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基督徒宗教信仰动机之初探
2019-05-13伍永睿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和宗教自由政策的落实,基督徒数量呈明显攀升趋势,而都市基督徒数量的上升尤为明显,掀起一股“基督徒热”。中国基督徒的宗教信仰呈现出在某一时间段受特殊生命历程影响的特点,而城市人口跟从基督徒的信仰动机则主要以获得心理慰藉为主。文章关注于城市基督徒的信仰动机,尝试探析当下城市个体跟从基督宗教信仰背后所蕴含的动因类型。
关键词:都市;基督徒;信仰动机
一、背景及意义
(一)背景
广义上的基督教是指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主要包括了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三大教派和一些较小的教派,而由于历史和翻译的原因,基督教在中国则被泛指为新教。东正教在中国官方允许的活动辖区主要在哈尔滨、额尔古纳、乌鲁木齐和伊宁四个堂区,鲜有在西南地区传播,因此在此不多加赘述。随着近几年来基督教信众数量的不断攀升,其背后所潜藏的信仰动机也逐渐得到学界的密切关注。根据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2010》显示,目前大陆基督教会已有55000多个堂点,而专家认为这一数字过于保守。同时,该报告还显示我国现有的基督教徒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总计人数为2035万人,相对于1982年宗教政策确立之初的300万人,其数量增长在6倍左右。而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目前的天主教徒约500万人,虽相比于基督教徒数量有着较大差距,但是相对于建国初期的300万人也有明显的增长趋势。面对基督信众“野蛮生长”的局面,有必要增进对基督宗教和基督徒的研究。
(二)研究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在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的同时,大量的农村人口也涌入城市,而在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不断卷入个体生活,给都市人口带来工作、情感、学习、健康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使得人们原有的信仰瓦解,精神处于空虚和游离状态,亟需寻找新的信仰支撑来作为日常生活的助力,而此时宗教则成为都市人口信仰的选择,因此有必要探讨在为什么信众会在诸多宗教选择基督宗教作为信仰支撑。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离心力逐渐将人们甩离以血缘、地域为纽带的共同体。原有思想观念的分崩离析,且新的思想观念尚未建立,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难以应付,而宗教在当代精神世界的建设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学术角度加强对宗教的研究,可以为宗教的发展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指引正确方向,避免宗教沦为邪教,让宗教成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强心针”,而不是“毒鸦片”。
二、理论支撑
(一)宗教市场理论
宗教市场理论是以理性选择理论为基础假设而提出来的,其代表人物是斯达克。理性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都企图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多的报偿,而宗教市场理论则认为信仰的跟从也是理性的选择,信徒选择何种宗教,是对宗教为自身所提供报偿的评估而选择的结果。斯达克认为:“以超自然假设为基础,提供一般补偿服务的组织。而信教的过程是行为者在理性和相当明了的情况下,选择消费宗教商品的过程。”宗教信仰过程和人类的大部分行为一样,都是理性选择的过程,信徒比较不同的宗教所提供给自己的服务从而使自己在信仰的过程中利益最大化。
(二)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潜藏着七种不同层次的需求,这些需求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不同。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这七个需求按照重要性的排序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最終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社交需求又叫爱与归属的需求,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的理解和关照。
在以经济理性和效率意识为主导的现代都市社会中,人们都渴望得到触及灵魂的交流,然而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裹入,非功利性的交流正在日趋式微,但宗教团体和相关仪式活动正好弥补了在世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在情感关照和交流上的缺失,成为信众重要的心理慰藉。
