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视域下高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2019-05-11李素云
李素云
(贺州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现如今,在许多国际化的大品牌设计下,都能看到与中国元素高度融合的产品,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追求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产品。“中国制造”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成为了近年来的一种时尚潮流,也成为了一种市场发展的趋势。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制造”的产品特色,以及制造者苦心钻研、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这种“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的灵魂,也是民族历史上无数先辈的精神传承。高校学生即将走向社会,需要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风貌,因此,培养“工匠精神”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中国制造”视域下“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一)“中国制造”的主要背景
近年来,得益于科技、制造等多个行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制造”已经覆盖各类生活产品。不论是民众的衣食住行,还是尖端科技产品,“中国制造”在世界人民眼中已经拥有足够的认知程度。“中国制造”不仅是一种商业产品,其中还蕴含着中国几千年来璀璨文化的集成。对于国外民众而言,更加感兴趣的是“中国制造”与民族文化的高度融合,他们对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深感兴趣。“中国制造”虽然制造于中国,却对世界人民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美国国家财政部的测算,近几年内“中国制造” 帮助美国群众节约的支出金额高达7000 多亿元。对于我国群众而言,“中国制造”增强了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强化了我国民众的爱国热情,同时还解决了我国民众就业的问题。据网络数据显示,中国制造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缓解了我国1 亿人民左右的就业压力,让更多的人拥有稳定的工作。
基于“中国制造”蓬勃发展的历史背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5月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将中国制造的发展历程规划为三个阶段。首先,在2025年中国的制造业需要获得重大突破,国家整体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在2035年,我国制造业可以达到制造强国的中列,在2049年可以在制造强国位于领先地位。我国目前的主要目标就是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制造产品的质量,而“工匠精神”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工匠精神”在“中国制造”中的必要性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甚至完美的职业态度,就像工匠一样不断钻研,创新自身的产品,目标就是雕琢出行业领先的作品。工匠精神引申到当代制造业,除了追求品质,勇于创新之外,还需要融入“客户至上”的理念,将客户的需求当作自身创造的目标,制造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在2016年4月,我国国务院总理在召开国务院会议时,对“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并首次说道“工匠精神”,指出在迈向制造强国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具有创新性,能够开展定制产品,并且还要创造为人熟知、有价值的品牌,增加品牌产品数量,提升产品质量。目前,我国制造业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稀缺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要想保障我国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并且稳固制造强国的地位,企业向社会招聘或是由国外引进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是远远不足的,我国制造业必须创造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因此,培养具有“工匠精神” 的专业人才是我国制造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工匠精神对于“中国制造”的推广具有十足的必要性,如果没有工匠精神,我国的制造业产品将会失去市场优势。无法吸引源源不断的消费群体,逐渐被大众所遗忘。“中国制造”除了价格便宜之外,还需要有行业领先的产品质量,迎合市场发展的创新特征以及优质的售后服务。在如今这个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社会环境下,“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的必要原则。
二、高校培育“工匠精神”学生的困境
(一)学生缺乏追求“工匠精神”的态度
在教育大改革后,我国高校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学习渠道,在部分教学课堂的设计中,具有培养“工匠精神”的基础“土壤”。例如,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有属于学校管理的校外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中,学生可以更多的学习实践操作,掌握专业技巧。但是,学生习惯了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操作过程张相对懒散,实践操作过程趋于形式主义,操作过程都是照葫芦画瓢,没有学习到实践操作的精髓,更没有主动探索的精神,也因此缺乏创新思维。总体而言就是学习过程过于懒惰,没有“工匠精神”的学习态度,了解工匠精神的途径上多依赖于互联网及各项媒体的宣传,难以真正深入理解,如下图1:
图1 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路径
