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对桡骨骨折患者的效果研究

2019-05-13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消肿夹板腕关节

邢 雨 旸

(长葛市人民医院骨科 许昌 461500)

桡骨骨折多由间接、直接暴力所致,摔倒、跌落、撞击、暴力扭转等为常见致病原因,临床症状表现为腕部肿胀、明显压痛、活动受限[1]。手法复位后行外固定治疗为临床常用治疗方式,其中桡骨骨折远端向背桡侧移位,且关节面掌侧及尺侧倾斜角度变小或反向倾斜为伸直型,而桡骨远端向掌侧移位为屈曲型,因此行手法复位前需行X线检查,明确骨折及其类型后再行复位[2]。中医手法复位通过拔伸、旋转、折顶、回旋等方式顺畸形方向牵拉骨折端,并以旋转、屈伸等手法将脱位骨端送回原位,适用于多数骨折;小夹板外固定可维持复位效果,配合悬吊牵引,可预防桡骨短缩。本研究选取桡骨骨折患者84例,分组探讨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对其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桡骨骨折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19~61岁,平均(47.82±6.36)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h~2周,平均(3.28±0.36)d;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0~59岁,平均(48.16±6.5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5h~2周,平均(3.53±0.57)d。两组性别、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就诊时均拍摄患侧腕部正侧位X线片,并符合桡骨骨折相关诊断标准;均为关节外骨折、桡骨远端矢状面骨折,符合外固定适应证;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经长葛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肾、血液系统疾病;患有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

1.3 方法

两组均予以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患者取卧位,全身放松,深呼吸,外展患侧肩关节,与躯干平齐,保持前臂、上臂呈90°夹角,紧握患肢前臂近端,用力牵引,与此同时另一人紧握患肢前臂远端,反向用力牵引,至骨折嵌插分离,维持牵引。若背伸移位,紧握骨折远端,向掌侧屈曲;若掌曲移位,向背侧屈曲,紧握骨折远端,向尺侧屈曲,纠正尺偏角,维持牵引,将尺骨远端推向桡骨,恢复下尺桡关节结构。对照组予以石膏外固定,手法复位后,维持牵引,手法加压塑形,前臂旋前,予以石膏固定。观察组予以小夹板外固定,臂丛神经麻醉,平卧位,持续牵引骨折段至骨折线平面,前臂旋前,保持旋前方肌松弛,维持屈腕和轻度尺偏位,以小夹板实施桡骨远端外固定。

1.4 腕关节功能判定标准

均于治疗2个月后根据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情况。优:无疼痛,活动不受限且无功能损伤,握力与对侧相同,掌屈、背伸减少<15°;良:微有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功能、握力较大恢复,掌屈、背伸减少15°~30°;可:疼痛较强,且发作频繁,工作受限,功能、握力较弱,掌屈、背伸减少30°~50°;差:持续疼痛,活动受限,无法正常工作,功能、握力较差,掌屈、背伸减少>50°。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优+良)/42×100%

1.5 观察指标

(1)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2)腕关节功能。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消肿、骨折愈合时间

观察组消肿时间(6.17±1.54)d低于对照组(9.92±2.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89,P=0.000);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31.87±6.34)d低于对照组(40.81±8.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8,P=0.000)。

2.2 腕关节功能

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且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2.86%(39/42)高于对照组69.05%(2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腕关节功能对比[n(%)]

组别优良可差腕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n=42)28(66.67)11(26.19)3(7.14)0(0.00)39(92.86)对照组(n=42)20(47.62)9(21.43)10(23.81)3(7.14)29(69.05)Z/χ22.3067.721P0.0110.006

3 讨论

中医手法复位为我国治疗骨伤疾病传统方式,《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有云:“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重轻,而手法各有所宜”,因此对患者进行手法复位时需根据骨折类型明确复位方式,复位解剖结构,纠正骨折部旋转移位现象,减少缩短移位[3]。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为临床治疗桡骨骨折常用措施,但患肢会于伤后数小时内出现肿胀,因此石膏固定需考虑肿胀程度予以调换,若调换不及时易出现松动,造成复位丢失,掌倾角、尺倾角减小,影响患肢功能恢复,且石膏透气性差,固定部位易出现瘙痒[4]。小夹板外固定根据肢体功能要求及运动学原理利用适当反牵引力及牵引力,进行小夹板固定包扎,予以骨折端复位,可消除肌肉痉挛,恢复肢体内部动力平衡。小夹板外固定可保持骨折端处于同一水平,腕关节面较为平整,可减少骨折块间再次移位,还可根据肢体肿胀消退情况调节外束带松紧程度,无创伤性、弹性固定,可避免掌屈位固定造成神经、血管、肌腱紧张,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腕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骨折可缩短消肿时间,加快骨折愈合,改善腕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骨折,可加快消肿,促进骨折愈合,提高腕关节功能优良率。

猜你喜欢

消肿夹板腕关节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定义风格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四分之三夹板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