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高集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建筑设计
2019-05-14陶斌邓庆坦张林翰
陶斌邓庆坦张林翰
(1.山东建筑大学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山东济南250101;2.山东建筑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山东 济南250101)
0 引言
建筑创作基于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并由此形成2种设计倾向:以明清大屋顶为特征的传统官式建筑文化的继承,对地域性乡土性建筑文化的发掘与传承[1-3]。吴良镛提出了“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的主张,并被写进《北京宪章》,成为面向21世纪的国际性建筑文化纲领[4-5]。山东现代建筑从20世纪50年代的济南山东剧院、20世纪80年代的曲阜阙里宾舍至20世纪90年代的曲阜孔子研究院等一系列设计实践,形成了山东“民族形式”建筑创作的主要脉络。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地域文化尤其是以乡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为主题的设计作品较少,较有影响的仅有以胶东海草房为蓝本的威海荣成北斗山庄。究其原因,主要是山东地域传统民居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足[6-7]。胶东庄园民居作为山东民居众多类型中的一支,兼摄府第建筑和地域民居之神韵,形成了与山东内陆民居迥然不同的建筑形态与精神气质。对胶东传统民居的研究主要聚焦在胶东乡土民居海草房,以及胶东庄园民居典型代表牟氏庄园[8-9],而胶东庄园民居中同样具有代表性的李氏庄园、丁氏故宅等则很少有人关注,对胶东庄园民居建筑特色整体性、系统性的深度分析研究较少。因此,基于对山东地域建筑文化发掘与传承的威高集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项目设计,以对胶东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研究作为前提和基础,以栖霞牟氏庄园、李氏庄园和龙口丁氏故宅作为胶东庄园民居研究案例,从建筑布局与形态特征、建筑雕刻与装饰特征、建筑材料与结构等3个方面归纳梳理了胶东庄园民居建筑特征。威高集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设计以胶东庄园民居为蓝本,通过对其建筑布局与形态的借鉴、建筑雕刻与装饰的撷取、现代与传统材料、工艺的有机结合,力求在满足现代建筑功能和技术要求前提下,综合运用各种适宜性手段,传承胶东民居文化,再现胶东庄园民居神韵。
1 威高集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项目概况
威高集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项目基址位于威海市文登区葛家镇崔家庵村,葛家镇位于胶东半岛东部昆嵛山南麓的圣经山脚下。昆嵛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著名的养生度假旅游区。境内花卉、果木、粮食资源丰富,有“文登粮仓”之美誉,是威海市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胶东农产品商贸物流服务基地。葛家镇地处文登、乳山、牟平3市(区)交通要道,素有“旱路码头”之称,交通运输极为方便,三面环山,中间盆地,属温带季风气候,雨水丰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花岗石,多处温泉常年喷涌不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镇北部有道教全真派文化遗迹、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及东华宫等历史名胜。