三、都市基督徒的信仰动机类型
笔者将研究地点选取在笔者的家乡—宜宾,作为川西南地区的四大宗教聚集地,道教、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在这里和谐交融、共同发展。除了本土宗教-道教外,最早进入宜宾的外国教会是天主教,根据《宜宾县志》记载,建国初期时城区公共济堂外,有教堂3所,乡间教堂9所。以都市基督徒的信仰动机为题,笔者选取了坐落于市区内的3所教堂,分别是鲁家园福音教堂(基督教)、文星街天主教堂、东楼街天主教堂,采用了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法来了解当地信众的信仰动机,且时置农历新年期间,笔者也有幸目睹和参与到教会组织信众所举行的各类新年活动,让笔者能更好的体验和认知信众的信仰动机。
(一)个体负性经历所产生的动机
对宗教的社会功能的研究,可以溯源到涂尔干,他将信仰和仪式作为宗教的第一构成要素,将其界定为由具备共同信仰和仪式的人所结合而成的道德共同体。涂尔干关注到宗教信仰和仪式对社会的整合功能,所谓整合就是消除分离,促使个体遵守相同的规范,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达成融合统一的过程。除此之外,宗教还具备心理补偿与思想调节的功能,能够让信众的心理起到安慰与维稳的作用,这也是宗教在个体层面发挥最大作用的所在。
宗教对于个体而言有着慰藉心灵、驱逐消极情绪、逆转负面心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宗教教义为信众在处理生活中所遇到各种问题提供了指导的规范与准则,以及宗教的仪式活动为信众的消极心理和负面情绪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发泄途径。
在笔者的访谈过程中发现,个人生命历程中的不幸经历是大部分基督徒共同谈及的部分,这些经历主要体现在健康、工作、婚恋等几个方面。在快节奏、高效率、低成本为导向的现代都市社会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使得大部分人的生活容易出现容易遭遇许多自身难以控制外部性事件,一旦这些事所带来的紧张感和焦虑感给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造成创伤,甚至将其摧毁时,人们的行为就会缺少指导性依据,从而寻找新的思想形态和价值观念来为作为精神的支柱,而宗教信仰就是人们在经历了这些负性事件后所选择的结果。
在访谈中,42岁的女性天主教信徒王女士谈到了自己的不幸经历。她谈及自己信仰天主教已快要十年了,而最初的缘由是2012年体检的时候查出了自己患有子宫癌,必须接受子宫切除手术,当时的她虽已结婚,却没有自己的孩子。她将病情告诉了自己的爱人,男方却因为她无法再生育的原因在此时选择和她离婚,只留给她一些赡养费。王女士说当时的她已是万念俱灰,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直到接触了天主教,在教会和教友的帮助之下才重新认识了生活,认为这是上帝对她的考验。王女士在结束访谈时还试图用的她的亲身经历向我传教,她说:“世间没有长久的痛苦,也没有长久的快乐,有的只是主给予我们的安宁。”谈话间的王女士脸上偶带一丝微笑,笔者在王女士身上笔者看见宗教信仰带给她的内心的平静和心理上的慰藉。
都市的潜在信众在信仰基督宗教之前都经历了一些重大的人生变故,而宗教信仰对这些刚刚经历过挫折的人而言有着心理疗愈的功能,可以将个体从过往的负性事件所带来的消极情绪中拉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并且心理咨询在我国尚未普及,治疗效果也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价格也非常昂贵,当都市人群遭遇了难以向家人、朋友或同事倾诉的挫折时,教会就成为了人们寻求心理慰藉的重要场所。
(二)寻求社交需要产生的动机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属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社交需求是人类七个需求层次之一,人类渴求通过社交来获取情感上的理解和人际关系的支持。特别在是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的家庭、生活、工作都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家庭模式上,核心家庭的崛起逐渐将主干家庭驱逐到社会的边界,血缘和地缘纽带的淡化让团体意识日趋式微,都市中空巢老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在生活模式上,智能手机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在数字化时代遭受流量的奴役和剥削,逐渐的被放逐到现实生活的边缘,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让人们面临着“一起独处”的困境,单向度的社会已全面降临;在工作模式上,以理性和功利为导向的交流逐渐代替了以理解和情感为导向的交流,关爱、理解、分享等心理感受逐渐成为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奢望之物。而宗教团体和宗教仪式活动恰好承载着满足这些心理感受和整合“原子化”个体的功能。
