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超越
2019-05-13张立峰
张立峰
早年习画与临仿诸家
晚年时,董其昌在总结临仿学习古画时说:“余少学子久山水,中复去而为宋人画,今间一仿子久,亦差近之。”所谓“子久”,就是“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董其昌一生临仿宋元名家不曾间断,《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就是他73岁时的作品;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出董其昌一生临仿古画的大致脉络—从元画到宋画、再到元画的转变过程。
董其昌自言22岁开始学画。当时,为了避重役,他从上海县(今上海闵行区)改籍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其经济状况一度困窘,曾仿松江名家陆万里的书法典卖,赴南京乡试时还接受过友人的资助。来到松江以后,董其昌先是跟从顾正谊、莫是龙等师友学临当地收藏的古画,兴趣主要集中在元画上,同时读书应举。
山水册(选一) 44.2×34.6cm 明 董其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5岁时,第三次参加会试的董其昌高中进士二甲第一,进入翰林院任职,获得成为上层官僚的重要资历。任翰林院编修期间,董其昌曾护送馆师田一儁灵柩归葬福建。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归京途中董其昌创作了他的第一件传世画作—《纪游图册》,这比通常被认定为董其昌最早画作的《燕吴八景图册》还要早四年。这一年,董其昌38岁。
《纪游图册》现存16开。画上跋文显示,画册是他南下途中描绘所见风景的习作。除了记录各处景观,跋文还言及董其昌学画情况。《绘林题识》记载,董其昌“少喜绘业,皆从‘元四家结缘”,他早期学画是从临仿“元四家”,特别是黄公望入手的,这既是受到松江师友的影响,也是因客观环境所限。
来到北京后,董其昌开始有意识地突破元畫,追溯宋画。这与当时北京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江以南多元季大家之迹,燕都多北宋大家之迹”。可见,当时京城里的主流趣味仍在宋画上。进入翰林院后,董其昌的“馆师”韩世能对他开阔眼界、临仿古画起到重要影响。《万历野获编》记载,韩世能是当时有名的收藏家,他时常将自己的古画藏品带到翰林院与学生讨论,这对董其昌是大有助益的。
董其昌对于以往大师的绘画风格自有选择,且并不仅仅满足于临仿。在董其昌许多“仿”“拟”之作的实践中,他开始自出机杼,寻求创新与突破,《婉娈草堂图》就是其早期画作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幅。至中晚期,董其昌所谓的“仿”“拟”画作,更多的是借传统题材进行再创作,而且是服务于自己绘画理论的创作。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43岁的董其昌在翰林院编修任上已经五年多,这一年他奉命担任江西南昌乡试考官。考试结束后,他顺便回松江小住,其间拜访好友陈继儒,为其创作《婉娈草堂图》。“长者为营栽竹地,中年方惬住山心。”“婉娈草堂”是陈继儒在小昆山的读书之所,修筑于晋代文学家陆机、陆云的故里旧址。
纪游图册(十六开选四)绢本水墨 33×17.8cm明 董其昌 安徽博物院藏此册风格平淡古雅,意境高旷辽远,韵调古拙秀逸。笔线柔中有骨,转折灵变。墨色明洁、层次分明,设色清润,淡而不薄。此册是陆续完成的,故每册绘图和题字都存在细微的变化和不同的风格倾向。此册虽为早年临仿自然山水的习作,但仍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婉娈草堂图纸本水墨 明 董其昌
两个多月后,陈继儒携画至董其昌的画禅室求其设色,恰逢董其昌刚入藏两幅宋代名画。二人共赏之余,董其昌便在设色后的《婉娈草堂图》上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长至日,陈继儒携过画禅室设色,适得李成《晴峦萧寺图》及郭熙《溪山秋霁图》,互相咄咄,叹赏永日。”
《婉娈草堂图》在风格画意上已有颇值得关注的新颖之处,尤其是画中的岩石坡岸,呈现出以往传统山水画少见的强烈的明暗对比。有研究认为,这种强烈的明暗对比效果,是由于董其昌改造了传统雪景山水画法而创造的“直皴”笔法所致。这一灵感可能源于王维(传)的《江山雪霁图》和郭忠恕(传)的《摹王维辋川图》。
葑泾访古图 纸本水墨 80.0×29.8cm 明 董其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 纸本设色 28.5×297cm 明 董其昌《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为董其昌晚年精心之作。此图以平坡丛树作近景,隔岸群山相呼应,其间冈陵逶迤,草木蒙茸,蹊径曲折,村舍隐隐,富春江缓缓流向远方。画作中部,山势陡起,泉流如注,远峰重叠,耸入云霄。全图除江流映带,山势平缓处与黄公望卷略相似外,山容树态,丘壑体貌,则尽出己意;虽同样用披麻皴,却一变黄公望的长皴劲斫而为细笔短皴,苍莽之意尽显,仿佛毫不着力而气韵淳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