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志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坐标

2019-05-10刘国云吴晓东

党史文苑 2019年4期
关键词:方志敏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刘国云 吴晓东

2019年是方志敏诞辰120周年。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赣东北和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主要领导人。在他身上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和浩然正气,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方志敏精神主要体现在“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等几个方面。今天,在新时代,“爱国、创造、清贫、奉献”是旗帜,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坐标,它像一面清澈的镜子照着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的所作所为,确定了每一个共产党员做什么、怎么做的基本要求。学习方志敏精神,把“爱国、创造、清贫、奉献”化为我们的自觉行为,这对树立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提高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素质,完成党在新时代的任务和使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弘扬方志敏精神,要求每一个共产党人必须做到:坚定信仰,保持旺盛的奋斗精神;情系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廉洁从政,保持艰苦奋斗的“清贫”品德;勇于创新,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一、坚定信仰,保持旺盛的奋斗精神

关于信仰,著名诗人惠特曼有一句名言:“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1]p139显然,这里的“品行和生命”是就个人来说;“国土”是就国家、民族和执政党而言。可见,信仰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民族和执政党,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信仰是力量,是活力,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的保证;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信仰是精神支柱,是生命意义,是担当的使命。中国共产党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实现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都过上幸福生活的共产主义。每一个共产党人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正如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到的,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義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3]

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无数革命志士前仆后继、奋斗终身,方志敏就是其中一个。方志敏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坚定信仰。方志敏明确指出:“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笃诚的信仰者。”[4]p170正因为如此,他非常坚定地说:“我们是为着主义的信仰,阶级的解放,抱定了斗争到底的决心。”[4]p50“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4]p144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坚定信仰,方志敏产生了实现国家繁荣、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伟大理想和具有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奋斗精神。习近平说:“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5]理想来自于信仰,信仰决定了奋斗精神。方志敏的不受帝国主义的侵略,没有贫穷和愚昧,人民过上富裕、康健的幸福生活,国家繁荣昌盛、民族独立富强的理想,来自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正是这一坚定信仰,决定了方志敏面临各种困难,甚至面对死亡,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的旺盛的奋斗精神。可以说,方志敏以自己的信念和行为,为我们诠释了信仰的意义和信仰的力量。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曾说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95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6]习近平这里所说的“立志”就是树立坚定的信仰,有了坚定信仰就能克服理想信念滑坡,就能保持旺盛的奋斗精神,就能真正做到“爱国、创造、清贫、奉献”。今天,我们进入了新时代,这和方志敏所生活的时代虽然完全不同,但方志敏为我们树立的“坚定信仰”这一人生坐标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无论什么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永远是一种执著的理念,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目标的不懈追求。过去,方志敏靠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战胜了千难万险,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武装,为中国革命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今天我们仍然要靠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奋斗,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转化为我们工作的不竭动力,作为我们奋斗的永恒目标。就像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的:“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7]

毋庸置疑,目前在我们党内有些人,包括不少领导干部,还存在信仰缺失的现象。信仰缺失使他们迷失了方向,陷入形式主义及庸、懒、散、奢,不作为、乱作为的作风中,甚至以权谋私、与民争利,掉进犯罪的泥潭里。因此,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担任了一定领导工作的党员干部,一定要以方志敏精神作为自己的人生坐标,像方志敏那样,胸怀伟大的理想,树立坚定的信仰,保持旺盛的奋斗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扎扎实实办实事,真正做到“爱国、创造、清贫、奉献”。

二、情系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7]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历史证明,处理好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因此,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牢固根基,也是对每个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

我们知道,在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方志敏在处理党和人民的关系方面做出了好的榜样,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毛泽东称赞赣东北的同志们“是模范工作者”,“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了”,“他们是革命战争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又是群众生活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8]p140。方志敏之所以被毛泽东称赞为“群众生活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因为在方志敏心目中,群众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如何解放群众,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让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则是方志敏终身思考及努力的问题。在狱中遗稿中,方志敏曾多次谈到有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念念不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有为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决心。在方志敏看来,人民的利益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幸福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幸福,我们革命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方志敏指出:“中国的劳动阶级和农民,不但吃尽人世间的苦,而且苦到不能生存了。然而,这种现象,是不会永久下去的。”为此,他说: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都得到完全的解放,这是我们应该走的一条正确路线”[4]p12。这也就是在赣东北苏维埃的工作中,方志敏为什么始终把苏维埃政府与工农群众亲密地联成一片,“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去改善群众的生活,使群众生活日渐向上”[9]p81。

习近平指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9]这个课题,是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完成好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完成好这个课题呢?对此,方志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当年方志敏开创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就是因为方志敏做到了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尽最大努力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说话,为人民办事,得到了赣东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和支持。人民拥护和支持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仍然能得以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由此,印证了习近平的一句话,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10]。可见,方志敏以他的实际行为为我们如何做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这个永恒课题,写出了非常好的一个开题报告。

方志敏视群众利益和幸福至上,使其与自己的奋斗目标甚至生命联系在一起。这不仅使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了方志敏“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精神,而且更加明确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责任。当前,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样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需要依靠人民群众去完成。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再好的改革方案也会落空,再宏伟的目标也难以实现。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7]由此,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牢记:如果中国共产党无视人民群众的生活,就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那么,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则是无法想象的。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执政就没有牢固的根基。没有牢固根基的执政是不会长久的。

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要认真学习方志敏精神,铭记方志敏遗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7]的教诲,把群众的利益与个人的工作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具体工作之中,情系群众,时刻为群众着想,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三、廉洁从政,保持艰苦奋斗的“清贫”品德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廉洁从政,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例如,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之说;孟子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之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和于谦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等等之说,都是中华民族在廉洁从政上的训言和佳句,体现了艰苦朴素、正派做人的道理。从古至今,廉洁是每个掌握一定权力的人必须严格遵守的一条规则。无论谁,只要触犯了这一条,都会人所不齿、遗臭万年,古代的和珅、现代的刘青山就是这样的下场。相反,有的人廉洁奉公,一心一意为人民,为了人民利益,宁愿自己过的穷些、苦些,甚至牺牲生命,这样的人会永远受到人们赞颂和尊重。方志敏就是这些人中的杰出代表。

众所周知,方志敏为了革命事业一直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身居高位的方志敏,家里唯一的财产是“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被俘时,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方志敏在自述中说:“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4]p166正是有了这种“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共产党员的美德,方志敏说:“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希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窠似的住所!……屈辱,痛苦,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的,是更加磨炼我的意志!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4]p163他坚定地说,“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4]p167,而是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主要领导人,方志敏“清贫”廉政,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品德,维护了党的形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精神境界,这也是对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廉洁奉公、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要求。

猜你喜欢

方志敏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共产党人》发刊词(节选)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共产党人的感情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方志敏建造的奇绩和奇功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