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留美幼童
2019-05-13钟鑫
钟鑫
3月29日下午2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综合教学楼803教室,132名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
地球化学、经济学四个专业的大一学生正在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授课老师是刘芳。
这节课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同学们在中学已学习过,
如果大学课堂不能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有突破,则起到的作用就会非常有限。
刘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政课教师
理解幼童留美案 理解洋务运动
刘老师今天在课堂上播放了纪录片《幼童》中的数个片段。《幼童》共5集,讲述了一百五十年前一群中国幼童赴美留学的故事。
呈现鲜活、立体的历史故事,是为引起同学探究思考的兴趣。“理解了幼童留美也就理解了洋务运动。”刘老师在放映前的开场白中说,“留美幼童的命运与洋务运动的命运相当一致,留美幼童堪称洋务运动的一个标本。前后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无法一目了然,但是洋务运动中实行的幼童留美计划则能使洋务运动本身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一一具象。”
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150年前,幼童留美是一件破天荒的事件,堪称洋务运动的壮举。
“要讨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我们能不能不那么刻板地分析,能不能通过这样一扇历史之窗、一个洋务运动期间的典型事件来分析它失败的原因?为什么这群幼童会出国留美?出国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生活学习的情形是怎样的?后面他们的结果又是怎样的?”
带着刘老师的一系列问题,同学们开始了纪录片《幼童》的观看。刘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观看的同时,会边看边停顿,在一些重要节点之处,老师会停下来,跟同学一起分析。
讲到幼童留美必须要提及的一个历史人物就是容闳。容闳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是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
片中提到:“容闳耶鲁大学毕业后,本来可以回国做一个传教士,美国教会承诺给他提供优厚的待遇,亦或是,他也可以去当时更为先进的英国工作。”但是,容闳却毅然拒绝,并在旁白中说道:“我没有轻易接受他们的条件,我虽然贫穷,还是有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的权利。无论我选择什么专业,唯一希望的就是对我的国家有益。我自己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我就应该早一点帮助我的同胞摆脱受压迫的窘境。”
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祖国,奔走忙碌,只为促成中国学生的留美学习,然而,这件事让他足足等待了18年。当片中提到“……容闳为此等待了18年……”时,同学们都发出了赞叹之声。
刘老师便暂停短片,有一些感慨:“也许和我自己学历史专业有关,我一直觉得个人的力量总是很有限的,面对浩瀚之宇宙,個人力量只能是沧海之一粟。但是容闳一事让我觉得当个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也可以推动历史的发展,甚至深深影响几代人的发展。”
刘老师详细讲解:“经过容闳18年的努力,留美计划终于成行。经过选拔来到美国留学的120名幼童分四批,每批30人,陆续达到美国,每3到4人一组寄住在美国家庭,和美国人一起生活。这些幼童个个聪颖好学,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适应了美国的学校教育,成绩名列前茅,并成为班级中的佼佼者。在经过几年的学习后顺利进入哈佛、耶鲁及哥伦比亚等美国顶尖高校。”
眼见成熟的果子硬给剥掉了
在继续观看短片之前,刘老师提出了思考问题:“清政府的留学计划按部就班、顺利推进,看起来充满了成功的希望,但是后来发生了什么?后来幼童的结局又说明了什么?幼童的结局进而揭示出洋务运动怎样的结局?从幼童的结局你能分析出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吗?请大家边看边思考,观看短片后可以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接下来的几个短片讲述了幼童们在美国的学习生活情况。1872年8月,第一批幼童横跨太平洋,历时25天,到达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斯普林菲德,留美幼童李恩富回忆道:“我运气非常好,被分配到一位和蔼可亲的女主人家中。当我被指派给她时,她把我一下拉进怀里并吻了我。这一行为引得其他男孩哈哈大笑,弄得我面红耳赤。因为那是我自出生以来得到的第一个吻。”他们在经历了短暂的中西文化差异后,很快融入了美国家庭的生活,开始变得大方开朗。
