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实践与反思
2019-05-13金小红赵锦锦
金小红 赵锦锦
摘 要:高校学生在面对社会支持系统变化时,易产生成长困扰,其中,人际关系问题成为成长教育最为困扰的问题之一。在高校人才培养“内涵式”模式契机的驱动下,笔者试图将社会工作手法介入高校学生之中,该专业在满足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等成长教育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研究希望借助一项依托路径中高校学生社会工作介入人际交往小组教学实践的呈现以及评估反思,试图从实践上为探寻一种内在更具活力、可以推广的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实践模式提供依据。
关键词:社会工作;人际交往困扰;介入
我国高校在内涵式发展战略轨道中,《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指出通过改革教学手段与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社会工作作为现代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获得较快发展,其服务领域得到大力推广,但以大学生为服务对象的高校社会工作则发展相对缓慢。
一、文献回顾
(一)大学生成长教育研究现状
国外心理学家荣格首次提出成长概念,提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做人、强化心理能力”。针对高校成长教育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培养技能,还要在身心健康等方面取得良好发展。处于转型期的大学生在学业、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等方面出现很多问题。
现有研究文献表明成长教育服务在理念以及培养目标出现了偏差,主要问题在于各主体对大学生成长教育定位不准确;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脱节;教育内容、方法与管理偏差,尤其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师资力量配备和授课方式上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二)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情况研究现状
人际交往关系对于个体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从学者的研究分析来看,关于人际交往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人际交往对个体影响的研究。大学生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问题,教师和家长难以及时妥善解决这些成长问题,同时研究表明,大学初期不良的同伴关系会对新生造成负面影响。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因素。引发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个人、家庭以及学校,高校学生在学业、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等方面出现问题,原因主要是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同时也源自于个人处理问题能力下降,适应环境能力减弱。
(三)关于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问题研究
学者在社会工作领域对人际交往关系研究很多,尝试着从不同视角,比如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对人际交往问题进行的探讨,表明社会工作介入能帮助减轻大学生焦虑以及孤独感的症状,。运用优势视角有助于服务对象建立正确自我认知,积极参加人际互动,从而改善其交往关系。总体来说,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工作的重视,为今后理论和实务研究奠定基础。
现阶段在高校中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存理论成果不足,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社会工作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第二,研究的覆盖领域不够,目前以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际交往困扰研究相对较少。
二、“七色光”工作室开展人际交往能力提升需求分析
七色光工作室,是H大学学生社会工作的萌芽组织。自2013年成立以来,工作室依托学院师资提供专业服务,通过承接及依托部分H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来试验教育服务功能。
(一)人際交往困扰的表现
在四期人际交往素质拓展课程开展期间,笔者对参加课程的60名组员进行了观察,最终选取10名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组员开展深度访谈,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主要有如下表现:
(1)“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中大多数为核心家庭的独生子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将个人主观感受作为考量人际交往状况标准,同时在与周围人正常交往过程中,某个时间段出现错误归因,从而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否定自己的人际交往表现。
(2)缺乏良好人际交往技巧。缺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冲突的经验以及沟通技巧和能力,易陷入人际交往困境。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困境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小冲突。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能力,不利于人际交往网络的形成。
(二)导致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
笔者通过访谈资料分析了解到,引发人际交往困扰主要分为主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
认知偏差。大学生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大学生思考问题不够成熟,自我认知容易发生偏差,可能会遇到较多困惑。
情绪困扰。双方情绪交流往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经常将负面情绪带入到人际交往中。
(2)客观因素