笔者在参与观察时曾深刻的体会到教会团体通过祷告、唱诗等活动所带来的感染力。特别是在时置农历新年间,教会都会组织团年活动,给那些儿女在远方或是膝下无依的老年信众创造团聚的机会和氛围,而每位教友相聚时的表情都是喜悦的、友善的。而在所观察的三个教堂中,笔者都发现教会给老年信众组织的活动的方式都有充满四川本土特色的项目——打麻将。其中鲁家园基督教堂更是为了老年信众而举办了麻将的比赛。65岁的肖阿姨在访谈中提及,她和老伴都是基督教信众,但是老伴两年前因病去世了,只有一个儿子在成都工作,每到逢年过节才有时间回家,平时都靠在教会中和其他教友一起打麻将消遣时间。她说和教友在一起的时候让她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拥有了家的感觉。
而另一位教友则向笔者谈到了自己在由信仰道教转向了信仰基督教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他说以前在真武山求道的时候,每个周末都会去山上烧香,但是很少能碰见志同道合的人,大部分人都是上山的流水客,但是接触了基督教以后感觉教友们都很虔诚,也很热情,偶尔还会聚在一起探讨人生。
(三)受家庭信仰传统影响产生的动机
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宗教社会化也是许多信众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从观看、到比对、再自省,最终接受内化的过程。当基督信众全家都有信仰时,那么从家中长辈那里习得宗教信仰的可能性就较大。宗教信仰从本质而言是一个文化传递的过程,无法通过遗传基因来直接获取,因此宗教信仰的建立仰赖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个人之间的互动情况。特别是我国以无神论为主导的社会大环境中,很多人从小从学校里习得的“唯物主义”的观念与宗教的精神内核是相矛盾的,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否选择信仰宗教、信仰何种宗教都是一个不断自我摧毁又重新自我构建的矛盾过程,这个斗争会长期萦绕在信众的心中,甚至伴随终身。在笔者的访谈中也遇到了受长辈影响而逐渐接触基督教的案例。
26岁的小刘是一家报社的记者,其爷爷奶奶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由于父母从小就在外地工作,由爷爷奶奶一手将他带大。他说他从小就跟着自己的爷爷奶奶去教堂做礼拜和祷告,小时候只是感到好奇,没有所谓信仰的概念,只是模仿他们的动作,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他开始逐渐理解基督教的教义,也看见自己的爷爷奶奶待人亲热和善,觉得基督教的教义是一种能感化世人心灵的美德,因此也开始选择基督教信仰。
对于大多数城市的信众而言,宗教信仰的过程缺少民族和政策因素,处于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因此大部分信仰的选择都是家庭环境与个人经历相互作用的结果。有的信众是先信仰一个宗教,然后再去理解这个宗教的教义,而有的信众则是先获得足够的信息,再与自己的经历相比对,最后确定是否信仰宗教、信仰哪种宗教,确保自己的信仰能够为自己提供最长久、最可观的补偿。
四、结语
有关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经久不衰的话题,但是目前国内讨论都市基督徒信仰动机的作品经验研究依然不足,主要表现为研究对象过于泛化,虽已有探讨不懂年龄段信众的信仰动机,却依然没有把握住不同年龄段信众的社会特质与信仰动机之间的联系,且缺少对女性信众的研究,本文也难免落入窠臼。
通过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笔者发现都市基督徒的信仰体现出宗教认同的过程。这种认同是个体经历、自我认知和宗教教义相互互动,从而认可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宗教信仰的过程是一个理性选择的过程,一个人是否能长期的信仰一个宗教,取决自身在信仰过程中与宗教的互动。
基督宗教的教义为都市的信众在遭遇人生困境时提供了行事的准则,而“神爱世人”、“勤勉刻苦”等教义在信众的生活中逐渐内化为美徳,从而指导信众的行为;城市基督教潜在信众面临来自婚姻家庭、事业发展、人际关系,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需要一个渠道得到释放,而都市基督教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实现方式;基督宗教为信众所组织的活动,满足了信众的社交需求,增强了人际关系的支持,对于那些都市的空巢老人起到了一定的“养老”作用。
参考文献
[1] 恩惠.宗教蓝皮书指出基督教发展较快[J].媒体扫描, 2010(10):38.
[2] 杨凤岗.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J].人民大学学报,2006 (6):42.
[3] 李永等.從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宗教信仰心理[J].西安社会科学,2010(1):29-30.
[4] 李玉芳等.天主教在近代宜宾的传播述略[J].宜宾学院学报,2007(10):27.
作者简介:伍永睿(1994- ),男,汉族,四川宜宾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社会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