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艺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9-05-11孟祥敏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基础计算机

孟祥敏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山东 济南 250001)

引言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高度重视。作为本科院校学生必修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发挥着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及在信息化社会下应用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作用。另外,随着计算机基础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开展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当下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

艺术院校以培养具备各专业知识,能从事各专业门类教育和实践的人才为主要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如何从学生和院校情况出发,结合艺术教育的特色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以满足专业的需求正是笔者研究的内容。

一、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我校现状

目前我校计算机基础是通识必修课,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学时为72,理论36 学时实训36 学时。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所有专业完全相同。计算机教研室教师从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案例上不断尝试,但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此外,学校重视 “互联网+教育”,引入了MOOC[1]平台,搭建了SPOC[2]学院。虽然个别老师尝试使用SPOC 教学模式实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但是由于受专业、班级规模、学生层次和传统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1.2 存在的问题

1.2.1 课程地位逐渐下降

在高等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及软件操作能力,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为学生后续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了基础。在本科院校各专业的培养模式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基础作用。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课程在中小学的普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很多高校认为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与中小学的信息化课程内容的重复性较大,质疑其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导致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不断地被边缘化、弱化、压缩,甚至部分院校取消了该课程。目前我校也存在这种情况,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呈现由必修课转换为选修课的趋势。

1.2.2 课程与专业分离

目前很多高校都着重“强调”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作用,全校范围内均开设,却抹杀了不同专业的适用性。多数采用课程组集体备课、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大纲、固定的教学内容、统一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进度的形式,造成了课程与专业的严重分离。这也是我校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校的专业主要是艺术类专业,但也有部分理科类专业,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分专业进行,均采用统一模式,忽略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需求的差异性,忽略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不同专业课程设置的支撑作用,导致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更造成了课程设置与专业的严重脱节现象的出现。如何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与专业融合是目前热议的一个问题,也是笔者探讨的内容之一。

1.2.3 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的计算文化基础课程仍然采取的是传统的“理论+实践”教学模式。教师授课还多以知识点的讲解为主,满堂贯的方式依然盛行。学生的练习也是以间断的知识点或操作点为主,满堂练的实训方式依然流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师生的互动较为匮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气氛较差,学生厌学现象的出现。我校也存在这种现象,目前我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训是分开进行的,尤其在理论课堂上几乎没有学生与教师互动,整个课堂充斥着懒散的现象,学生们差不多都各行其事,效果微乎甚微。

1.2.4 课程教学内容陈旧

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与之“呼应”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相对滞后。教材陈旧、内容相对滞后、学生所需内容篇幅过少、教学与技术的发展步调不一致等现象的出现,直接减缓了学生对最新前沿知识的把握,从而导致了学生丧失了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此外学校计算机软件版本在某些程度上低于市场发行版本,促使学生的学与工作的用出现了脱节现象。

二、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殊性

2.1 教学对象的特点

2.1.1 学生入校时文化课成绩低,入校后重专业轻公共课现象较为普遍

相对于综合院校,艺术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偏低。进入大学后,由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艺术专业大学生更是偏重专业技能,忽视公共基础课程学习。

2.1.2 艺术院校学生思维活跃

艺术院校学生擅长记住如图片、图像、色彩、影片等感性的内容,对抽象和理性的内容往往拒而远之。因此为了迎合艺术院校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特点,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采用图片、视频、生动的案例等形式进行。

2.1.3 艺术院校学生具有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等特点。

受学校对计算机公共课重视程度不够和市场经济的影响,艺术院校学生具有专业至上的学习态度,只对专业课程感兴趣,对专业以外的课程有一定程度的排斥。

2.2 教学过程的特点

2.2.1 教学组织

教学的组织要遵循2.1 中教学对象的特点。艺术院校的课堂规模应比普通院校小得多,人数以30内为宜,教室不能太大。在班级的编排上在考虑教学对象专业的相近性的同时还应考虑学生的层次(能力),以便有效实施特定内容的教学。课堂教学以小组教学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个别教学等调动积极性的形式。

2.2.2 教学方法

针对艺术院校学生对感性的内容的易接受,对抽象和理性的内容较排斥的特点,应采用声形色等均具备的多媒体手段教学。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摒弃枯燥的灌输式方式,采用探讨式、小组协作式、作品展示式等轻松活跃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其中、主动学习,建立良好、平等、自由的师生相处模式。

三、与专业应用结合的教学改革方案

3.1 与专业应用结合的必然性

信息时代下,计算机已成为各行业必备工具,计算机技术已深入影响着各行业的发展,促使对各行业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有了一定的要求。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由此对支撑学科提出要求,尤其是对计算机学科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更注重专业领域内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更加注重专业技术领域内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看出无论是社会要求还是专业要求,都应建立与专业结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以更好的发挥计算机学科在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与专业紧密结合。

3.2 与专业应用结合的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1.2 中的问题,我们将从图3-1 所示的四个方面着手实施改革。