这些幼童后来分布在美国康州和麻省不同的中学学习,他们群体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让美国人惊叹不已。1876年,哈特福德中学,邓仕聪和陈巨镛分别获得拼写一等奖和二等奖;1880年霍普金斯语法学校毕业班的英文和希腊文第一名被李恩富获得,周传谔获得拉丁文和书法的第一名。美国当地报纸称,“这些年轻的中国学生普遍非常适应美国的教育,这项实验如此成功。中国政府已经计划向英国、法国和德国扩大它的教育事业,中国学生确实是美国青年的榜样。”
除了学习成绩优异,这些幼童对美国学生参加的一切体育运动都非常热衷,很快就成了运动场上的主力,他们还组建了专业的“东方人棒球队”,而来美国之前,他们还没有听说过什么是棒球。
他们的美国同学菲尔普斯回忆他的中国同学时说:“他们拥有迷人的东方气质,还具有天才般的接纳新事物的能力。这些男孩子穿着打扮和我们一样,只是头上留着长长的辫子。我们玩的很多游戏他们都是陌生的,但很快他们就成了棒球、橄榄球、冰球的好手,在花式滑冰场上,更是技术超群。”
1876年,美国费城正在举办独立百年世博会,这群拖着长辫子但却操一口流利英语的中国幼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当被问到“参观这样的博览会对你们有什么益处?”时,幼童回答:“集大地之物,任人观赏,可以增长见识,哪些新机器的好技术可以仿行,又能增进友谊,益处很大。”当被问到:“想家吗?”幼童答:“想也没有用,只有专心攻书,总有一天能回家的。”问者慨叹:“西学所造,正未可量。”
在1879年春天,美国名校哈特福德中学毕业典礼上,一位中国少年做了题为“鸦片贸易”的演讲,以一位瘾君子吸食鸦片前后的对比,痛斥鸦片贸易的罪恶,“出售这种毒药给一个人,比用刀子谋害他还要恶劣。”
“中国没有死,她只是睡着了。她终将会醒来,并注定会骄傲地屹立于世界。”这位少年的演讲赢得在场包括康州市长和众多高校校长在内的所有人的热烈掌声。这位中国少年就是蔡绍基,是后来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的首任校长。
当此刻留在中国的幼童还在私塾里背诵四书五经,期待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时,这些留美幼童已经远涉重洋,不仅学习成绩优异,精通各项体育运动,而且他们开始思考自己国家的未来,开始胸怀大志,报效祖国,这同时也说明了清政府幼童留美计划在初期是成功的。
但1881年,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清朝政府下令将这些留学生全部招回。他们被迫中断学业,悉数被“遣送回国”。遣送回国的指令让他们都黯然神伤,他们的老师和朋友,都似晴天霹雳。眼见成熟的果子被硬给剥掉了,十分可惜。短片中说:“1881年8月21日,幼童们开始分批撤离。这120名幼童已经在美国生活了10年,他们中有50多人已经进入美国大学学习,崭新的人生蓝图就要在他们面前展开,然而命运却在此时发生逆转。”
叹息之后的思考
观看了这几段纪录片之后,同学们完全进入了历史事件之中,不时发出叹息声。此时,刘老师觉得让同学们来讨论留美幼童计划为什么会失败,由这个事件进而上升总结出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已经水到渠成。
“给大家5分钟时间讨论,之后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不用局限于每组的代表。”刘老师给同学们安排了互相讨论和碰撞的时间,教室内顿时打破安静,同学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好,我们来分享一下大家的观点,谁是第一个。”“请坐在教室后排的那位同学,老师看见她第一个举起了手,来,请讲。”
“首先,从思想上来讲,清政府没有把这120名幼童当做人才来培养,他们更像是奴隶。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被监视中进行的,连穿一下西式服装都被认定为是对祖国的背叛,这种思想观念上的禁锢,就导致了留学计划的必然失败。其次,统治阶级内部关于留学一事充满了矛盾,意见的分歧导致了政策的摇摆,所以客观上阻碍了留学计划的实施。”
“嗯,分歧导致,好,请坐。”
“这边。”顺着刘老师手指的方向,又一位女同学踊跃发言。
“我想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角度谈一下。我认为这种思想本身就是理想主义的,是不可能成立的,因为,封建制度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学生在接受美国文化时,必然会遇到文化冲突,在那个时代,两种思想不可能并行不悖,企图用旧思想来驾驭新技术,但却不对旧思想做变革,就必然会失败,根本上还是思想问题。”
“好的,这位同学联系了当前的文化软实力来分析,非常好。还有其他同学吗?”
