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武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经验做法
2019-05-14李国玉
李国玉,高 瑞
(1.临沂市水利局,山东 临沂 276000;2.临沂市祊河管理所,山东 临沂 276000)
临沂市罗庄区境内有沂河、武河、南涑河、陷泥河、燕子河五大河流,共有25条干支流,河流总长度186 km,分属沂河河系和中运河河系,统属淮河水系。
武河,又称邳苍分洪道,1957年为承泄江风口分洪闸分泄沂河洪水又进行了开挖。武河全长74 km,陷泥河、南涑河、燕子河均流入武河。陷泥河汇水区域作为临沂市的工业重地,辖区内化工、建陶、印染等企业众多,陷泥河长期严重污染,已成为临沂市辖区内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陷泥河同时还是武河、沙沟河的主要汇水河流,武河、沙沟河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汇水河道,以及淮河流域重要的跨省界河道,其出境断面的水质达标情况备受关注。
武河人工湿地湿地全长15km,面积1333.3hm2是武河流域水体治理的重要环节,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可有效削减入河污染负荷,确保出境断面水质达标,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河流水质,同时发挥其水源涵养、调洪蓄洪、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持景观多样性营建等多重作用。人工湿地的实施,代表临沂流域水体污染控制治理设施的完善程度,不仅提高临沂市的设施水平,改善流域环境,还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1 日处理规模及标准
武河湿地污水处理规模为40万m3/d,设计流量为5 m3/s。根据水质监测进水COD约为40 mg/L,BOD 约为 10 mg/L,NH3-N 约为 2 mg/L。经过湿地处理后预计出水COD约为20 mg/L,BOD 约为 4 mg/L,NH3-N 约为 1 mg/L,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质的要求。
2 城市污水湿地处理技术工艺
2.1 湿地概念和构造
人工湿地(CW—Constructed Wetland)污水处理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新技术。它是在一定长宽比及有坡度的洼地中,由填料、土壤、水生植物(如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组合成的独立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通过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共同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重建并恢复水生生态系统。人工湿地具有运转管理方便、去污效率高、工程基建维护费用低以及对负荷变化适应能力强等特点。
图1 人工湿地的构造
2.2 湿地处理系统中植物和填料微生物的功能
1)植物选取原则。选择具有去污效果好、抗逆性强、根系发达、经济与观赏价值的植物。
植物为物理过滤各种污染物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大量植物的存在减缓了污水在湿地里的流动速度,利于悬浮颗粒污染物的沉降,并且减少了对系统地表的侵蚀和沉淀悬浮物的再悬浮。根系基质中形成许多微小的间隙,增强了基质的疏松度,使水力传导力(渗透系数)得到加强,促进污水与植物或基质的相互作用。
植物长期生长在人工湿地渍水环境条件下,厌氧环境容易导致铁以Fe2+形式存在,并将Fe2+氧化形成Fe3+,植物根表形成铁氧化物胶膜,促进了对磷的吸附和固定,从而减少了向水体的释放量。
2)微生物功能。湿地中的基质为植物根系提供物理支撑的基础,为污水中各种复杂的化合物。填料是湿地的基质与载体,其去污过程来自离子交换、专性与非专性吸附、螯合作用及沉降反应。床体内部填充多孔的、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填料(介质),改善湿地的水力学性能,为微生物提供更大的附着面积,为污染源提供一个反应的界面和区域,生长的各种好氧菌、厌氧菌、微生物提供一个生长繁殖的环境,增强系统对污染物(尤其是N、P)的去除能力。
悬浮物(SS)的去除主要机理是沉淀、聚集和表面粘附;BOD和COD主要是通过好氧和厌氧代谢得到降解;氮(N)的去除是通过微生物反硝化和氨氮的挥发;磷(P)的去除是通过填料土壤对磷的吸附、微生物物理化学作用完成。
2.3 武河湿地类型
湿地技术原理同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作用,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
武河湿地为表面流人工湿地,表面流(FWS)类型的人工湿地,污水从湿地表面流过,在河道内形成一定的容积,水深一般0.3 m~0.5 m,流动的过程中废水得到净化,提高河道内的水体停留时间,在不同的水深配置不同的植物,实现对污水中悬浮物的大部分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削减。
2.4 污水处理工艺
本工艺采用湿地植物技术,改善河道生态自净能力及生物多样性,达到出水标准。武河人工湿地工程,在长度10 km的水面设置多级浆砌石潜坝+翻板闸门作为拦河闸。通过提高武河湿地水位,确保流经湿地的时间保持在7~10 d,0.4 m高潜坝(高出现状滩地0.2 m)降低湿地水面下光照强度,减缓藻类生长速度。
水流经过的路面、围堰路的下面均安装了涵管,涵管流经另一个滞留塘,人工湿地种植香蒲、菖蒲、芦苇、荷花、莲藕等水生植物,湿地植物的对水体净化降低水体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的同时,利用植物的化感作用降低湿地内藻类数量,通过多级表流湿地,经湿地截留、沉淀、降解水体部分COD、氨氮、磷等污染物后再次排入武河水体,从而实现降低武河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出水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的排放标准。湿地植物种类及处理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表流湿地种植植物种类与面积统计表
表2 预计排放水体的污染物年削减量 t/a
3 结语
武河湿地在进水为Ⅴ类水质的情况下,经过1 333.3 hm2湿地截留、降解处理,最终出水为具有地表水的Ⅲ类水质,有效解决流经陷泥河、南涑河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净化尾水问题,在城市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及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效益,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