图3 -1

3.2.1 更新教育理念,重新定位培养目标,服务专业教育

互联网普及和中小学信息课程开设的影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针对这一现象,应更新教育理念,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计算机基础教育服务专业教育的宗旨。与专业相结合,从艺术院校的学生情况和学校实际出发,以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为依据,重新定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技能,而且要给学生灌输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思维。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为:

*学生具备信息化素养能力;

*学生能熟练计算机高级应用,部分专业的学生能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

*学生具备利用软件分析实验数据,提供可考实验结果的能力;

*学生具备当专业学习提出需求时,能在计算机领域内选用适宜的软件支撑工具并灵活运用的能力。

3.2.2 改革教学模式,适应专业特点

教学模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课程、学生及专业等因素。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提出以下要点:

(一) 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对于艺术类院校,要花大力气备院情、备学生特点。顺应艺术类学生的个性,挖掘其潜能,使其主动融入整个教学过程,提高其能动性。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就是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的学生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在课程开设之前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摸底测试,并通过网络让学生自我评价。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学生可以了解到自身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都是可以了解到班级学生水平的差异性从而可以进行分类培养及分层教学。

(二) 学校给予政策支持,提供开发式实验室

学校应给予政策支持,提供开发式实验室。改革之前的计算机机房是教师单一的授课地点,改革之后学校应全天候对学生免费开放计算机机房。学校制定规章制度,让学生自我管理机房,将计算机机房扩展为学生网上学习的场地,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学生没有计算机的困扰。

(三) 强化培养计算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遵循艺术院校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摒弃枯燥的灌输式方式,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式、探讨式、小组协作式、作品展示式等轻松活跃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其中、主动学习。由点及线、由线到面地设计案例,并尽可能使案例与专业密切相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实用感。并注重学生计算机素质教育的培养,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探索与合作能力,提升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四)依托学校平台,建立校内SPOC 课程,推行混合式教学[3]。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依托学校平台,建立计算机文化基础的SPOC 课程。教学大纲、视频、课件、练习题、测试题、软件、实训项目等教学资源均在网上发布。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网络探讨为主,教师课堂答疑,重难点讲解为辅并辅以网上讨论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

3.2.3 整合教学内容,夯实专业应用

(一)教材

目前,高校使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普遍滞后于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并且所有专业均使用统一教材,未考虑不同专业的差异性。建议对教材进行再开发,编写出适合对应层次相应专业的校本教材或辅助读物。融入艺术专业的特点,开发一套具有艺术特色、属于艺术院校特有的计算机基础教材。

(二)教学内容动态化,注重与专业特点结合

1 教学内容模块化

把教材内容分解为若干模块,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动态分配各模块。根据专业发展的需求,教学内容在依附教材的同时也要适当超越教材,适当引入一些计算机前沿技术,丰富教学资源,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的说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 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C 语言或其他语言)、计算机图形图像、网站建设、动画制作、影视制作、前沿的新媒体和网络应用技术。

2 满足专业需求,动态设置课程内容

我校以艺术类专业为主,非艺术类专业为辅,其中涵盖部分理科专业。对于工业设计(理)、建筑设计(理)、服装设计(理)、风景园林(理)、包装工程(理)、城乡规划这些专业,为了满足专业的需求,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安排应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加强计算机思维、程序设计等相关内容。对于视觉传达、造型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广告学、艺术设计、美术设计、摄影等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安排应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基础上,应稍微弱化计算机思维部分,强化图形图像色彩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等内容。对于数字媒体艺术、动画、影视制作等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安排应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基础上,加强动画制作、影视制作、网络应用等内容,并引入前沿的新媒体应用内容。

3 依据学生的层次(能力),动态调整教学模块

通过3.2.2 中(一)所述对学生进行摸底考查,对于两极端化(非常好、非常差)的情况在班级的编制上可以打破专业的束缚,但原则上仍然以相近专业为首选分班规则;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以专业为分班的依据。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按照2(满足专业需求,动态设置课程内容)中的模块内容实施教学。而对于两极端化的情况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则更“动态”化。对于“优等”层次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越过某些模块,甚至可以免修;对于“劣等”层次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某些模块。

3.2.4 提倡多元化形式考核

为了适应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学校应修订课程考试的相关规定。根据动态模块化教学的要求,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学校应给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权,鼓励教师进行课程的弹性考核。实施过程分数制或课程免考的政策,鼓励学生参加资格认证和计算机技能竞赛。过程分数制的实施彰显了平时教学的监督,严格平时成绩、实验成绩、网上自主学习成绩等的记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分。课程免考的实施实施注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单元测试或专业任务的形式呈现。这些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弱化了考试的约束,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纳入考核,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专业的学习中升华。

3.3 与专业应用结合的教学改革方案

通过3.2 中的论述,具体改革方案如表3.1 所示。

表3.1

四、结语

随着高校教学理念的更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成为必然。而艺术院校在改革的过程中要考虑其自身的特点,无论从教学对象上还是教学过程上都应考虑其特殊性,以专业为出发点实施与专业紧密结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以新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专业的需求为目标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三方面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改革方案。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基础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艺术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常见问题与学习对策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