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
2019-05-10龚妍静
龚妍静
摘 要:课程改革是随着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发展需求进行的,课程标准的改革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理念的具体落实,也是我国数学教育界多年研究的成果。数学对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学课程的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关注点。新一轮的课改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总结了我国课改的宝贵经验以及借鉴国外优秀成果,以“核心素养”为主题,完成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史 课程内容 历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029-01
我国古代数学曾几度辉煌,但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八股文的影响,近代中国数学落后于西方,对数学课程的研究也落后于西方。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起初学习苏联的经验,后来探索出一条自己的道路,由于我国对课程改革的研究较晚,21世纪初,随着世界各国实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我国才相应地颁布了“数学课程标准”,为数学课程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我国紧跟国际课改潮流,也完成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程标准的设计。
1 我国数学课程发展背景
1.1 20世纪的数学课程发展
中国数学史上曾有三个辉煌的时期,分别是《九章算术》《缀术》《数书九章》时期。长期以来,我国古代数学以《九章算术》为教材,鸦片战争之后,我国逐渐讲授西方数学。20世纪初,中国京师大学堂的数学教科书按照《几何学》《代数学》《微积分学》等进行编制,教科书上沿用中国古代数学表示,拒绝数学符号。新中国成立后,数学教材采用俄国沙皇时期基谢廖夫的《几何》《代数》等教科书。
上世纪60年代,随着西方开展的“新数学运动”以及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开始探索本国课程改革方向。根据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示,高中数学内容增加微积分、概率、逻辑代数等内容,但不久就停止使用。[1]90年代,提倡创新教育,新的教学大纲,又重新列入微积分、概率内容,并在立体几何课程中安排向量法和综合法两种方法。
1.2 21世纪的数学课程发展
进入21世纪,根据信息时代的要求,我国课程改革的主题便是“课程现代化”。而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使得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成为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数学教育也从以知识传授为本转向了以学生为本。[2]21世纪各国提倡核心素养,我国也完成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程标准的顶层建设。随着国际上对“建构主义”教学观,“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探究性、发现式”的数学教学方法,以及“数学开放题”、“合作学习”、“情景创设”等教学经验的研究与推广,使我国数学课程改革有了新的启示,为我国数学课程教学提供了经验参考。[3]
2 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2.1 课程目标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的建设逐渐清晰细致。中国最先采用了苏联的“教学大纲”,设有总目标说明和分科目目标说明。之后又分别从知识技能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三大方向分别进行细化改革。知识技能目标经历从 “基础知识”到“双基”,又从“双基”到“四基”的改革过程,能力目标经历从“三大能力”到“五大能力”的改革过程,情意目标经历从“一般情意”到“数学情意”,又从“数学情意”到“一般情意与数学情意相结合”的改革过程。[4]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快速,人们要适应社会不断变化,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就要求人们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近几年,国际上流行“核心素养”的探究,我国也完成了关于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并且完成了以 “核心素养”为主题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设计。
2.2 课程内容的变化
中国从沿用苏联的“教学大纲”到使用“数学课程标准”,不仅命名上发生变化,内容上也进行了多次改革。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上转变了课程知识难、繁、偏、旧和过于重视教材知识的情况,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与生活、科技发展的联系。强调培养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在获得生活所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本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设置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四大基础内容,分别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综合与实践”。这些知识的编制呈螺旋上升,交叉分布,呈网状结构,所增加的“实践活动”的部分,欲使数学知识贴近日常生活。《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中,设置5个必修模块,2个选修系列,必修覆盖基础知识和技能,选修推广基础知识和技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设置5个主题的课程内容,并将数学文化融入课程,4个选择性必修课程,5类选择性课程。2017版《课标》实现了“四基”的课程目标,更新了课程内容,更加优化了课程结构,并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3 结语
课程改革是随着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发展需求进行的,课程标准的改革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理念的具体落实,也是我国数学教育界多年研究的成果。數学对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学课程的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关注点。我国教育正在经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的阶段,虽然国家多次提出减负以及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依然盛行。但在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下,学生成为做题的机器,数学课标的培养目标没有落到实处。新一轮的课改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总结了我国课改的宝贵经验以及借鉴国外优秀成果,以“核心素养”为主题,完成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P155.
[2] 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P156.
[3] 何建东.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法探索与实践[D].浙江师范大学,2009.
[4] 吕世虎,叶蓓蓓.1949年以来中国中学数学课程目标发展变化的特点及其启示[J].甘肃:数学教学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