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进气格栅对发动机舱热管理的影响
2019-05-14常印坤施晓光
李 惠 常印坤 施晓光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 长春 130000)
引言
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用户对汽车动力性、舒适性的要求以及国家对节能和降低油耗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汽车整车拥有越来越多的散热零部件(增压器、空调、变速器、48 V电机等)。由于空间有限,单纯提高散热器及风扇的散热能力已不能满足散热需求。CFD技术的普遍应用,帮助工程师们从流场的角度去提高发动机舱的散热能力。对整车热管理开发来说,格栅开口越大,进入发动机舱的风量就越多,散热能力就越好。但格栅开口越大,与造型的理念以及风阻的开发相悖。因此,与整车风格相匹配的格栅才是造型最需要的。如何在造型允许的前提下,对格栅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整车热管理的开发需求,是热管理工程师们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1 格栅开口位置的影响
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汽车行驶过程中,来流与车头相遇,气流遇到车头后受到阻滞,使气流速度降低,在车头形成正压区,气流的动压力转换成静压力。
针对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定常流动,有如下公式[1]:
式中:p 为静压力,Pa;ρ·v2/2 为动压力,Pa;ρ为流体密度,kg/m3;z为位置中心处的高度,m,v为气体流动速度,m/s;c为常数。
空气在流动过程中,忽略高度压差引起的压力损失,则有如下公式[2]:式中:Cp为压力系数,表示来流动压力转变为静压力的转化系数,为车头部分迎面风进入发动机舱的利用率。pi为格栅处的静压力,Pa;p∞为入口压强,Pa;v∞为汽车行驶速度,m/s。
Cp可以从外流场CFD计算结果中读取。Cp值越大的地方,代表进风效果越好,发动机舱的冷却效果越好。格栅的开口应有效利用正压区,确保气流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图1为汽车外表面压力分布图。
图1 外表面压力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格栅的开口部位在车头的正压区,开口位置较好。
2 格栅开口面积的影响
热管理定义格栅的有效进风面积为一项重要的控制指标。格栅的有效进风面积为除去遮挡物(保险杠横梁、支架、喇叭等)外,格栅开口部分正投影到散热器芯体的面积,为图2中的红框绿色部分,一般要求格栅的开口面积占散热器芯体面积的20%。
图2 格栅有效进风面积
在造型初期,热管理将有效进风面积需求提供给造型,并在造型及发动机舱布置的不同阶段跟踪格栅的有效进风面积。
一般来说,格栅的开口面积越大越好。但是,如果格栅进入的冷风不能得到冷却模块充分利用,而是从冷却模块与车身内壁的四周进入发动机舱,气流会在发动机舱内无组织地流动,引起发动机舱内阻增大,增加整车行驶阻力的同时,会对前端模块的进气产生影响[3]。从这一点来说,热管理与整车风阻开发的目标相一致,应在造型设计阶段有效控制格栅的开口,可以对非正对散热器部分的格栅进行封堵。
为提高冷却风的利用率,可以在冷却模块四周增加导风板,如图3所示,保证冷却风尽量进入散热模块。
图3 导风板
导风板的设计应与格栅相匹配,确保冷却风能够顺利进入冷却模块。由于发动机舱内有发动机、排气系统等高温零部件,像悬置橡胶、蓄电池等耐受极限温度能力较低的零部件,受到热辐射的影响,需要冷风将其周边的热量带走。如果所有的冷风都通过冷却模块,散热器出口的空气温度一般在80~100℃,对悬置橡胶、蓄电池等零部件的散热不利。因此,整车热管理的开发应综合考虑多个方面,有效协调各部分性能。
由于汽车防撞横梁的存在,为遮挡防撞横梁,格栅一般设计成上、下两部分。奥迪车型只有一个大进气格栅,对防撞横梁进行喷涂掩饰。上、下格栅进气的冷却效果不同,一般来说,针对低速大负荷工况散热不足,可以适当增大上部格栅。如高速工况不满足要求,可适当增大下部格栅。
3 格栅细节设计的影响
3.1 格栅形状
某车型为提高散热性能,将下部格栅由原来的蜂窝状(如图4所示)改为条状(如图5所示),经过CFD分析可知,散热器、发动机舱的进风量均得到提高,如表1所示。
图4 蜂窝状格栅
图5 条状格栅
表1 不同格栅状态下风量对比
格栅的形状越复杂,越容易对气流进行遮挡。与来流方向夹角过大的格栅对气流的阻碍作用很明显,气流的流速减弱,降低了发动机舱散热性能[4]。气流在格栅表面发生分离造成压力损失,对格栅的进风不利,不利于热管理性能。
3.2 格栅横条的倾斜角度
在气流通过时,格栅横条起到一定的导风作用。图6为格栅横条倾斜方向图,图7为横条格栅流场示意图。从图6、图7可知,格栅横条的倾斜角度应尽量与冷却模块进行匹配,以便气流能够顺畅进入冷却模块。
4 结论
对整车热管理开发来说,对格栅的约束和控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格栅应尽量开在车头的正压区。
2)格栅的开口面积并不是越大越好,应注意与系统的匹配,一般开口比在20%左右。
3)格栅的表面形状不能太复杂,但这与造型冲突,应注意与造型协调。
图6 格栅横条倾斜方向
图7 格栅横条流场示意图
4)格栅的外表面倾斜角度越小越好,有利于进气。
5)格栅横条的倾斜角度应与冷却模块配合,帮助气流顺畅进入冷却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