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的财富管理需求决定商业银行理财发展方向

2019-05-14步艳红

银行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财富资产客户

步艳红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精准地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的论断,是理论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深刻反映和生动呈现。这个论断反映在金融体系中,是金融业在产出规模、增长速度上实现大发展的同时,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依然存在巨大差距;具体在资产管理业务中,是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资产增值保值需求和资产管理机构服务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财富管理需求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贴近百姓,服务人民,是商业银行理财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是赢得未来激烈竞争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下理财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系的改革深化,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以银行理财为代表的资产管理行业在拓宽居民投资渠道、促进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改进金融机构经营模式、丰富实体经济融资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新时代下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

新时代下人民群众对商业银行理财的新要求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财富的不断累积,财富管理已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方面。新时代下,随着经济转型发展,经济社会特征的变迁和转变,广大人民群众对商业银行理财提出了新的要求。

金融乱象显现下不断增长的稳健理财需求。2010年以来, 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商业银行作为主要金融中介的重要地位在相对降低,金融脱媒不断深化,互联网金融迅速兴起, 居民财富不再单纯停留在商业银行存款与理财之中,而是大量流入了民间借贷市场,或者非正规的金融市场。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市场虚假宣传多发,违法违规乱象丛生,以P2P为代表的网络理财破产跑路给人民群众的财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融生活安全感出现缺失。这突出反映了在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下,正规有效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相对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安全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也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安全。因此,持续丰富产品和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稳健有效的财富保值增值途径,是银行理财义不容辞的责任。

利率市场化下不断增长的抗通胀理财需求。银行理财是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在银行存款利率受到严格管制的时期,银行理财收益率紧跟市场变化,尤其是在通货膨胀率上升、居民存款实际负利率的时期,为实现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利率市场化的下半场目标和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经济管理部门正在推动货币政策调控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建立以政策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历史经验来看,在政策目标过多、不能明确通胀、就业指标对货币政策决策的影响机制下(即泰勒规则),监管当局通常难以有效统筹通胀和其他货币政策目标的关系,难以有效稳定利率预期。同时,在当前短期金融市场利率尚未向存、贷款等中长期利率有效传导的情况下,如何锁定中长期收益,跑赢通货膨胀率,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人口老龄化下不断增长的养老理财需求。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预计到2050年前后, 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9%。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如何实现“无忧养老”的问题关乎每一个人。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91号)中都明确提出,全面发展老年金融服务,规范和引导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財、保险产品,满足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面对这一社会责任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商业银行需将获取稳定长期回报的养老投资理念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推出长期、稳健的养老理财产品,为投资者进行养老规划提供渠道。

“房住不炒”定位下的风险分散理财需求。自1998年福利分房政策取消后二,十年来房价快速攀升,在房价单边上涨的预期下,大量资金涌向楼市,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激增,房产成为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主要工具,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和美国消费者金融调查(SCF)数据,中国家庭的房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高达69%,美国仅为36%。房地产资产比重过高不仅累积风险,也使房价超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全国房价逐步进入稳定状态,有些城市甚至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房价单边上涨的预期发生改变,居民房地产投资趋于理性。降低房地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并提高金融资产的占比是居民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理财应积极提供理财途径,大力承接这一部分资产配置需求,为居民多样化资产配置提供通道。

权益市场机构主导定位下的理性理财需求。长期以来,我国以A股为代表的权益市场是散户资金主导的市场,具有“换手率高、炒作性强、暴涨暴跌”等特征,缺少理性、追涨杀跌的行为导致股价波动频繁,一些机构借散户特点虚假报价、拉抬股价最终引发散户追高接盘,错误引导市场,造成大量股民亏损严重。而欧美成熟的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居多,散户参与度较低。相对而言,机构投资者在信息搜集分析、投资决策运作、上市公司研究、投资理财方式等方面都更专业,投资周期相对较长,从而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因而,机构投资者主导是未来权益市场的重大趋势,在这个大趋势下,为广大股民提供权益类理财产品,使他们间接进入权益市场,不仅使这部分权益投资更加理性,获取稳定收益,也有助于权益市场平稳发展,积极履行了社会责任。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两个服务”的相对不足

