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创业铸就大国重器双轮驱动再续陕汽华章
2019-05-13崔家亮任宁科
崔家亮 任宁科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已经来到2019年的春天,伟大的人民共和国也即将迎来70华诞。
70年波澜壮阔,70年春华秋实,在这无数仁人志士、企业团体为民族复兴而接续奋斗的70年里,有一个名字必将为时代所铭记,她就是制造出了新中国第一辆重型军用越野车、五次参加盛大阅兵、如今拥有100余家参控股子公司、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特大型商用汽车企业集团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三次创业成就行业地位
上世纪60年代,正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阶段,国产车品种少之又少,重型军用越野车更是一片空白。当时中国的炮体牵引车多是依靠进口,这对于成立不久的新中国来说,不仅要消耗大量的外汇资源,而且还极大地受制于人。为彻底改变我国有炮无车的历史,1968年2月28日,陕西汽车制造厂筹备处成立,同年4月,陕汽厂选址最终确定在宝鸡市岐山县渭河南岸的麦李西沟,拉开了陕汽第一次创业的序幕。
经过多次试制和改进,1974年,由陕汽自主研发的“延安牌250型越野汽车”设计定型并正式投产。1975年6月,两辆延安250越野汽车驶入中南海,接受李先念、谷牧两位副总理以及一机部等部门领导的检阅。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入中南海的第一款重型军用越野车,看过车后,李先念副总理题字道:“有炮无车也白搭,我们缺少这样的越野汽车”。由于在中国军车历史上的重要地位,1978年,延安250军车获得了当时最高荣誉——全国科学大会奖,并成为中国第一批出口的军车。1984年国庆35周年,32辆SX250陕汽军车组成两个方阵,载着导弹、牵引着重炮,威武雄壮地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并在随后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下了卓越战功。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1990年,企业内部开始对管理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展开了产品结构的战略大调整,专抓斯太尔汽车技术项目,坚持抓好军品的更新换代,引进德国MAN公司的客车底盘,扩大陕汽产品的覆盖面,并通过抓基础管理,加快了新老基地斯太尔技术改造和项目完善工作,实现了工厂向西安的平稳搬迁,成为三线搬迁中新老基地同步发展的成功范例,使生产上产量、上规模,得到国务院三线办和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1991年12月,陕汽首次实现产销双过千,达到了工厂设计纲领,当年生产汽车1338辆,销售汽车1384辆。1994年,陕汽首次实现年产销过3000辆,当年生产汽车3012辆,销售汽车3010辆,创下了90年代陕汽年产销量之最。
1999年国庆50周年,陕汽68辆重型军用越野汽车组成四个方阵,强大的阵容占到了全部受阅军车方阵的三分之一,牵引着各式先进武器,威风凛凛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2001年12月28日,陕汽在六届一次职代会上,提出了以“培育品牌、壮大实力、加速发展、形成规模”为指导方针的第三次创业号召,陕汽第三次创业开始。
2002年2月28日,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在集团层面实现国企混改资产重组;9月19日,由陕汽集团和湘火炬合资组建的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成立,陕汽成为下辖20家子公司的企业集团。同时,加快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装备,于2003年3月23日组建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建成了国内最先进的重型车桥生产基地,使重型车桥成为主营业务。2004年6月8日,陕汽新基地建设项目全面开工,通过资本运作和重组,建成了当时国内一流、亚洲最大的现代化商用车产业园。2010年一举迈上10万辆产销平台,以年均增长50%以上“陕汽速度”引领行业发展。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陕汽因军而生、依军而强,建厂50年来,先后承担了我军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军车的研发和生产任务,占部队现役同类车辆装备的95%以上,光荣参加了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以及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是行业内唯一五次参加阅兵的重型军车生产企业。
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也是陕汽建厂50周年。这一年,陕汽全年产销各类汽车18.4万辆,实现工业总产值756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销售收入648亿元,同比增长12%。这一年,陕汽控股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76位,较上一年度提升120位;位列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120位,较上一年度提升55位;以226.34亿元的品牌价值再次荣登2018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位列陕西百强企业榜单第8位,位居陕西装备制造业第1位;位列2018西安百强工业企业之首。
这一年,陕汽制定并发布了“2035”战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过去、审视当下、谋篇长远、布局未来。
持续创新永葆高质量发展活力
50年风雨路,陕汽人走得并不平顺。无论从地域、传承、人才、规模各方面来看,陕汽都并无太多先天优势,那么陕汽是如何做到低位起步、绝地重生、华丽转型,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份额的不断提升的呢?
那是因为,陕汽抓住了一个制胜的法宝——创新!
