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05-10陈文娟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风险因素护理

陈文娟

【摘 要】目的: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面临十分复杂的风险因素,如果不能有效规避这些风险因素,很容易发生护患纠纷,影响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此本文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风险因素,探讨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2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心血管内科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安全事件,如今患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高,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升高,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防范护理风险,切实提高医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已经成为了医护人员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想要保证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就要详细分析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1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风险因素

1.1 患者因素 我国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在此情况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数量也始终居高不下,由于患者人数较多,就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会是患者的住院环境变得更加嘈杂,而很多心血管内科患者都同时合并其他一些基础疾病,致使患者住院时间较长,这就给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影响,一部分患者会表现出易怒、情绪急躁等现象,如果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疏漏,很容易引发护患纠纷,导致患者和家属与医护人员产生矛盾。

1.2 管理因素 想要确保医护工作的有序进行,自然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为医护工作提供依据,使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同时也可以对医护人员的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使护理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如果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或者管理制度没能充分落实,那么制度的作用就无法充分发挥出来,由此可见,管理制度的缺失也是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风险因素之一。

1.3 护理因素 面对着众多的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人员的精力消耗很大,另外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已经呈现出了低龄化趋势,很多护理人员缺乏工作经验,并且专业素养也有待提升,这就为护理工作埋下了一定的风险隐患,当遇到一些突发情况的时候,多数低年资护士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决断,因这就很容易导致患者和家属产生不满情绪,个别护理人员在长期从事护理工作之后,工作责任心有所下降,工作态度不够积极,这也会影响护理人员在患者及家属心中的印象,为护理工作买下风险隐患。

1.4 环境因素 心血管内科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睡眠质量如何,由于心血管内科患者数量较多,这就大大增加了人员的流动量,使患者的住院环境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个别患者或其家属甚至会进行投诉。

2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针对性管理措施

2.1 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 患者依从性是影响医护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患者在疾病的折磨之下,很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甚至会失去治疗信心,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个别患者还会出现抗拒治疗的现象,这时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为患者讲解疾病的治疗原理,为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通过聊天、谈话来拉近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促使患者以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

2.2 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使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就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制度作为开展实际工作的有力依据,为护理人员的工作提供指导,此外为了制度能够切实得到落实,还应该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管理制度,将制度学习常态化,让护理人员始终保持警钟长鸣,同时应该制定其它相关的配套制度,比如奖罚制度、考核制度等等,使管理制度更加具有权威,避免出现轻视或无视管理制度的现象。

2.3 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为了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就应该充分重视医护人员的在职培训工作,不仅要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同时还应该利用交接班时间或者晨会来开展讨论学习,合理利用时间,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丰富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同时应该发挥高年资护士的模范作用,在工作中多帮助低年资护士,多向低年资护士传授宝贵经验,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开展护理知识大赛等活动,这样便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使护理人员更加重视学习。

2.4 加强环境护理 应该努力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及时清理地面,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注意通风,保证室内空气良好,患者使用的毛巾、床单等物品要保持清洁,另外还应该实时监控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患者感到舒适,此外护理人员应该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安静的住院环境,叮嘱家属不要大声喧哗,避免无关人员在病房附近来回走动,同时也可以为患者准备一些书籍和报纸,进而让患者对住院环境感到满意,使患者感到放松。

结束语:

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强度较大,并且对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较高,不仅如此,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隐患,一旦护理工作出现疏漏或者失误,就会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甚至引起護患纠纷,为了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就需要护理人员懂得规避风险,努力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本文在此分析了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希望本文观点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陆益萍.心血管内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1):161-162.

郭海燕.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2):66-67.

范亚平,田楠楠.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4):146-147.

猜你喜欢

心血管内科风险因素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