无论是在拓展居民投资渠道还是在丰富实体经济融资途径方面,以银行理财为代表的资产管理行业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行业的发展模式偏离本源,刚性兑付、底层资产不清晰等累积风险,行业发展有待进一步规范, 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人民”严重缺位。当前的理财业务模式是以开拓金融机构资产和扩大收入来源为出发点,以金融产品销售为主,以企业融资需求为辅的发展模式,作为资产管理行业本源的“人民”严重缺位。财富管理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资产配置,帮助客户达到降低风险、实现财富增值的目的。因此,资产管理的本源思维模式应是从客户需求出发,综合运用自身在项目资源获取、投资研究及资源配置方面的能力,以满足客户的保值、增值、继承等多元化财富管理目标为目的,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累积和加剧系统性风险。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资产管理产品普遍存在刚性兑付、多层嵌套、底层资产难以穿透等问题,这会累积和加剧系统性风险。刚性兑付扭曲风险定价,扰乱金融体系“风险-收益”的定价功能,激励普通投资者逆向选择,增大金融体系所需要实际承担的金融风险。底层资产难以穿透导致交叉地带存在监管真空、监管盲区,使跨行业风险识别、预警能力不足。嵌套环节越多,杠杆越高,风险的外溢性越强,风险传递速度越快,风险传染范围越大,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就越大。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体经济的基础资产收益率下行、有效监管不足的背景下,一方面,表外融资活动多层嵌套、规避监管和期限错配等导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流入实体经济的链条拉长,抬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原相违背。另一方面,“非标”等资产投放领域不明,大量金融资源可能以类信贷的形式投向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产能过剩行业等国家信贷政策严控投入的领域,或以股权质押、配资等方式投向监管禁止投入的领域,加剧了债务风险, 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把人民的财富管理需求作为理财业务发展方向

处理好新时代人民不断增长的财富保值增值需求与理财机构服务相对不足的矛盾,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两个服务定位,贴近客户,为人民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财富管理服务, 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资产增值保值需求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扩大理财服务的覆盖率,增强人民的理财服务获得感。长期以来,金融业和许多行业一样都遵从“二八法则”,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法人主体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在金融产品和服务可得性、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此前, 在理财产品销售起点为5万元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理财需求都被排除在外。提高理财产品和服务的覆盖率就是要打破“二八法则”、关注“长尾效应”,回应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让更多的新兴市民、农民、小微企业、老年人等最广泛地获取便捷优质、稳健的理财产品和服务,不断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让更多的人分享到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对商业银行而言,需重点关注两个群体的理财需求:一是城镇化大背景下新市民的理财需求。从1982~2017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从20.9%上升到58.5%,仅2017年,就有1300万人进城,未来如果城镇化率达到70%,意味着还要有将近2亿人进入城镇。如此大规模的人口集聚带来了庞大的资产保值增值需求,他们在金融服务方面的接触面狭窄,但对资金的增值期盼较高,渴望进入理财市场。二是广大农民的理财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和陆续实施,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金融理财意识的不断提高,理财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客观上要求银行开办农民金融理财业务。

丰富理财产品和服务种类,满足人民多样化理财需求。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和服务、有效组合个人资产,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訴求。近些年来,理财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快速发展极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银行存款品种单一、功能不全、定价不合理等不足,在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满足投资者资金配置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人均使用金融产品的数量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从差异化需求上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随之提高,理财计划也会越来越细化:住房计划、结婚计划、旅游计划、子女教育计划、退休计划、税收策划、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等。然而,目前为客户“量身定制”的差异化理财产品少之又少,在理财产品的设计上存在同质化严重、迭代速度缓慢等问题。因此,丰富产品体系,在产品设计与推广时突出产品的功能定位差异和风险收益差异,满足不同群体的特色产品需求是商业银行理财面临的迫切任务。