“创新者生、守旧者亡”陕汽自诞生之日起,创新就一路伴随企业发展壮大,正如陕汽控股董事长袁宏明在陕汽首届创新大会上所言,“创新对陕汽而言并不陌生,从建厂初期在一穷二白情况下独立自主完成延安牌重型军用越野车开发,到后来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胆引进民营资本,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企业逐步由弱到强。正是这勇于创新的企业精神,促使着一代代陕汽人坚持不懈的创新求变,成就了陕汽今天良好的发展局面。”
经过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积淀,陕汽搭建起了以自身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产业技术联盟、海外研發机构、政府等多方协同的生态化研发体系。在行业内陕汽最早从事天然气及新能源重卡的技术预研及产品开发,开创CNG、LNG商用汽车细分产业,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型超级电容牵引车在国内首家推向市场,自主开发的新一代X6000产品平台各项性能指标达行业领先水平……基于坚持创新、勤于创新,陕汽自主研发突破了整车轻量化、高效节能等行业壁垒,逐步担当起引领行业标准的责任。
继2017年7月20日陕汽首次创新大会之后,2018年10月27日,2019年1月20日,陕汽以每年一次的惯例相继召开了第二次、第三次创新大会,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创新奖励和如此密集的召开频率,无不彰显着陕汽对创新工作的支持和创新人才的重视。
与此同时,陕汽依托国家、省级技术中心与试验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通过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体系。通过完善专业总监、科技带头人、专家等制度,畅通科技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攻关团队,其中拥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博士、学科带头人等高级专业人才200余人。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陕汽控股子公司陕重汽、汉德车桥与潍柴动力、法士特齿轮、山东大学联合完成的“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继“SX250越野汽车”"提高曲轴疲劳强度的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GGG40铸态球墨铸铁性能试验研究及生产性能试验”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后,陕汽又一次获得此类国家级殊荣。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获得是陕汽多年来创新发展取得的重大科技硕果,是黄金产业链全体干部员工共同奋斗的成果,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支撑陕汽发展壮大的活力源泉。
如今,陕汽的发展已经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有创、创中提质”的大好局面,为“2035”战略加速落地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改革创新永远没有完成时,在谈到如何全力打好改革创新攻坚战时,陕汽控股董事长袁宏明表示,陕汽将继续全力打好改革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攻坚战,在明确前进方向、实施路径的同时,在思想深处省悟,在行动上发力,解决好破与立的关系,打造脱胎换骨、日新月异的“新陕汽”。
双轮驱动再续陕汽高质量华章
2018年9月20日,在陕汽发祥地、第一次创业的地方——宝鸡蔡家坡,陕汽控股发展大会召开。陕汽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宏明宣布,“双轮驱动,再造一个新陕汽”!
11月6日,经宝鸡市工商局高新分局核准,宝华公司更名;11月30日,“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标志着陕汽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根据建厂50周年之际发布的“2035”战略,到2035年,陕汽全系列商用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销量确保4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成为行业重要力量,产销量确保40万辆,实现整个控股集团产销80万辆,收入突破2000亿元。陕汽商用车的成立,正是加速形成西安和宝鸡两大产业集群,有力支撑这一目标的具体体现。
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是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核心整车子公司,一路走来,砥砺奋进,历经风雨,百炼成钢。作为陕西省“300万辆汽车工程”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宝鸡市千亿级汽车产业及“丝路汽车名城”的重要支撑、陕汽“2035”落地的新引擎,陕汽商用车于2018年正式被陕西省国资委纳入国企改革试点单位。
针对陕汽商用车如何做好“双轮驱动”的一轮战略,袁宏明围绕陕汽控股发展大会上提出的“再造一个新陕汽”目标进行了深入阐释。一是要深刻认识“新陕汽”的重要意义。“新陕汽”是响应国家号召的必然举措、是实现“2035”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二是如何理解“新陕汽”。再造一个“新陕汽”是“2035”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全产品、做强研发、做大规模、做优效益,打造一个全系列、技术领先、多方共赢、高质量发展的商用车公司。三是要看到陕汽商用车的发展优势。四是要看到陕汽商用车的发展机遇。五是要埋头苦干,把陕汽商用车打造成第二增长极。全力推动陕汽商用车发展壮大,要坚定完成年度销量目标不动摇;坚持“两个关注”,实现精准营销;实施精品工程,打造引领需求的好产品;做优新能源布局,以产品技术优势驱动效益增长;拥抱+互联网,以信息化驱动企业发展,打好产品“交付战”,在陕汽发源地再造一个“新陕汽”。
2018年是“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元年,也是陕汽控股“双轮驱动”开局之年。
这一年,陕汽商用车销售同比增长17%,实现工业产值同比增长40.2%。
这一年,他们扎实推进全系列商用车产业布局,轩3L高端牵引车成功上市,实现了向高端产品链的延伸。通过渠道优化、培养,使渠道布局更加合理,打造“陕汽+互联网”的营销模式,完成了电动车服务渠道建设,纯电动轻卡销量进入行业前十,实现增速领跑行业。
这一年,陕汽商用车完成了全系列商用车的产品开发,共计200余款车型,其中国六产品22款,覆盖17个细分市场,完成全系列商用车产品布局及产品升级阶段性工作;以关注用户、市场和产品全生命周期为原则,推进IATF16949管理体系落地;建立精益改善+精益生产平台,以信息化建设推动产能提升;加大核心岗位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统筹推进各类人才梯队建设和员工培训培养;以“123456”雙理念宣贯为核心,加强党建工作及舆论引导,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增强员工凝聚力。
2019年,陕汽商用车将按照“高投入、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的原则,加快全系列商用车生产基地建设进度,用3年时间在宝鸡蔡家坡初步形成10万辆商用车产销规模,再用5年时间打造成占地2000亩、总投资45.76亿元、具备20万辆规模的商用车研发试验基地和柔性高效的商用车智能制造基地,形成陕汽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增长极。
2019年,陕汽商用车将全力以赴实现产销目标。大力引进及培育优质经销商,快速完善全系列销售网络及互联网营销布局;以提升客户体验为出发点,把“保姆式”服务做成陕汽商用车的金字招牌,塑造行业领先的服务模式,全方位、多维度确保全年营销目标的实现。
2019年,陕汽商用车坚定不移地实施精品工程,实施品质革命,推进全系列电动车研发布局,加快微、新能源产品开发及关键性能优化提升,加快中、重、轻卡全系列全新产品开发进度,完成轩德产品全面升级和国六产品开发,实现产品品质行业引领。
作为“一带一路”上的“大国重器”,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五新战略”部署和“300万辆汽车工程”战略规划,结合50年发展实际及“2035”战略落地路径,陕汽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厉兵秣马,剑指百年,双轮驱动,迈向高端,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再立新功。
(作者单位: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