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想象力“绑架”了美术教育

2019-05-13华旭辉

关键词:绑架美术教育想象力

华旭辉

【摘 要】想象力与技艺是贯穿美术教育的左膀右臂,二者相互依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自上世纪以来残留的厚西薄中“媚西化”教育观与本国教育自信力不足,导致当下美术教育一直在想象力与技艺二者间自相矛盾,厚此薄彼,针对上述现状,试论想象力到底能不能教?过分强调又会如何?借以理清平衡二者关系,更好推动基础美术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想象力;绑架;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43-01

2016年3月初,一场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招生专业考试的题目《用绘画的方式描绘你想象中未来转基因鱼的形态》[1]脑洞大开,一时激起千层浪,姑不评论,且自冷静思考,想象力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评判的最后是否雷大雨小,又落到画面的完整性与技法表达的协调性?

回顾我们的美术教育生态,伴随着20世纪的教育产业化、素质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等口号缤纷消长延续到新世纪初,美术,理所当然也在这些浪潮与呼声中占据了一大块市场份额,割据封侯。这当中,无论是被批判摧毁儿童天性,高度模式化的简笔画、考级;或是流行在玩中学,想象力是最好的艺术家等等的教育理念,都以一阵风似的局面在社会上掀起,家长、专家、培训班各执一词。笔者作为一名一线基层小学美术教师,于自家井中,观天赘述,有不成熟观点望批评指正。

一、过多强调想象力会导致美术教育观的混乱

处于成长期的孩子们,懵懂无知,必要的准则措施,让其认识到重要性,使孩子得到教育规范的良性发展本无可厚非,可某些媒体舆论,却斥为流水线产品,打着尊重学生为主体,绑架我们的教育,被所谓的西方教育理念、各类校外培训考级班、网络自媒体等纷繁机构,打着“想象力”横行肆意。纵观美术史,国内的院体画、文人画[2];国外一大批现代、后现代与抽象大师,哪位不是经过日复一日传统写实规范而独创风采?更别提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了,想象力真能主宰美术教育吗?试问,没有早期写实规范的毕加索,何来以后大放异彩的立体主义?一味崇洋媚外,一面倒的引导强调西方的想象力如何开放,怀疑本国教育非但没有助益我们的教育反而导致美术教育观的混乱、无所适从。

有这么一个案例:在一部外国儿童电视剧片断中,一位女教师教幼儿园小朋友们绘画,其中有位女孩交白纸,老师问:“你为何没画?”“我画了。”老师又问:“画的是什么?”她说:“我想到大海,好大好大的海,纸上放不下去。海里有一条鱼,好小好小的鱼,小到看不见了……”[3]

我们不能武断地去批评她的纸张上的空白表现,只能尊重她的想法,鼓励她去落实表达出她的作品,可我们的美术教育如果都这样华而不实,凭空妄想,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美育吗?太多声音在混淆着我们的美育观,可孩子们的想象力成人能教育吗?想象力是那么无边无际,如果想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你能放任他们去体验再来创作吗?

二、过多强调想象力会造成美术教学目标的异化

在《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首页就开宗明义指出:“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4]概括起来,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三维目标,其要求美术教学要通过一定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现在我们过多强化学生情意领域的培养,甚至纠结在是否有想象创造力上,淡化甚至无视了作为美术学科必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导致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而实质学生的零发展现象。[5]细究原因,除了社会环境、教育生态等因素怂恿,还有美术教师缺乏解读文本、缺乏主观能动性而对课标的认识偏差。教师应具有解读教材的本领,要能从具体教材的相关文字和图片提示中,解读出教材编排意图,恰当地把握教材中的“知识与技能”的训练点,备好所教学生,从实际出发,结合具体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分层设计训练目标。如:五年级上册《无笔画》,孩子们很容易简单理解为随意涂抹,对其在现实自然中丰富肌理美感的观察,水性颜料流动特性和对印纹理技法的体验浅尝辄止,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与技能目标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适当进行分层设计。

三、过多强调想象力會忽视美术创作主体的变化

每一名受过美术院校专业教育的,都知道艺术创作过程中,独创性、想象力、自主表达、个性体验是艺术创作的核心内容。画画当然是一个艺术表达的过程,不管孩子如何想象丰富的自我表达,但若没有依样画葫芦的模仿、没有老师基本技法的传授,没有基础美术语言训练,再好的艺术表达、个性思维,都只是其原始本能的肆意妄为。试想,一个连餐具都不会使用,还要靠人喂食的人,你能让他独立生活吗?一个连基本美术技法都不会运用的孩子,再多所谓的想象力,你觉得他的艺术表达能走多远?数百年来,让西方人侧目并掠夺到他们博物馆的中国画,不都是从临摹课徒《画谱》开始的吗?庄子“技近乎道”,不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守住文化底线的想象力才是创意,否则只是简单低趣甚至类精神病患者的妄想意念罢了。如果说绘画的“知识或技能”是可以从一个人传承给另一人,可是,想象力像人的智力一样,不可能从老师传授给学生,因为“知识或技能”与想象力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概念。想象力或是我们常说的“天赋”之一,是潜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根本无法从一个人传到另外一人的。知识技能有规律可学,想象力无法教。[6]至于为什么小孩子的想象力比大人要丰富,这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也就是各种社会公德伦理、常识规则等等之类的东西的影响还很少。这里的“教育”当然并非专指学校里的教育,社会中的一切经验都是教育,所以社会经验丰富的人往往想象力不会太出色。

别让想象力“绑架”了美术教育,教育不是作秀,我们是教育人,不是卖教育!我想,蔡元培先生倡导的美育,要在大众中普及,如果没有一定技艺,何来对大众有吸引力,更遑论鉴赏力与创造力呢?

参考文献

[1]陈涛.《中央美院高考题吓蒙考生:画出未来转基因鱼》.北京日报,2016.

[2]朱仁民.《甲子碎片——与陆俨少先生的一段P1986》.新浪博客.

[3]向祖徳.《浅谈美术技能训练中的智力开发》.《中国美术教育》,1997年02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蔡建良.《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从哪里来?——美术课堂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计例谈》.《教育科研论坛》,2009.

[6]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8926830100pdjt.html,《想象力到底能不能教》,2011.

猜你喜欢

绑架美术教育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港书商亲笔信让“绑架”谣言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