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研实验室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9-05-13胡娜闫国伦
胡娜 闫国伦
目前高校非常注重科研工作,科研工作是高校发展的风向标。在2012年的全国高职成教工作会议上讨论到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时,强调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比任何时期更需要科研先行。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教职工的科研工作逐渐增加,但是却很少有高职学生的参加,这样情况下,教师就无法在自己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学生更没有在科研中发挥创造力的机会。针对于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科研工作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方式。因此,随着高职院校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如何利用教师科研项目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高职院校科研实验室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及科研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对偏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求知欲望一般,不敢大胆发表意见,不敢对老师提出质疑;没有丰富的想象能力,自觉思维和灵感思维一般;判断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一般;创新实践能力一般,动手能力一般,不能自行设计、完成实验,创新学习能力一般,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一般,知识更新欲望一般,不喜欢标新立异。
二、加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大学生能力培养中十分关键的部分,创新能力是一种产生新颖而有价值产物的能力,包括:产生新思想、提出新概念、形成新设计、做出新成绩、创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1.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任务。创新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础,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中的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和任务。
2.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并且规模壮大,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企业都在加大创新力度,试图找到新的增长点,企业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出发点,进而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三、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途径
1.提升高职教师科研素质。高职院校首先应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为出发点。以本专业为基础,积极组建科研团队,团队成员提炼出与学科课程相关的科研项目;极力建成一个高素质、重教学和科研的团队;实现教科融合,教学与科研共发展,培养出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提高本专业整体科研实力。以科研为引导,以教师团队为依托,全面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科研。
2.促进高职学生进科研实验室。提供高职学生进入教师科研实验室的机会,真正作为研究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中有明确的任务分配和考核评价机制。这种创新的高职学生实践培养方法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同时提高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首先,在课题的研究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擅长安排任务,这样不仅学生有了更多实践机会,同时教师也有剩余的时间去完成其他相关工作,明显提升科研效率。其次,由于教师长期处于科研环境,思维易定式,难创新。但是学生不同,学生进入课题组是学习与研究同时进行的,不容易在遇到问题时被某些思维逻辑束缚,思维更灵活。学生通过这个交流平台,激发了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在研究过程中更容易提出意见,从而也使教师能更加创新地研究课题,尽快完成课题研究。(下转第104页)(上接第91页)
3.构建科研平台。首先,为学生提供科技信息平台,建立科研网络,积极为学生提供相关行业新产品、科研新技术方面的最前沿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给予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机会,使学生能接触到相关行业最新科研成果与科研人员,更启发学生的科研灵感。其次,为保证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除需提供相应的研究地点和配套的研究设备,同时应设立专项经费,满足师生的需求。最后建设科研成果应用与推广平台,目前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较低,通过增加科研成果推广力度,可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提高成果转化效率,为进行技术服务等提供便利。
四、结语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为了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对高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基于高职院校科研实验室增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并通过提升高职教师科研素质、促进高职学生进科研实验室、建科研平台三方面给出相应建议。[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7SJB0875,2018SJA0864)]
(作者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