目前,很多高校都会组织学生去企业实习,进行社会培训。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社会企业对于“工匠精神”的需求更高,实习过程中,会对高校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会有限选择具有钻研、创造精神的高校学生。但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过于懒散,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现象。高校实习都是以专业各个班级为单位,实习学生数量较多,企业无法保障每个学生都在监管范围以内,虽然要求学生认真实习,但是不具备有效性,无法保障所有学生都能够主动学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就会有从众心理与侥幸心理,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进行实习,自然与“工匠精神”南辕北辙。学生始终是高校培育“工匠精神”的主体,学生缺乏追求“工匠精神”的态度,高校培育“工匠精神”就成为了空谈,国家人才培养计划也难以开展实施。
(二)人才培养大纲与“工匠精神”不相符
目前而言,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主要还是以课程教学为主,实践应用为辅,且不论是文化课程还是实习课程,都与“工匠精神”不相符。首先,我国高校的文化课程主要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类。其中必修课是高校学生学习专业的主要途径,必修课程也分为校级公选课与专业必修课。必修课的教学计划多是讲解知识,让学生有计划地学习课堂知识,在学期最后组织考试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整个过程并没有要求学生具有“工匠精神”教师在课堂中也没有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意识,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是敷衍了事,课堂内容掌握程度较为浅显,对知识点的了解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很多学生都是在临考的过程中复习考试的重点内容,应付期末考试。高校对于考试的要求仅限于及格,只有综合成绩最突出的几名学生能够获得教育奖学金,其他学生的成绩在教育培养计划中处于空缺地位,这样的培养计划就会导致学生在步入大学初期拥有主动学习的动力,追求“工匠精神”,但是随着学期的变化,学生就会趋于懒惰,得过且过。而在选修课教学的培养计划中,“工匠精神”就更加被忽略了,我国现有的选修课培养计划采取学分制,学生可以自由选课,高校只会要求学生的选修分数达到一定的标准,选修课程学习的结果并没有细化的要求。对于选修课没有要求,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目标,也就没有了深入钻研的动力,与“工匠精神”培养背道而驰。
(三)教师缺乏“工匠精神”的培养意识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师自身缺乏“工匠精神”的培养意识,导致高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失去了源动力。我国大部分的高校教师主要负责传授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关心学生的学习动态,很多教师在一个学期的教学过后,对班上学生的认知程度远远不足,甚至都不知道大部分学生的名字。由此表示,我国高校教师的工作相对懈怠,课堂内容都是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并不关心学生是否能理解,理解程度如何,更不会要求学生积极进取,追求对知识的深入了解,更不会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创新。通过对部分教师专业技能于职业精神教学的时间分配情况的调查可知,教师在讲解专业技能的时间要远高于职业精神,如下图2 所示:
图2 教师专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讲解的时间分配
总体而言,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培育“工匠精神”教学意识,教学过程中没有培养“工匠精神”的课堂计划。高校学生的学习源泉就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理念都源自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培育“工匠精神”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教师缺乏培育“工匠精神”的意识制约了高校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工作相对松散,教师自身就不具备“工匠精神”。随着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传统的高校教学内容早就不适合现有的培育人才计划。但是,现有的教师的课堂内容并没有变化,备课内容与传统教育没有太大变化,有的教师甚至在课堂中播放视频,让学生自行学习。而且教学PPT 也使用多年,没有更新,教学过程缺乏工作热情,职业倦怠心理较为严重。高校教师没有对教学内容的深入钻研与革新,教学模式与方法相对陈旧,教学过程缺乏热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切实感受,并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契合“工匠精神”。言教不如身教,高校教师本身就缺乏工匠精神,没有做到以身作则,也就无法培育高校学生的“工匠精神”。
三、我国高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
(一)多渠道引起学生对“工匠精神”的重视
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单靠高校的努力是无法完全实现的。现有的诸多高校虽然拥有自身的校外实训基地,但实训基地毕竟不是真正的企业,它的虚拟运营只能是短期的,也不具备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全部真实环境,更缺乏浓浓的企业文化。“工匠精神”的培养,要靠长期工作实践积累,还要靠企业文化的熏陶。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去企业实习,感受企业文化,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很多公司都有历年优秀员工的笑脸照以及优秀事迹介绍,新入职的员工和实习生都会被带到展示厅,进行入职前教育,学习优秀员工的事迹。甚至很多企业每年都会组织员工进行户外拉练,培养员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品质。学生只有远离校园,深入到企业的环境当中,切身感受企业文化,了解“工匠精神”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明白培养“工匠精神”可以帮助自身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突破现有瓶颈,更好的就业。同时,学校也需要开设“优秀实习生”的奖项,根据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情况,评价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评选出几名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实习生”。这些措施极大地勉励了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要不断加强服务技能和提高服务质量,对工作要精益求精。
