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童年期多动症儿童行为治疗的奖罚原则

2019-05-10林焕棠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多动症

林焕棠

摘 要:行为治疗是通过学习而获得正常行为,并因强化而成为习惯。奖赏、消退、惩罚是行为治疗的常用方法。多动症儿童与其他正常儿童相比,需要更多的奖励以激发其良好行为的养成。但又不能一味地运用一些苍白的话语或起不到激励作用的奖励来敷衍孩子。矫正童年期多动症儿童的不良行为应当遵循奖罚原则,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榜样先行、先奖后罚、奖励与惩罚平衡和及时反馈四个奖罚原则。希望可以为矫正童年期多动症儿童的不良行为带来帮助。

关键词:童年期;多动症;行为治疗;奖罚原则

在多动症儿童的管理中,行为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干预措施,童年期是行为治疗的最佳时机。行为治疗是通过学习而获得正常行为并因强化而成为习惯。根据强化与消退理论,当出现一个好的行为时,如果运用赞扬、奖励等强化手段,可以增强这个好行为的发生频率,这是正性强化。相反,当出现一个不良的行为时故意忽略,使这一个不良的行为逐渐消退,这是负性强化。奖赏、消退、惩罚是行为治疗的常用方法。这些方法在运用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当儿童出现不良的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一般会通过惩罚,让儿童纠正错误,这是对正常孩子纠正错误的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因为很多不良行为只是偶然出现错误,儿童受到惩罚后就能提醒自己要改正错误。但是,对于多动症儿童来说就不一定有效。因为他们的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只运用惩罚对纠正错误行为没有很好的效果。他们屡教不改,甚至不清楚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多动症儿童与其他正常儿童相比,需要更多奖励,以鼓励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过于平凡或空泛的奖励又会使孩子对奖励的期盼值过高。只有遵循奖罚原则,行为治疗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四个奖罚原则。

一、榜样先行原则

当希望孩子改正一个不良行为习惯时,要先让孩子了解一个能取代不良行为的良好行为。当多动症儿童进入幼儿园时,学习规矩、语言表达、礼貌交往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进入小学,学习知识和行为规范成为他们的主要任务。刚上学的多动症儿童往往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不理想、适应困难,他们逐渐发现自己不受欢迎,但又很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好孩子。这时候要求多动症儿童改正不良的行为,不能一次定下很多项目标,只能把目标分解成很多个小目标,逐一实现。然后,为儿童树立一个正确行为的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当他们能够达到目标时,要及时奖励强化正确的行为。

榜样可以选择儿童喜欢的角色。例如,他们崇拜的偶像,他们喜欢的动画片角色。小贤是四年级的学生,他的多动表现为“过度活动,反应性增高”,大家对他的评价是“他一分钟也无法安静下来”“他上课经常在教室爬来爬去”“他手脚不停,什么都要去摸一摸”等。面对小贤的这些不良行为,新接手的班主任只选择一个急需改正的行为进行治疗:要征得别人的同意才能一起玩游戏。班主任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小贤喜欢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中的乐迪。于是,班主任引导小贤向乐迪学习,尊重自己的伙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后,班主任就与小贤一起挖掘乐迪与伙伴玩游戏时的语言、动作,学习如何恰到好处地遵守游戏规则、表达意见、听取伙伴的意见等。当他成功地与伙伴完成一次游戏时,老师及时给予奖励。经过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小贤的“过度活动,反应性增高”程度减轻了,与同学的冲突减少了。多动症儿童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更需要奖励。榜样先行让多动症儿童获得成功和奖励的机会更大。

