出色的商业模式、经营管理和金融服务能力,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借鉴。

硅谷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创新启示

作为一家基本没有零售业务,存贷款主要围绕创投机构及创新公司,专注于垂直领域的中小型专业银行,目前硅谷银行基本成了创业者心目中“银行”的代名词。硅谷银行在美国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里,做到稳定发展和业内第一,分享并促进了美国经济增长,其发展对我国银行业转型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投贷联动,灵活使用认股权证降低风险损失

硅谷银行在给创投机构贷款时会同时索要其投资公司的认股权证,以这种“投贷联动”方式降低创投机构贷款抵押要求, 同时用认股权证的溢价来弥补超过固定利率的风险,作为硅谷银行集团三大现金流来源之一,创业公司每轮融资溢价都能给银行认股权证创造收益。2017年,硅谷银行持有1868家公司的认股权证,同时从认股权证上获取的收益为5456万美元,同比增长44%。认股权证在贷款机构抵押缺乏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风险,使得银行在风险投资退出时能够一并获得部分超额收益。

“投贷联动”商业模式是硅谷银行奠定其业内第一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我国经济转型期间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借鉴的地方。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即“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限制了商业银行开展创投企业融资与股权直投业务,但规定中也说,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2016年,银监会、科技部、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将北京、武汉、上海、天津、西安五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纳入首批投贷联动试点地区,选择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恒丰银行、北京银行、天津银行、上海银行、汉口银行、西安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浦发硅谷银行等10家银行纳入开展投贷联动的试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科技银行、进行“投贷联动”商业模式创新的尝试也逐渐兴起。

具体来讲,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三个模式开展“投贷联动”业务:(1)对创投机构贷款企业“跟投”。商业银行直接跟创投公司合作,对创投公司进行贷款同时索要其投资公司的部分认股权证,这样银行除了拥有债权外还相当于拥有一个公司看涨期权,最后创投公司所投资企业股权溢价并选择进行IPO 或并购重组时,商业银行可从创投机构抛售科创企业股权过程中实现收益增值目的。(2)通过在境外或境内设立子公司模式。根据《商业银行法》规定我国商业银行不能直接对实体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在境外设立具有投资功能子公司的模式,参与境内企业股权投资,获得股权投资收益抵补信贷风险,实现“投贷联动”。另外,根据2016年4月发布的《指导意见》,我国逐渐开始鼓励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设立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促进子公司“股权投资”和银行“信贷投放”的融合, 共同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3)与科技产业园区合作开展“投贷联动”。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可以考虑引入政府担保基金,配合地方产业园区发展同时降低银行信贷风险,让政府平台基金承担部分劣后资金功能,同时商业银行作为科技创新企业财务顾问,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在收益分配上,商业银行可以在固定利息收益基础上,在园区平台基金退出时设立一定分成比例,在风险发生时由基金承担部分风险。

需要补充的是,在产业基金担保模式下,要做好道德风险防控,避免企业、政府平台、银行相互套利,做好什么条件能担保、如何赔付的规定措施。第一,政府基金在发展该业务时,应建立科技创新企业知识产权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专户,建立补偿资金缴存规则,实现专款专用,比如贷款金额高于1000万元,按照承诺风险补偿金20%缴存准备金,补偿比例和补偿限额由科技局、财政局、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公司共同制定,根据企业规模、产品技术水平、团队研发能力差异化设置。第二,为降低道德风险,可以要求科技创新企业核心人员承担个人连带保证责任。第三,合作银行每月向政府基金管理方进行备案,备案记錄作为风险补偿的必要条件,要求合作银行加强跟政府基金管理机构交流。第四,当银行实际发生贷款损失时,政府基金管理方可以根据银行申请材料和备案记录,组织专家评审,根据风险补偿实施细则认定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所应承担责任。通过以上流程,最大限度地做好抵补政策,降低道德风险。

建立创新企业专家评分模型

硅谷银行在开展“投贷联动”过程中,除了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最重要的是对创新企业的风险识别,其通常借助专业的创业投资机构来完成。硅谷银行43%的贷款都给了PEVC机构,虽然表面上融资给创投机构只是短期解决LP资金问题,帮助创投机构资金周转,实际上公司通过创投机构识别了创新公司风险,同时获得大量科技创新企业信息,为创投机构及其所投资的创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实现纯B2B存贷款业务来源及金融咨询、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营收来源。(见表1)