(二)建立覆盖“工匠精神”的课程大纲
为了满足优化“中国制造”的战略要求,高校培育“工匠精神”的课程规划必须进行改革。作为培育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主体,课堂内容需要全面更新优化。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主要课程仍是必修课,高校可以将必修课作为培育“工匠精神”的主体,将工匠精神贯彻到必修课教育当中。其中,以高数、英语等公共必修课为主,学习这一类课程的高校生群体较广,培育“工匠精神”的受众面积更大,效果更好。高校课程规划大纲中可以将“工匠精神”贯彻到课程当中,让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例如针对电商专业学生,面向旅游电商企业的新岗位——数据分析员,对其展开培训所采用的课程内容设计如下表1:
表1 课程时间及内容编排表
同时,高校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工匠精神内容融入其中,让更多的学生开始重视培养自身的“工匠精神”。同时高校可以设置更多的奖学金,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获得奖励。这样就能激发更多学生朝着某一个方向努力,不断进取。课程安排可以由简入深,适当添加一些复杂的内容,让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不再那么浅显,了解课程中更深层次的内容,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后,更深层次的探索复杂的知识点,对课堂内容进行主动的思考,提出困惑的问题,教师则需要在课堂中扮演一个“解惑者”的角色,解答学生的困惑,提供多种思路,激发学生的积极创新精神,不断钻研学科中更为复杂的知识点,在学科学习中做到极致,对课堂内容的每一处细节都有所研究。为了激发高校学生的“工匠精神”,高校可以开展更多的学科竞赛,例如数学建模,英语大赛等。只有这类具有竞赛性质的学科内容规划,才能激发更多的学生主动学习,在某一个学科上进行深层次的探索,高校也要安排时间、指导老师对竞赛学生进行统一指导、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培育高校学生的“工匠精神”,如果渴望在某一领域获得荣誉就需要不断的钻研、创新。
(三)提升对高校教师的要求
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仍然是培育学生的主导者。为了更好地培育高校学生的“工匠精神”,现有的高校必须对高校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教育者层面贯彻落实“工匠精神”。首先,高校教师应当更加自律,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应当要求高校教师追求“工匠精神”,在工作过程中积极进取。高校可以采取末位淘汰制,对现有的教师进行有效筛选,辞退部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教师。高校应当提升对教师的资质要求,鼓励教师评职称,严格要求教师在专业领域上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于在教学期间没有任何研究,从未获得任何奖项的教师都应当予以辞退。并且高校应当更加重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在评价过程添加更多的“工匠精神”内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质量,积极创新教学内容,深入研究高校学生更加喜爱、更能接受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在评价内容中,如果发现教师讲课方式千篇一律,没有任何变化,高校应当予以惩罚。并且学校需要安排教学巡查人员,如果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工作态度不积极,敷衍了事,就应当记录在案,予以惩罚。通过多渠道的监管,引入教师的竞争机制,保障高校教师具有 “工匠精神”。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当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在课堂中多多讲解在学科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事迹,给学生做出榜样,引导学生像前人学习,努力钻研。高校教师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作业情况,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态度,严格要求学生用心完成作业,对于课堂过程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及时提问,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实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鼓励每位学生都融入到课堂环境当中,让每位学生都积极提问,主动探索未知领域,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承载着“中国制造”未来的希望,决定了“中国制造”的宏观目标能否实现。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国家需要源源不断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高校教育在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起源于在高校的学习过程。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基地”,高校教育过程必须以工匠精神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才能为国家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推动中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