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方法研究

2019-05-13董秀英

关键词:禾苗哲理寓言

董秀英

【摘  要】

寓言故事是小学语文中不可缺少的文体,寓言以其短小精悍的文字表达了正能量的元素,给人深刻的启发与思考,因此,许多人也将寓言称为“正义之诗”。因为在阅读寓言时仿佛是在接受一次洗礼,所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年级都选入了部分寓言进行阅读,短小的篇幅十分适合小学生阅读,蕴含的道理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寓言的学习必不可少。基于此,本文以《揠苗助长》为例,分析小学语文寓言故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寓言故事  《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是一篇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讲述着一个农民希望自己养的禾苗能够快一点长大,于是给自己的每一个禾苗都往上拔了一段,最后这些禾苗却全部都枯萎了。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心急是无法成功的。《揠苗助长》作为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寓哲理于故事”这一特色,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具体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明晓情节

寓言与其他文体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寓言以自身特有的简短文字借古讽今,运用反讽、夸张等写作手法塑造出一个又一个有趣的人物角色,利用这些人物发生的故事来让读者明白一些哲理,所以寓言故事的可读性很高,十分利于情境教学,所以在教学《揠苗助长》这一篇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

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个农夫在自己的田边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用自己的手去擦头上出的汗水。这时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位农夫在做什么?他的心情怎么样?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的图片与视频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进入到一片禾田当中,看到有一大片黄油油的麦田,与此同时农夫的田里却是绿色的。学生通过观察说出这个农夫肯定很着急,因为别人的田中稻谷都成熟了,但自己的却依然没有动静,他一直走来走去、擦汗都表示了这个农夫十分的焦急。在学生刚刚接触寓言时,教师要巧妙地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背景与情节,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阅读兴趣。在《揠苗助长》这一篇寓言故事中,教师就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找到人物的关键特征,为学生接下来的解读埋下伏笔。

二、解读语言,感悟形象

寓言故事的篇幅较短,所以在解读寓言文体的语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解读语言的“主线”,让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去阅读寓言,更好地亲近文本,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教师利用多媒体初步让学生知道了在田里工作的农夫是一个焦急的人,那么教师可以通过三段问题法来理清寓言故事的主线,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

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时对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阅读,在《揠苗助长》中,教师可以布置三段问题:一是为什么这个农夫会去“揠苗”?二是农夫是怎样“揠苗”的?三是最后的结果怎么样?教师通过布置这样的三段问题,以“揠苗”为主线,让学生围绕“揠苗”进行阅读,这样教师的三段问题,也会让学生自然地将这篇寓言故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为什么农夫会去“揠苗”?学生在文中找到“巴望”等关键词感受到农夫特别想自己的禾苗可以长快一点,超过别人的。第二部分学生找到“一颗一颗”等词语感受到了农夫对“揠苗”的认真,第三部分是“揠苗”的结果,不仅自己田里的禾苗没有长起来,反而全部枯萎了,农夫很失望。这样荒诞可笑的结局也让学生哈哈大笑,结局的惨淡更是衬托了农夫在“揠苗”时的可笑!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依照主线对寓言故事技能型阅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也使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特点充分展现。

三、联系实际,感悟真理

每一篇寓言故事都有其蕴含的哲理,当学生初读文本、亲近文本、知晓这篇寓言故事讲了怎样的故事时,最后教师就要让学生了解这篇寓言故事蕴含了怎样的道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生硬地告诉学生这篇寓言的哲理,这样不仅没有好的教学效果,也让学生对哲理的印象不深刻,所以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找寻寓言故事蕴含的哲理,进而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扮演农夫,自己扮演农夫的爸爸。

师: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生:父亲,是我错了,我太着急了,一心想着想要快一点让禾苗长出来,却忽略了禾苗本身的生长节奏,最后禾苗都枯死了!

师:哦!我明白了,是因为你太着急了,所以反而是适得其反了。

生:父亲,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循序渐进。

这时学生有些明白寓言蕴含的道理了,此时教师可以乘热打铁,问问学生你在生活中也有过农夫的经验吗?学生说自己有时候想要作业写快一点就很快速度的去写,结果字写得很难看,没有得到优,还有的学生说自己练琴的时候想快一点学会,结果越急越学不会……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来说一说故事,寓言的哲理便呼之欲出了,每一位学生都明白了不能成为那个心急的农夫。

总之,小学语言寓言故事教学充满趣味性,教师要贴合学生年龄特点,创設趣味的情境,引导学生感悟形象、感悟真理,一步步解读寓言故事,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琨.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寓言故事朗读教学对策研究【J】. 新课程(上),2017(5)

【2】张晓华.发挥寓言文本的教学价值——以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教学为例【J】. 教育视界,2018(14)

猜你喜欢

禾苗哲理寓言
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时装寓言
禾苗上的露珠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A FABLE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