威高集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项目在规划用地范围内已建成一期项目——占地1.33×106m2的果树生态园,二期项目——位于生态园以东的农产品种植园,占地1.21×106m2。休闲度假服务中心项目作为二期配套建筑,位于村西北,地形南低北高,周围林木茂盛,风景优美。项目主要功能为满足企业管理人员休闲度假需要的住宿、餐饮和会议。威海市、文登区政府希望通过该项目推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项目委托方对以栖霞牟氏庄园为代表的胶东庄园民居情有独钟,认为其蕴含的齐鲁文化和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倡导的儒商精神相契合,要求建筑形式要原汁原味体现胶东地域文化。同时,建筑使用者——威高集团员工多数是胶东人,对胶东传统民居建筑承载的地域文化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
2 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2.1 设计依据
(1)《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2)《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2—2014);
(3)《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 64—2017);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5)基址现状资料及我国现行的相关设计法规及规范、标准。
2.2 设计原则
威高集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项目力图对胶东庄园民居建筑进行多层次、多角度阐释,在满足现代功能和技术要求前提下,对地域文化特征进行时代性演绎;不拘泥于传统法式和规制,做好传统材料与技艺的发掘、传承与出新[10]。具体而言,有以下3条设计原则:
(1)探求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原则;
(2)探求传承与出新的统一原则;
(3)探求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原则。
3 胶东庄园民居建筑特征分析
选取栖霞牟氏庄园、李氏庄园和龙口丁氏故宅作为胶东庄园民居的典型案例,对其进行了现状调研和勘察测绘,并对胶东庄园民居建筑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
牟氏庄园座落于栖霞市古镇都村,始建于清雍正年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地主庄园,占地3×105m2,房舍5 000余间[11]。李氏庄园位于栖霞市北臧家庄镇马陵冢村,始建于20世纪初,为李绪尧兄弟经商发迹后回乡所建造,清末民初鼎盛时期形成了5个院落,房屋达500余间。丁氏故宅位于龙口市黄城西大街,为清初黄县巨富丁百万家族故宅,始建于清雍正初年,建成于清道光年间,鼎盛时期建筑覆盖大半个黄县城,房舍达3 000余间。无论栖霞牟氏家族、李氏家族还是龙口丁氏家族,均以读书致仕为正途。牟氏家族作为明清时期山东最具影响力的大家族之一,以“耕读世业”为家训,家族共出过10名进士、18名举人、118名县官、22名州官、7名京官[12]。丁氏家族历代以学入仕、以仕保商,先后27人次考中举人、进士,五品官衔以上者148人。发迹较晚的李氏家族,也通过捐官致仕。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官宦背景使牟氏庄园、李氏庄园和丁氏故宅呈现出传统府第和胶东地域民居的双重建筑特征。
3.1 建筑布局与形态
胶东庄园民居为合院式聚落布局形态,聚族而栖、合家而居,历经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形成,是血缘纽带下家族繁衍聚居之所。这种居住方式是出对共同祖先的崇尚尊奉,展现出家族血脉的前承后继与家族成员的互依互靠,维系了家族向心力和凝聚力[13]。胶东庄园民居建筑布局为多跨、多进的合院组合,纵向轴线串联呈多进,横向并列呈多跨,院落之间以更道相隔相通,月亮门、随墙门随应设置,如图1所示。胶东庄园民居多巽门坎宅,即门楼位于东南巽位,“曲生吉,直生煞”,迎门照壁作为障景,化直为曲,成为空间转折的节点[14-15]。正房大多坐北朝南,东西两侧为厢房。单个院落有一正无厢、一正一厢、一正两厢3种格局。
图1 牟氏庄园鸟瞰图