表1 科技创新企业专家评分表

我国商业银行为避免“投贷联动”过程中对创新企业服务的盲目性,也必须建立和加强创新企业风险评估能力,过去商业银行依赖于传统抵质押信贷,在科技创新企业服务上经验和能力相对缺乏,导致商业银行“不能贷、不敢贷、不愿贷”,商业银行需要从发展的角度去解决和克服这一现象,需要借助内外部力量培养行业专家、积累科创企业价值评估、风险识别与服务经验。

从实际操作上,商业银行可以针对科创企业建立一套独立的信贷评级模型,评级模型核心在于自变量的选取与变量权重的确定,开始可以借鉴外部专家意见对变量与变量权重进行调增,直至形成商业银行自身经验。评分模型可以从定量和定性两个维度来构建,设置不同权重比例。定量上,銀行可以通过未来运营现金流、营收增长率、市场规模占有率、客户量增长率、客户产品使用频率等变量对公司进行定量评分。

与传统企业不同,科技创新企业定量指标具有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必须同时赋予高权重的定性指标才能反应其创新与成长能力,定性指标主要包括公司行业特点、创新时机、所在风口、产品优势、商业模式、波特模型以及团队能力等方面对公司定性分析,并采用内外专家评分不同变量权重进行调整,直至形成公司自身决策模型,并在后续具备服务经验和行业数据后实现决策引擎的智能化配置。

同时开展直接间接融资,发展知识产权抵质押创新

硅谷银行自成立集团公司以来,设立硅谷银行和硅谷资本同时开展间接和直接融资业务。硅谷银行和硅谷资本都同时属于硅谷银行集团子公司,后者主要开展直接融资业务,硅谷银行后续跟踪服务于硅谷资本所投资的创新企业,并支持硅谷资本所投资创新企业发展,比如在其附近设立网点、提供后续贷款、账户服务等。硅谷银行和硅谷资本之间主要通过服务对象和服务模式的差异,设立防火墙,进行信息、业务隔离,避免风险传染。

硅谷银行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与其他商业银行具有不同的信用风险特征,其贷款组合里面大多数是早期或者中期的创业公司——以技术、生命科学和大健康公司为主,很多公司只有非常少甚至是负的经营现金流,其贷款组合的抵押品里面经常包括知识产权和其他无形资产,在经济下滑公司估值下降时,这部分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价值同样面临跟国内一样的“估值难、变现难”风险。为应对这类风险,硅谷银行创立了一项增信协议(Commitments to Extend Credit)并出售给贷款企业和个人, 类似于信用互换,当信贷企业没有发生违约时,增信协议连本带息还给企业和个人,当发生风险时,卖增信协议获得资金作为风险补偿,公司同时为没有偿付的(Unfunded)增信协议设立专项减值准备。

硅谷银行把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作为抵押开展信贷的模式同业值得我们借鉴。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企业核心资产,开展基于知识产权的抵质押融资和金融创新是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核心举措之一。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上主要包括“银行+企业专利权/商标专用权”“银行+政府基金担保+专利权反担保”“银行+科技担保公司+专利权反担保”三种,虽然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发展较慢于发达国家,但近些年法律政策体系也已经基本形成,专利融资规模呈现较快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17年专利融资总额2057亿元,年均增长33%,仅2018年一季度,实现新增专利融资金融261亿元,同比增长26%,质押项目数1256项,同比增长37%。在知识产权贷款管理上,同样面临评估难、风控难、处置难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硅谷银行,出售增信协议转移自身无法评估的风险,这方面有待金融产品创新。

另外在知识产权保护、变现和评估的痛点解决上,目前国内也在采取有效措施推进。2018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提请审议《关于专利等案件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要求当事人不服专业性技术较强的民事、行政案件第一审决、裁定的,可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中央批准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庭,统一审理全国范围内专业技术性较强的专利等上诉案件,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在质押物处置风险管理上,面对知识产权流转变现难及拍卖价值小于债务价值的情况,部分地方政府开始成立或者引导市场成立风险补偿基金,与银行共同承担部分风险,提升银行放贷意愿。在知识产权评估上,目前也在逐步发展专家评分法、清算价值和市场价值权重法等对知识产权价值进行评估。

(作者单位:特华博士后工作站,上海交通大学)

猜你喜欢

投贷硅谷知识产权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天津市设立投贷联动风险缓释资金池鼓励银行开展外部投贷联动业务
投贷联动模式分析
投贷联动模式分析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硅谷之谜
《硅谷之谜》
投贷联动:银行新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