家庭因素。大多独生子女在核心家庭环境下成长,依赖性强,适应环境能力弱,在遇到困境时经常选择回避。大多数父母因工作与孩子较少沟通,往往忽视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
学校因素。受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教师重视学生专业课的辅导和教育,忽视了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高校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忽视朋辈之间的交流,意识不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三、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呈现
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表现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H高校社会工作室推行了人际交往素质拓展类课程,该课程是由五节小组活动构成,组员由H高校本科学生构成,以下是小组实践过程的案例呈现。
(一)小组目标
主要依据社会学习等理论,引导组员在游戏互动和分享中体会人际交往原则与技巧,促进组员改变。
(二)小组课程内容设置
第一节“破冰”,认识彼此。由于组员并不相识,为尽快让组员之间建立初步联系,通过游戏环节活跃气氛,引导和鼓励他们参与进来。共同制定小组契约并督促组员自觉遵守,体现尊重、接纳等社会工作价值观。接着澄清组员期望,了解参与组员改变的决心,并让其进一步明确期望。本次组员都表达了强烈的改善人际交往现状的想法,并对小组的上课形式以及活动提出建议。
第二节在“人际生命历程”中体会共同的人际问题。组员分享生命中的转折点以及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随后工作者会进行专业性的分析和解答,其他组员给出建议,多数组员表示有过相同经历。
第三节情景模拟中引导人际交往技能的学习。工作人员提前设计常见的人际交往场景,让组员自由组队讨论依次进行表演,引发组员对人际互动关系的思考。接着让组员依次表演自己喜欢和讨厌的语言和行为,并进行分享讨论。小组结束后布置课外作业,让组员跟亲人或朋友发问候短信,学会表达内心感受。
第四节重新审视自我认知,树立理性信念。在“信任拐杖”环节,建立信任关系,让组员认识到信任是真诚交往的前提。“察言观色”环节让组员随机表演卡片上的情绪,在日常交往中读懂情绪语言。通过播放微电影,让组员了解生活中沟通与尊重是奠定良好交往的基础。
第五节学习倾听技巧。在“我”的联系环节,组员分两队站立对特定话题进行辩论式讨论,在互助中学会倾听技巧,并带领组员巩固人际交往技巧,鼓励组员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
最后,回顾第一节小组课定下的个人期望,检验达成情况,并妥善处理离别情绪。
四、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项目的反思与建议
将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方法借助高校素质拓展课程应用到人际交往问题的服务,是一次探索,给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发展空间。但无论服务对象问题如何变化,其内在机制不会变化,所以在课程结束后,笔者审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便对社会工作介入高校素质教育的模式做进一步探索。
(一)项目实践介入反思
(1)需求评估方面
由于工作室性质特殊,因此在开课前组员只是根据名称进行自主选课,由于无法提前联系组员,导致需求评估无法在开组前进行,对于后期课程内容的设置等都有影响。
(2)工作者角色方面
工作者在活动的初期应该起到引导互动的作用,在形成和冲突期,组员之间己形成相互信的关系后,应该减弱工作者的作用,让组员发挥潜能。组员处于活动时,常将活动内容定义为传统的心理课,将自己与社工关系界定为传统师生关系,这种界定会影响构建平等的服务关系。社工应在制定小组契约时向组员解释并强调自身角色。
(3)项目实施操作方面
小组结合参与式教学方法开展,在工作者引导下,应该较多启发组员思考并及时分享总结,有效调动组员积极性。但工作者在开展活动时,对环节的把控以及时间安排显得不合理,有些组员在参与活动时不够积极,不愿主动分享感受。在游戏环节,不同类型游戏之间目的性不够突出,衔接不够严谨。在情景式活动环节中,小组根据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交往冲突设计情景显得太过于单一,启发性不足。
(二)项目实践介入建议
(1)完善需求评估环节
运用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依托高校素质拓展课程开展小组工作,是对传统素质教育的突破。在开设前做好需求评估工作,评估的开展由资料收集与分析以及介入评估,环环相扣,目的在于对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以及真实需要有初步的了解。在内容设置时要根据不同需求设计,工作者要觉察到组员不同阶段的成长,并根据需求评估的结果及时对活动内容及形式作出调整。
(2)对工作者的要求
在介入时要遵循尊重以及非评判等原则,在尊重个别化的基础上把握整体性,让组员与小组共同成长。工作者角色要随小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转变,初期以引导者为主,引导组员进行互动。中期组员出现冲突时,及时疏导负面情绪,合理处理小组冲突。进入亲密期组员之间彼此熟悉,逐渐形成互助体系,这时应处于半退出状态,发挥组员的自主性,逐步建立良好的互助体系。
(3)对项目介入过程的建议
工作者要重视分享环节促进组员成长,及时运用引导技巧,强调组员参与。在游戏环节,根据不同组员需求和反馈在设计上做改进,在激发兴趣同时不能脱离小组目标,让组员在互动中学习和成长,为组员提供优质服务。在情境式环节设置时,要贴近日常生活,要体现小组主题并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毛智辉,眭依凡.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6).
[2] 老卡尔·威特.卡尔·威特教育全书[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0:14.
[3] 苗春凤.优势视角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8).
[4] JA Durlak,LA Rubin,RD Kahng.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externalizing problems [J].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therapy,2001(3):183-194.
[5] 劉梦.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为“社会工作方法融入高校通识课堂的应用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085。
作者简介:金小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赵锦锦,湖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重点研究基地,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