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医生团队对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效果的影响

2019-05-10刘艳伟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家庭医生胰岛素血糖

刘艳伟

【摘 要】目的:研究家庭医生团队对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84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参照组采用社区常规管理,研究组采用家庭医生团队干预。护理1年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变化。结果:(1)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等指标与参照组相比要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团队对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效果有较大影响,能够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对其血糖进行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家庭医生团队;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1

2型糖尿病在临床又称为成年糖尿病,患者多为35-45岁之后人群[1]。据临床资料[2]记载,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分泌胰岛素作用较差,无法满足机体对于糖成分的代谢工作,患病后患者可出现多饮、多尿、消瘦及疲乏无力等临床症状,随疾病不断发展可逐渐对其眼、心、神经等组织造成损伤,从而威胁其健康。本院就42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家庭医生团队干预开展研究,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社区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入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研究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45-80岁,平均(62.4±1.4)岁,病程1-13年,平均(6.6±0.5)年;参照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46-81岁,平均(62.6±1.3)岁,病程1-13年,平均(6.5±0.4)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社区常规管理,社区工作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并参照《慢性疾病防治手册》中糖尿病管理相关要求实施护理;研究组采用家庭医生团队干预,具体内容如下:患者家属与家庭医生建立合作关系,结合患者病情建立电子档案,利用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不同职责对患者实施护理及管理;首先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将疾病形成、发展、治疗方案、过程及目的等相关信息对患者进行讲解,同时每周播放糖尿病基本知识及胰岛素治疗知识录像,提高患者自我认知,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工作开展;指导患者开展自我血糖检测工作,并逐个强化指导训练,确保其能够正确检测自身血糖,同时详细记录血糖检测结果。实施护理工作中,由家庭医师占据主导,围绕患者血糖指标变化调整干预措施,合理分配组员工作,进一步确保护理效果及患者健康。实施护理过程中,由家庭成员引导患者接受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科学饮食及运动计划,用药指导方面,护理人员与医师开展密切交流,并谨遵医嘱对患者进行指导,指导患者以正确剂量及服药方式进行给药;饮食方面则严格控制每日进食总量,限制糖分、脂肪及盐分的摄取,维持每日正常营养摄取的同时,可适当食用瓜果蔬菜等食物,以确保微量元素的平衡;运动方面,指导患者开展慢走、瑜伽、太极等有氧运动,逐步提高患者自我免疫能力及抵抗能力;后指导患者对胰岛素的使用指证进行了解,明确主动配合治疗及后续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以进一步确保临床干预效果。

1.3 研究指标 护理1年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变化。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以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作为判定标准,项目包括普通饮食、特殊饮食、血糖检测、运动、药物治疗等,总分77分,分值越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好[3]。

1.4 数据处理 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对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的处理,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的处理,检验采取卡方,当P<0.05时,说明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結果

2.1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等指标对比

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等指标与参照组相比要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 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60.45±1.05)分,参照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51.02±1.12)分,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39.808,P=0.000)。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多数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体内虽然仍旧保留胰岛素分泌功能,但胰岛素作用相对较差[4]。患病早期并无明显特异症状,给予其降糖药、饮食干预及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可使其病情得到控制。以往临床在其治疗过程中多辅以常规控制干预,但是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周期较长,患者面对长期治疗极易出现负性心理波动,外加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向对薄弱,从而对临床干预效果造成影响。家庭医生团队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服务模式,能够以患者全面健康为出发点,为其提供连续、安全、优质及舒适的护理服务,并对其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培养,进一步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积极性[5]。应用于社区2型糖尿病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亲和力,并合理利用家庭团队成员的优质资源,有效对患者血糖指标及病情进行改善;同时,家庭医生团队围绕患者实施正确指导,使其正确认知自身病情及疾病发展对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开展,进一步确保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等指标均得到明显降低和控制,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家庭医生团队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对其血糖指标进行控制,并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田欣. 不同踝肱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综合临床, 2016, 32(6):527-529.

谭文华.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刊, 2016, 43(22):43-46.

蓝岚. 社区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 36(2):297-300.

李淑华, 刘月芬. 格列美脲对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3):146-147.

张曦. 社区-家庭医生干预模式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J]. 甘肃医药, 2017, 36(11):907-909.

猜你喜欢

家庭医生胰岛素血糖
家庭医生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有个头疼脑热先想到家庭医生”带来启示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家庭医生 中国式签约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