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
2019-05-13刘民敬
刘民敬
【摘 要】 目的:探究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5年06月~2018年06月期间收治的94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进行实验观察,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头孢曲松钠治疗)和观察组(头孢曲松钠+美罗培南)各47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使用美罗培南治疗的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较单独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的对照组患儿的72.34%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儿细菌清除率为91.49%,较单独对照组患儿的65.96明显更高(P<0.05)。结论:使用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能够提高患儿临床疗效,有效清除细菌,且不良反应可控。
【关键词】 美罗培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9-069-02
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惊厥、颅内压升高、意识障碍等,部分患儿会累及脑实质,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美罗培南能够有效治疗化脑且效果显著,我院为验证其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展开以下实验探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选取2015年06月~2018年06月期间收治的94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进行实验观察,经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患儿均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其中男性患儿53例,女性患儿41例,日龄2~26(15.68±3.45)d。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头孢曲松钠治疗)和观察组(头孢曲松钠+美罗培南)各47例,患儿组间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儿营养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增强免疫力等常规综合治疗[2],对照组患儿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单独使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头孢曲松钠50~80mg/(kg·d)静脉滴注,qd;观察组患儿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和美罗培南进行联合治疗:美罗培南20mg/(kg·d)静脉滴注,2~3次每天,两组患儿一般疗程为14~21d,若伴有并发症或出现耐药可适当延长疗程。
1.3 观察指标
参照《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指标将患者患儿临床疗效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①治愈:患儿发热、惊厥、颅内压升高、意识障碍等不良症状及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细菌学检查结果正常,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②好转:患儿发热、惊厥、颅内压升高、意识障碍等不良症状及体征部分消失或有所好轉,细菌学检查结果基本正常。③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细菌学检查结果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出现恶化为无效。
患者细菌清除率判定标准参照《全国临床研究操作流程》中的相关指标,分为完全清除、部分清除和未清除(包括未清除和再感染),清除率=完全清除率+
部分清除率。
1.4 数据处理
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并使用IBM SPSS19.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全方位的统计学处理,当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时使用P<0.05进行描述。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由表1可得:使用美罗培南治疗的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较单独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的对照组患儿的72.34%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两组患儿细菌清除率比较由表2可得:使用美罗培南治疗的观察组患儿细菌清除率为91.49%,较单独使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的对照组患儿的65.96明显更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化脑主要由多种化脓性细菌引起,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是决定患儿预后的关键,用药原则坚持早期、足量、联合、静脉和足疗程用药[3],美罗培南是临床常用广谱抗菌类药物,能够迅速穿过脑膜屏障,作用于体液或脊液内;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钠是临床治疗化脑首选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半衰期长且不良反应少[4],两组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清除细菌,提高患儿临床疗效,减轻患儿痛苦,效果显著[5]。
综上所述:使用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能够提高患儿临床疗效,有效清除细菌,且不良反应可控,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树辉, 陈小强, 李奕,等.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 2015, 22(8):1028-1029.
[2] 魏小娣, 樊婷. 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 8(9):141-144.
[3] 邓彩艳, 金二丽, 胡彩霞. 神经节苷脂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后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16):132-133
[4] 黄青, 吴斌 .神经节苷脂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30例[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24):15-16.
[5] 杨梅, 陈桥, 孙正刚.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J]. 海南医学, 2017, 28(15):2486-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