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改行动,首先要“心动”

2019-05-13王文博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心动有效课堂模式

王文博

【摘要】  “有效课堂”就是以“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课堂转型为主要内容,以“有效课堂模式”的构建为核心,系统阐述了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改进和优化“备课、上课、作业、评价和辅导”五个教学环节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有效课堂 构建 模式

一、关于课堂的有效性模式的反思

1.课堂的有效性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不能用一种方式包打天下。

2.针对不同的学科、学段、课型都应有不同的方法,一种方式、方法、手段不适合所有的课程,恰当的合适的才有效。“书中学”“做中学”并存,“独立学”“合作学习”并举。

3.不机械确定各环节的顺序,但每个环节都要有及时的评价。

4.不机械确定各环节的具体用时。

5.不机械强求环节完整。

6.不机械确定各环节的教学顺序;根据不同的学科、年级、课题都应有所不同。不管是“271”模式、“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宜川模式”等等都是适合本土的一种方法,不能简单套用。但“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教学评价”这三个环节始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想什么?怎样才能学会?这两个问题。

7.关注典型的生成性问题,关注有创意的“闪光点”。如一节试卷分析课可分为自省错题——暴露想法——答疑解惑三个环节,自省错题——独立自学,暴露想法——4人一组,组内解决,答疑解惑——组间帮助。

二、关于“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的反思

1.不是“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的教师不讲”,“学生自己能会的”不是“学生会的”,也就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学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科选择不同的方法、方式,可以让学生先看书,先练习,先训练;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上;可以一次,也可以两次;可以先读,也可以先练;可以先议,也可以先练;可以做中学,也可以书中学。

2.学生自己能会的,不仅包括独立学习,还包括合作学习。因为学生有困难最想求助的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学生在教会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提高。

3.先学应得到老师的帮助,设计的各种问题、图表,使用的影像资料等都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在这个阶段教师应采取的策略是:

(1)学生先学的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

(2)促使学生自学的最大化。

(3)预设问题突出重难点。

(4)关注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

(5)要有及时的评价。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融为一体,评价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也可以是习题等形式。

三、关于教学目标的反思

1.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具体化。通常的教学目标中出现的行为主体都是教师,目标过大过高,混淆了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要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达成度要高。

3.选择到底学什么?

4、确定到底学到什么程度?

5.分清课时目标和年段目标。

6.问题设计是关键。因为问题设计反映了教师的学科水平,设计的问题科学实际,教师像主持人一样在课上转来转去,一句含金的话都没有,但学生都懂了,才是问题涉及的最高境界。

四、关于本校常态课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1.教师总体上讲得太多,但没有意识到。

2.课堂上暴露的问题不够,解决更少。

3.没有正视学生间的差异。

4.不明白自己的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用意何在,有盲目性。

5.课堂上“正确的废话太多”——讲的都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

6.没有彻底理解“学科体系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认知逻辑结构不一定重合”。

7.没有树立“任何学生接触到新知识前头脑并不是空白的”认知思想。

8.课堂实效不高。

9.教师太依赖与教材。没有认识到教材仅仅是个载体,没有把眼前需要的东西放入教材。

10.教学设计机械套用,一种模式打天下。对“同文”“同题”“同科”等“同课异构”的视域、要求、方法、情景等认识不清。

11.学情分析中没有反思三个问题:(1)基本懂了怎么办?(2)有懂,有不懂,怎么办?(3)基本都不懂,怎么办?

12.课前预习不知道预习什么,怎么预习?

五、关于构建课堂的有效性的反思

1.归纳日常教学中的弊端: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有什么问题?如何改?

2.关注学校的常态课,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归纳总结:(1)怎么改变?(2)如何管理?

3.提炼典型课堂教学的成果。在“独立自学——合作学习——联系反馈”的原则下,针对学科、学段、课型等的不同,都要有不同的方法,一种方式、方法、手段不能用于所有的课堂。

4.循序渐进,抓“反复”,反复抓,让教师在对话、研究、实践中求得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

5、关注两个问题:学生想什么?怎样才能学会?

六、关于如何构建有限课堂的反思

1.目标的明确是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导入要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导入时间一般应控制在5分钟之内。设计生动的导入语言,利用图片展示、实验演示,让学生感到课堂教学既有意义又富有趣味,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如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点搬家》一课中,利用小游戏体会小数点的移动对小数大小的影响,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启发学生思维情境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创设富有联想的教学情境,在导入过程中将即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预先告诉学生,使之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增强学习注意力,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有了明确的认识,学习过程就能主动和有序。让学生从不 同的处理事情方法、态度上,懂得智慧的作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结构,培养有条理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思维的形成。

3.合理分工、合作探究是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在课堂上要注意凸显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习小组明确合理分工、合作探究,各自完成相关任务。“合作”是在學生“自学”的基础上,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知识点质疑、释疑,让学生就自学过程中的难点或易错点相互讨论、交流。然后,一部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跨小组来解决,全班学生人人参与,个个都有受表扬的机会。

4.展示提升、点拨归纳是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自主学习探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难点、易错点,教师采用点拨提问的形式,让已经会的学生来展示,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当学生展示时,不能一味的鼓励,要肯定优点的同时,指明不足,培养学生的是非观。这一环节最重要的不仅是释疑解难,最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特别是有待激励学生的闪光点,表扬学生,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体验成功,让每一位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练习巩固,总结反馈是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试金石。练习检测要以质胜量,抓住知识的纵横联系,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不同高度的自测题,主动巩固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教师用面批、互批、自改、讲评等形式实现当堂达标、当堂反馈、当堂矫正。

猜你喜欢

心动有效课堂模式
您了解心动过缓吗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上一次令编辑们心动的事
“嗔哥”心动一日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