丰富资产种类,满足人民财富保值与增值并重的需求。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的变革正逐步唤醒人民财富管理的意识,过去那种类存款性质的理财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开始主动拥抱大类资产配置。首先,不同的收入阶层有特定偏好的资产类型。大众富裕阶层关注产品的收益性和流动性,高净值客户更倾向于定制化的服务和综合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注重境内外投资搭配、关注收益率和风险的分散等。其次,在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人们对资产流动性、收益性和获利性的需求也不同。在单身阶段,投资人可承担较高的风险,权益投资的比重会加大;在客户子女很小和客户年龄很大时,流动性较好的存款和货币基金的比重需要高一些。而当前,在商业银行理财资产配置中,债券、银行存款、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等标准化资产占比较大,债券占比较高,定制化的信托、海外资产等配置严重不足。满足人民财富保值与增值并重的需求,要求商业银行理财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根据各类资产的特性、经济周期循环不同阶段的大类资产的相对表现,把握资产轮动机遇,提高大类资产的配置和组织能力。

把人民的财富管理需求落到理财业务实处

把人民的财富管理需求落到业务实处,要求商业银行理财贴近人民,倾听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针对差异化需求,研发特色产品、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投研能力,实现大类资产配置全覆盖,针对不同的保值与增值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资产配置方案。

贴近人民,倾听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贴近人民,倾听不同群体、个人的个性化理财要求,洞察不同财富阶段的财富管理需求,做好客户分类,搭建更多金融生活服务场景。目前行业普遍实践是针对客户资产量进行粗维度的分类和管理,真正地了解客户需要推进客户数据分析,结合客户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家庭资产负债比率、投资需求和目标以及对财富管理的关注点, 做好客户画像,进行科学地分类。精准识别客户真实风险承受能力、流动性要求、投资期限,建立客户分类、分层体系,设计客户差异化的业务方案,建立如专业投资人、非交易型财富管理客户、交易型客户、大众长尾客户等类型客户的服务模式。从客户的真实需求出发,以客户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综合可选择的投资标的特征,为客户设计个性化解决方案,提供场景化的资产配置。

响应人民,搭建多元化、特色化的产品体系。产品体系是财富管理最直接的表现载体,响应人民的需求,要搭建多元化、特色化的理财产品体系,提供直击客户痛点的、更加智能化的产品与服务,实现产品线全面丰富、产品研发体系完善、产品管理日益智能。在产品线方面,要构建覆盖货币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和另类投资等大类资产的全面产品体系。产品研发体系方面, 需要梳理各类客户产品,结合经营策略,明确产品创新和管理的业务目标,制定产品规划、产品研发、产品销售、产品评估流程;围绕客户需求,整合相关产品和项目资源,实现分客群产品架设计和管理。产品管理智能化方面,要根据不同群体的职业特性和时代特征,为客户提供线下线上的从全理财产品信息获取到产品买入到产品管理分析的全流程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服务人民,满足人民多樣化的资产配置需求。建立包括宏观经济研究、中观市场分析、微观基础资产的定价和交易能力等在内的全方位投研联动体系,提升对宏观形势、市场环境、投资策略、时点的判断和把握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多元化的大类配置策略。对于人民群众不同保值与增值的需求,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在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作为境内人民币理财产品核心配置的基础上,向包括债券类、权益类、商品类、外汇类及另类投资等在内的全谱系投资转变。对于客户日益增长的全球化资产配置需求,要加快吸收和借鉴全球财富管理各类模式的先进经验, 提升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帮助客户整合境内外资金和资产。此外,要通过FOF、MOM等投资新模式,整合理财业务和基金、保险产品等其他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展理财产品投资的风险收益边界。

(作者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业务专委会常委)

猜你喜欢

财富资产客户
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五招教会你做好客户转介绍
机会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新财富500富人榜
请问您怎么称呼
报告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