在中国传统社会,建筑不单具有实用功能,同时还具有礼制符号功能,包括(1)胶东庄园民居在建筑形制上不逾越主人的社会等级规制,如单体建筑皆合瓦屋面,垂花门、随墙门为悬山屋面,其余均为硬山屋面,正房面阔不过5间,整体建筑风貌循道内敛;(2)胶东庄园民居布局遵从“居中为尊”“前堂后室”的方位形制,“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总体布局主从分明,同时在尺度大小、用材规格、装饰繁简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等级差异,体现了严格的传统礼制规范。建筑单体中正房建筑形制最高,平面为5间,带前檐廊,有3间两耳的凹字型平面,也有一字型平面。厢房、倒座均不带前檐廊,正房、门楼均有正脊、垂脊和脊兽,山墙铃铛排山脊,如图2所示。厢房、倒座有正脊,无垂脊和脊兽,山墙不做铃铛排山脊,仅做披水梢垄。墀头、檐口、门窗等随各建筑等级相应处理以示差异。胶东庄园民居同一建筑单体的不同部位,如前、后檐墙、山墙的建筑处理也有明显等级差别,体现出“以前为尊”,如前檐墙檐口采用露檐出,后檐减变为封护檐,过厅或倒座后檐仍用露檐出。前檐墀头、门窗形制也比后檐高。总之,胶东庄园民居从总体布局到建筑单体形制,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主次有分、内外有别的礼制内涵,同时在统一中产生了微妙变化,形成了尺度合宜、雅致朴素、细致丰富的建筑风貌。
图2 牟氏庄园西忠来门楼、倒座图
3.2 建筑雕刻与装饰
胶东庄园民居建筑雕刻有石雕、砖雕和木雕,合称“建筑三雕”。雕刻主题有祈福纳吉、驱邪禳灾、伦理教化等,内容包括文字图案、动物植物、博古器物、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戏曲人物等。胶东庄园民居建筑雕刻深受齐鲁文化的浸染熏陶,充分运用当地材料和工艺,因地制宜、因材施雕,既不同于我国北方京畿地区的雍容华贵,也不同于南方江浙、闽粤、徽州等地的繁缛细密,呈现出朴实大方、浑厚精美的风貌。
胶东庄园民居建筑雕刻是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以福、禄、寿、财为主题的雕饰尤为丰富,如瓦当的盘长、卐字纹样,门枕石的“寿”字、“福”字,均取福寿绵长之意;门窗绦环板的梅花、牡丹、莲花,门窗槅扇的海棠花、龟背锦、步步锦等图案,寓意长寿、高升、富贵。建筑“三雕”共处于一栋建筑、一个院落和一组建筑群中,构成了充满民俗象征与隐喻的符号世界。如牟氏庄园西忠来院落,门楼门簪为4只蝙蝠围绕篆书寿字,组成“四福捧寿”图案,寓意福寿双全;抱鼓石莲座之上石鼓为“仙人麒麟”和“仙人骑驴”浮雕;西忠来院落铺地“石毯”四角嵌蝙蝠图案,居中铺3枚石钱,取财源滚滚、四福祥至之意;李氏庄园以石雕、砖雕见长,倒座外墙拴马石浅雕蝙蝠口衔铜钱,寓意“福在眼前”;门楼抱鼓石石鼓雕“麒麟送子”,寓意家族人丁兴旺;门楼两侧廊心墙青石浮雕分别为“鹿衔灵芝”“竹下白鹤”图案,寓意天降祥瑞、多禄长寿;龙口丁氏故宅以木雕取胜,木梁架抱头梁、穿插枋端头雕以回纹、卷草,门窗槅扇槅心为井字锦、海棠花图案,上下绦环板饰花草,裙板则雕以民间和戏曲人物故事,反映出多彩的民俗意象;李氏庄园门楼抱鼓石底座雕刻白鹭和莲花,取“一路清廉”谐音,寓意深远,如图3所示。胶东庄园民居雕饰还表达出浓厚的传统士文化精神,如砖雕常以琴棋书画为主题,体现才艺儒雅;石雕、木雕常以松竹梅兰菊莲为主题,表达君子风范。
图3 胶东庄园民居建筑雕刻图
匾额、楹联是胶东庄园民居主要厅堂的重要装饰物,兼有教化伦理、修身铭志之用。如牟氏庄园宝善堂堂号,寓意以“善”为宝,体现儒家“与人为善”“择善而从”的为善、从善之道。丁氏故宅屡素堂、崇俭堂、保素堂堂号,则反映出庄园主崇素尚俭的家风。牟氏庄园大门对联“耕读世业、勤俭家风”、楹联“霜露兴思远,箕裘继世长”以及丁氏故宅楹联“古今来多少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等,表达了庄园主人勤俭持家、读书明志的治家立业之道和对儒家精神的崇尚[11]。这些匾额和楹联的题写人、题写时间、内容各不相同,字体风格各异,有力烘托了建筑的人文气氛。
3.3 建筑材料与结构、构造
胶东庄园民居建筑材料以传统砖、瓦、石、木、灰、土为主,材质表现丰富细腻。如外墙下碱采用当地花岗岩加工的料石,看面錾道处理,之上砌三皮青砖,前、后檐墙上身用清水青砖或白粉墙,墀头、山墙为清水青砖。檐口砖拔檐一般为菱角檐和冰盘檐。墙体上身用白粉墙时,门洞口周边用一顺一丁青砖勾勒两侧,过梁上方为三皮或五皮青砖,绕门周圈的清水砖墙面突显于白粉墙,以强调门入口。两层建筑的外墙处理更为丰富,有3种做法:(1)一层料石、二层青砖;(2)下碱料石、上身和二层全为青砖;(3)一层料石、青砖,二层白粉墙。在牟氏庄园、李氏庄园中,次要建筑的后檐墙、院落围墙,上身常用虎皮石砌筑,色彩肌理别具一格,地域特色鲜明。此外,胶东庄园民居建筑墀头挑檐石较长,甚至贯通前后檐,屋面瓦垄睁眼较高,走水当较窄,院门是撒带大门,正房门是花棂槅扇,门窗洞口有木过梁、石过梁、砖砌扁券和平券多种形式。胶东庄园民居采用抬梁式木屋架,正房为五架梁,厢房三架梁,均为一檩两件,如图4所示。
图4 李氏庄园正房屋架图
挑檐椽椽头收小,椽当一般2倍椽径。主要建筑屋面基层均用木望板或望砖,等级较低的建筑则用苇箔或荆条编成的望笆[7]。烟囱高出坡屋面,常设在山墙外,分节拔高,覆以四坡攒尖砖亭,突出了胶东庄园民居的建筑形态,如图5所示。