“彼时的清政府总有一种‘天朝上国的主导思想,虽然派学生留美,但是统治阶级骨子里是看不起西方的,这种排斥心理,导致他们反对学生学习当地的文化,要把技术从文化中剥离开来进行学习,这本身就是片面的。”
“好,分析到了‘天朝上国,很好。”
“我觉得清政府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太强。他们只是流于表面学习皮毛,但丝毫不改革腐朽的封建制度,这导致由统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是阶级局限性导致了运动的失败。”
“嗯,功利性导致失败结局,还有吗?”
“只学器物,不学制度,说明清政府没有看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嗯,没有看到本质,好。还有吗?”
“我想補充一点”,一位已经发过言的同学再次站了起来,“我觉得客观上,顽固势力的无知阻挠是留美计划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片中一位完全不懂工艺设计的监察御史居然指责一位正在临摹造船图纸的学生是在在偷学画画,更可气的是,当御史向光绪皇帝禀报此事后,皇帝不分青红皂白、勃然大怒,竟然是一气之下就把所有的幼童都召回了。可见是封建势力的愚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好,引用了片中的事例,很有说服力。好的,时间关系,我们请最后一名同学发言,谁来?”
“我觉得顽固势力的阻挠也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这可能就是历史探索的过程吧。”
“嗯,你很有历史眼光嘛,继续。”
“留学事务局成立之初,留学计划促成人之一、也是留学计划的支持者丁日昌,没有任命熟知国外事务的容闳为正监督,他竟然任命了旧翰林陈兰彬来担任正监督。希冀利用陈兰斌旧翰林的资格,让旧学派人物来一起共事,以为日后阻力会小一些。留学计划支持者们自己任命的正监督恰恰不能理解留美学生日常学习的状况,如,留美学生为上体育课而换上运动装,这位正监督就会非常的恼火,诸如此类,留学事务的副监督容闳与正监督之间矛盾分歧严重,最后导致一件国家的公事演变成了个人立场的相互对决。矛盾的激化使事情变了质。”
“嗯,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很好。还有一位同学想发言,那再给那位同学一个机会。”
“还是思想过于保守。”那位同学抢着说了一句。
“好,你来说。”刘老师又给了一次机会。
“当时的清政府思想过于保守,既要留美幼童学习先进技术,又强迫学生‘只能学习西方功夫,不能忘记本国规矩(片中语),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因为技术理念中必然蕴含着文化,技术和文化不可能完全分离。”
“我认为,洋务运动的波及面太窄,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没有看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运动中对洋务有所了解的人少之又少。”一位同学激动的说,小组成员表示非常赞同。
时间过去了大概20分钟,同学们的讨论也是逐渐深入,在发言即将结束时,依然有同学在举手。
“好的,大家都回答得非常好,思考深入、鞭辟入里,既用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思维,也看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最后,老师来总结一下。”
下节课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第一,正如前面多位同学已经总结出的,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顽固势力的阻挠,因为那些顽固势力在当时统治格局下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和统治地位,他们视一切西洋的东西为洪水猛兽,视西方技术为‘奇技淫巧,有一个特别愚昧的事情就是史上著名的奇葩现象——‘马车铁路。1881年,中国第一条属于自己的铁路——唐胥铁路修成后,顽固势力声称铁路不可用蒸汽机的机头来牵引,因为那样的轰鸣震动会坏了风水,惊了皇陵,火车要用马和骡来拉才可以。于是,便有了历史上贻笑大方的‘马车铁路。由此可见,顽固势力的愚昧阻挠是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二,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是‘中和‘西的矛盾对立。这种中西矛盾在幼童留美事件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清政府的初衷是想培养表面上学会了西方先进技术,但是实际上仍然维护封建势力和封建统治的卫道士。但是,实际情况是幼童的美国化倾向超越了他们最初设计的“中体”的范畴,所以清政府决定召回幼童。正如刚才一位同学所说,技术和制度不可能完全剥离开来学习。所以,幼童留美计划的失败说明人为的、想当然的“西用”和“中体”的嫁接的失败。如果一直片面强调所谓的“中体西用”,就会导致“中体”严重阻碍“西用”的发展。因此,也就有了后面历史上发生的“西体西用”的探索,那是什么呢?”
“戊戌变法。”同学们异口同声。
“对的,戊戌变法,那是有识之士们对‘西体西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