二、先奖后罚原则

为促使儿童更好地改正不良行为,家长和教师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先奖后罚。当儿童表现出良好行为时,教师应当马上奖励和表扬。在这个良好行为持续出现一个星期后,再惩罚先前出现的不良行为。这样可以帮助多动症儿童逐步内化社会要求和规范,将之变成自己的内部行为准则,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是行为治疗的一个重要过程。小俊进入小学后经常被教师和邻居投诉,说他会把一个同学的东西拿到另一个同学的抽屉,看上了别人漂亮的文具也会拿走说是他自己的。小俊的爸爸带他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多动症,并建议通过药物与行为治疗相结合进行矫正。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小俊的爸爸与教师一起制定了奖罚分明的治疗方案。第一个星期,当小俊在地上拾到笔并能归还给同学时,教师及时摸摸他的头,对他的行为表示肯定;当小俊两天都没有拿同学的东西,家长和教师要遵守奖励制度,允许他参加无线电社团活动。在这一星期里,暂时忽略小俊其他方面的缺点,一星期之后再告诉他:从这个星期开始,如果你再违反纪律就会受到惩罚了。家长和教师要坚决执行这种奖惩制度。

三、奖励与惩罚平衡原则

学生的良好行为出现后可能会再次出现不良行为,而且情况会时好时坏。因此,要交替使用奖励与惩罚这两种方法,关注奖励与惩罚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有选择性地实施惩罚,并不是所有错误都要实施惩罚,非常不良的行为才实施惩罚。二年级的小丽在公众场合总会给教师添麻烦,集会时会在地上躺着,上课时也躲在台下玩。班主任与小丽制定了行为治疗和奖罚方案,并认真执行。小丽能排在队伍中完成升旗仪式,班主任就给她加10分。其实在升旗的过程中,小丽与旁边的同学说悄悄话,但班主任没有因此而扣她的分。因为班主任提醒自己,当下急需纠正的是小丽不能排整齐、坐端正的问题,所以暂且忽略她在升旗时与其他同学说悄悄话的不良行为,避免因为惩罚她说悄悄话而打击了她坚持排整齐、坐端正的信心和毅力。

四、及时反馈原则

多动症儿童在行为治疗期间要及时给予反馈,反馈的时间、方式都要提前做好计划。当教师或家长试图纠正儿童的一种不良行为时,应该为此设计周长的计划,不能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为实现及时反馈的目标,我们可以借助以下的办法提醒:

第一,使用手机闹钟设定时间。小文在吃饭时经常和别人说话,吃到一半就情不自禁地捧着碗坐到桌底下吃,而且边吃边与旁边的猫玩,吃一顿饭要一个小时。他妈妈为了让他改正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设计了一系列的纠正计划,包括制定家庭餐桌规范,制定奖励和惩罚的协议等。但发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进餐到一半了才记得要提醒孩子,这时已经迟了。这时的提醒已经变成了唠叨,而不是小文自觉遵守规矩的行为。于是,小文妈妈就用手机设定了三个闹钟,以提醒小文用好三餐,督促其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小文妈妈有时会给予小文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個提醒的动作,让小文认真用餐。

第二,利用行为记录表反馈。在改变儿童的不良行为的过程中,利用记录表来及时反馈,直观性强,孩子能及时看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或是需要改进的问题。例如,小宇的课堂注意力差,每节课过了10分钟就开始低头玩抽屉里的东西。小宇自己也很讨厌这种不良行为,但很多时候定下了计划又不能执行。教师帮他设计了一个课堂表现记录表。课堂上,教师每隔十分钟就会在小宇的记录表上作一个符号,代表“集中注意力”和“分散注意力”的奖励与惩罚。在小宇准备要分散注意力的时候,记录表就起到了重要的提醒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不断地给予小宇鼓励,激励他努力避免惩罚。

参考文献

[1]吴端文.解放聪明的笨小孩[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2]苏林雁.多动症儿童的科学教养——写给多动症儿童的父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多动症
小学多动症儿童的成因分析及教育干预策略研究
多动症或因上学早
People with ADHD(多动症)have Different Brains
多动症不一定是坏事
多动症儿童的识别与学校干预
房子犯了多动症
小学教师关于儿童多动症知晓水平的调查研究
儿童多动症治疗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