图5 牟氏庄园山墙烟囱图
4 威高集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建筑设计
基于对胶东庄园民居建筑布局与形态、建筑雕刻与装饰、建筑材料与结构、构造等建筑特征的分析,设计团队制定出3点设计策略:(1)以胶东庄园民居为蓝本,借鉴其建筑布局与形态的构成特征;(2)撷取胶东庄园民居中的吉祥民俗装饰题材以及与威高集团企业文化相契合、具有时代价值的装饰题材;(3)运用传统建筑材料与地域性营造技艺结合现代材料与现代技术。
4.1 建筑布局与形态设计
威高集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采用胶东庄园民居典型四合院布局,设南北三进院。一进院为接待用房,二进院为住宿、餐饮和会议用房,三进院为后花园。四合院南侧布置入口广场,设停车位10个。四合院通面阔为28.52 m,通进深为58.3 m,其中一进院进深为13.3 m,二进院进深为30 m,三进院进深为15 m,总建筑面积为 639.8 m2,占地面积为1 671.5 m2。采用巽门坎宅布局,门楼位于院落东南巽位,与倒座一字排开,迎门是照壁,形成一进院,院东侧围墙设随墙门;正房坐北朝南,东、西两厢对称布置,形成二进院,垂花门位于中轴线上,是二进院入口,如图6所示。建筑在布局与形态上,力求与传统建筑法式相契合。同时,在不同建筑单体和同一建筑单体的不同部位之间,把握好形制高低、尺度大小、装饰繁简的等级差异。各建筑单体尺度与形制详见表1。
图6 威高集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建筑设计图
表1 建筑单体尺度与形制一览表
4.2 建筑雕刻与装饰设计
胶东庄园民居建筑雕刻与装饰为建筑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威高集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建筑装饰设计以“福”“寿”“财”“禄”为主题,系统选取吉祥文字、纹样和图案作为雕刻题材,如富字、寿字砖雕用于门楼后檐戗檐砖;篆书寿字和圆形寿字石雕分别用于门楼前后檐门枕石;福字、寿字木雕用于正房明间槅扇门裙板下方绦环板;盘长和卐字锦砖雕用于厢房前檐戗檐砖;如意云纹石雕用于门枕石,木雕用于垂花门悬鱼,砖雕用于影壁四岔;步步锦、龟背锦、寿字锦、海棠花等吉祥图案用于门窗槅扇槅心;五福捧寿砖雕用于影壁中心花;狮子绣球砖雕用于门楼前檐戗檐砖;松鹤延年、青竹花鹿砖雕用于正房前檐戗檐砖;福(蝠)寿双全(钱)、事事(柿)如意、连(莲)年有鱼木雕用于垂花门挂落花板;“暗八仙”木雕用于垂花门惹草;砖雕用于正房、厢房后檐戗檐砖和倒座前檐戗檐砖;套沙锅套图案用在门楼和正房的花瓦脊;以3块铜钱竖向排开为构图的吉祥石毯用于一进院垂花门前铺地。这些雕刻图案依据其所在部位以海棠池作边框,作为构图母题贯穿整个建筑群。建筑雕刻随建筑形制、尺度、材质的不同相应变化,与建筑相得益彰,如图7所示。
图7 建筑雕刻设计图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基业常青的有力保证,曾经引领胶东庄园主人治家处世的儒商精神,在当代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中仍然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栖霞牟氏家族、李氏家族和龙口丁氏家族,不仅经营有道、富甲一方,为求家业的长盛不衰,更是标榜修身齐家、行善积德,这与当代企业经营所推崇的重信守义、济世利民的儒商精神相契合。威高集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设计为表达崇儒尚雅、清正廉洁的儒商文化,选取胶东庄园民居的琴棋书画砖雕用在门楼和正房的博缝头,松、竹砖雕用在正房戗檐砖,梅兰莲花木雕用于正房明间槅扇门裙板上方绦环板和垂花门后檐走马板。同时将胶东庄园民居匾额楹联文化作为装饰元素予以运用。正房明间走马板上方悬挂匾额“威高堂”,檐廊明间楹柱悬挂“家兴业兴自强不息,利国利民基业长青”楹联。
4.3 现代材料和技术应用
威高集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设计,既使用传统材料、工艺,也运用现代材料、技术,二者有机结合,因物制宜、因地制宜,通过各种适宜性技术手段再现胶东庄园民居建筑特色。
4.3.1 传统材料与工艺
威高集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正房、厢房以及门楼、倒座、垂花门、随墙门均采用传统木梁架结构,梁檩、椽望、柱和门窗均为木构件,影壁、院墙则采用传统砖石结构,门枕石、抱鼓石、戗檐砖、博缝、挂落、门簪等建筑雕刻部位采用传统砖石和木材。建筑结构、构造形制符合传统建筑法式和胶东地域建筑特征。建筑屋面采用胶东庄园民居常用的布瓦屋面,屋面瓦、吻兽安装、砖石砌筑、石活安装等均采用传统工艺。建筑外墙外砌为240 mm厚料石或青砖,看面采用胶东庄园民居常用的丝缝做法。土衬石、角柱石、压面石、挑檐石皆按传统尺度和做法。除正房明间槅扇门外,其余门窗洞口皆按传统做法“八字”砌筑。建筑一进院地面仿牟氏庄园西忠来院落“石毯”铺墁,二进院、三进院为当地花岗岩块石铺墁,室内地面为仿古地砖细墁,台明为仿古地砖斜墁,埋头石立转角,阶条石压边。
4.3.2 现代材料与技术
威高集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建筑屋面采用硬泡聚氨酯保温层和高聚物(聚酯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有效解决了屋面保温与防水问题,达到国家节能设计要求。建筑复合外墙构造如图8所示,外墙内层采用20 mm厚的保温砂浆、240 mm厚的B05自保温砌块,构成复合外墙;建筑内墙采用240 mm厚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墙体转角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门窗洞口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看面用20 mm厚实木板包贴,油饰黑漆,楞边红漆勾勒,室内做木窗台。建筑三雕均按设计图纸所示的胶东庄园民居传统图案,用现代雕刻设备和技术加工。木构件制作和油饰采用现代设备和技术。采用水泥砂浆、专用界面砂浆、专用胶、保温砂浆等作为瓦、砌墙和铺地的粘结剂。台阶为细石混凝土现浇,30 mm厚花岗岩石板贴面。防水地面、地暖地面均采用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采用新型内外墙涂料和油漆,除屋面、墙体、地面的保温构造处理外,门窗采用Low-E中空玻璃,门窗框与墙体、门窗扇之间缝隙采用聚乙烯泡沫弹性密闭材料、密封膏和弹性密封条,有效提高外门窗气密性。全部采用新型节水管材和卫生洁具、配件,如感应出水龙头、充气水嘴、缓闭冲洗阀,照明采用LED灯具。
图8 复合外墙构造做法图
4.3.3 现代材料、技术与传统材料、工艺的应用
在现代材料、技术与传统材料、工艺的使用中,做好衔接非常重要。如木望板上用间距分别为600 mm、40 mm×40 mm木龙骨内嵌40 mm厚的硬泡聚氨酯保温层,之上加铺12 mm厚的水泥木屑板和3 mm厚的高聚物(聚酯胎)防水卷材,上钉顺水条,再坐浆瓦;木构件刷防腐油,做好防潮防腐防蚁处理;地基与基础处理采用现代结构与施工技术手段,木柱与柱顶石衔接时,采用柱子从套顶中穿过,下设钢筋混凝土垫板代替传统底垫石的做法;墙体与构造柱、木柱、木梁等的接合按结构设计要求设拉结筋;墙体预留孔洞须在构件安装完成后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实。山墙烟道用传统挑石出挑,青砖砌筑,以砖砌亭帽盖顶,靠近山墙的烟道用60 mm厚的普通烧结砖砌筑,外侧为20 mm厚的保温砂浆结合层粘结240 mm厚青砖,以保证看面是传统式样,如图9所示。
总之,建筑专业与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照明、避雷、防火和智能布线等各专业密切配合,采用适宜性建造技术与手段,既满足现代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同时符合传统木构与砖石建筑营造法式,使胶东庄园民居传统建筑技艺得到延续与传承。
图9 烟道构造做法图
5 结语
威高集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设计作为传承胶东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性设计, 以地域性、乡土性和文化个性为设计研究的着力点,避免了以北方官式建筑仿写为模式的程式化建筑创作误区,填补了胶东地域性建筑创作的缺失。设计从建筑布局与形态、建筑雕刻与装饰、建筑材料与结构、构造等3个方面归纳梳理胶东庄园民居建筑特征,力求通过对胶东庄园民居建筑布局与形态的借鉴、建筑雕刻与装饰的撷取,综合应用传统材料与工艺以及现代材料与技术,通过精细化设计和适宜性建造手段,形神兼备地再现胶东庄园民居神韵,使胶东传统建筑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获得传承与发展。设计既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胶东地域乡土建筑的研究,又对当代建筑设计实践中实现历史文脉的延续与传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