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5-10蒋为华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骶管椎管椎间盘

蒋为华

【摘 要】目的:探讨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8例腰椎疾患,药物包括曲安奈徳注射液、维生素b12、利多卡因等混合液20~25ml,经骶管裂孔注射给药5~7天1次,3次为1疗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平均改善率为90%,其中单纯改善率为96%,兼有两节段改善率为86%,伴有坐骨神经痛的症状缓解率为70%。结论:总的来看骶管封闭疗法安全、简单、经济有效,只要有臨床经验的医师操作,是腰椎间盘凸出症治疗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1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较多,药物治疗包括中药外用敷贴及口服、熏蒸等,中医针灸治疗、康复治疗理疗、牵引、按摩治疗,局部封闭治疗也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腰部疼痛不适的症状以及坐骨神经痛症状,关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西医上多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口服、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配合理疗治疗[1]。中医上则常用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药物,治疗寒湿瘀阻经络所致的坐骨神经痛[2]。自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用骶管封闭疗法治疗腰椎间盘凸出症共98例,平均症状缓解率为80%以上,结合临床,就本疗法的机制及操作要点分别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男71例,女27例,年龄22~84岁,平均57.1岁。根据节段分组50例皆CT证明有腰椎间盘突出,其中L 4~L5 25例,L 5 -骶1 25例,两节段同时兼有者48例。根据病变程度分组,同时伴骨质增生42例,伴椎管狭窄11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45例。

1.2 操作方法 取俯卧位,腹部垫一软枕,是患者骶部抬高,充分显露骶部,常规消毒铺巾,确定骶管位置,两骶骨角之间可触及一三角形稍凹陷即为骶管裂孔。术者将食指与拇指压在骶骨角上,用7号注射针于两指之间垂直刺入皮肤,当刺过骶尾韧带时有落空感,表明针尖已进入骶管腔。此时将针尾向足方向倾斜30~45°,一般进针2~4cm,抽吸无脑脊液、血液后缓慢注药,注药应无阻力或稍有阻力,5~10min注完,不断回吸注射器以防药物入血。拔针后用无菌纱布覆盖针孔,令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下方30min。药物选用曲安奈德20mg,Vit B 12 100mg,2%利多卡因3~5ml,加生理盐水20~25ml,5~7天1次,3次为1个疗程,个别病例可增加1个疗程,最多不超过3个疗程。

2 治疗结果

平均改善率为90%,其中单纯改善率为96%,兼有两节段改善率为86%,伴有椎管狭窄及退化者改善率为70%。

3 讨论

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及膨出组织以及骨质增生、椎间孔狭窄等都对神经根机械、化学及自身免疫刺激是腰椎病公认的发病机制[3]。机械刺激是最根本的病理机制,机械、化学及自身免疫刺激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是产生症状的直接原因,如有效地消除无菌炎症是治疗的关键。

药物经骶管进入硬膜外腔,直接作用于神经根及脊髓, 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及其恶性循环,解除病变部位的肌挛缩及血管收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从而起到消除炎症解除疼痛的目的[4]。药物在硬膜外腔中扩散,主要受药物容量、硬膜外腔容积和注药速度等因素影响。它在硬膜外间隙中向头部扩散力很强,所以只要注入达骶管容量(25~30ml)的药液时,药物就可以向上扩散到发病部位的神经根和脊髓。.糖皮质激素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水肿,抑制炎症浸润和渗出,防止炎性粘连,对各期的炎症都起抗炎作用,同时还有降低细胞膜通透性、减轻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B族维生素可以改善神经的营养和机能状态。低浓度的利多卡因可阻滞交感神经传导,加速炎症代谢产物的排泄和水肿的吸收与消散。这种激素混合液多量快速地注入硬膜外腔,一方面可通过硬膜外腔向椎间孔方向扩散,分离神经根粘连,另一方面可使病变椎间隙及神经根管扩张,加强药液在炎症部位的扩散,抑制组织胺和其它毒性物质的释放,改善微循环,减轻细胞损伤,修复髓鞘促进再生,从而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非手术类和手术类两种,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②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手术治疗适合 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④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⑤合并椎管狭窄者。一般情况下都是非手术治疗就可以。

骶管封闭治疗应掌握以下要点:(1)注药时可有局部轻微酸胀、肛周麻木下肢放射性疼痛等正常反应;(2)若病人局部胀痛严重且注药阻力较大,则可能针头在骨膜下或穿刺过浅,未进入骶管腔;(3)若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头皮发麻、舌麻、眼花耳鸣等症状,应减慢注药速度,或停止注药平卧床上休息,一般不需特殊处理;(4)骶管封闭临近会阴,应注意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防感染;(5)有激素禁忌证者应避免大剂量应用,也可用其它药代替。

参考文献

宋兴贤.骶管封闭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J]. 现代 医药卫生,2007,23(7):1021.

吴圣润,庄传昌,孔晖,等.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0例[J].临床医学,2003,23(8):17-18.

傅有芽.骶管封闭加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5):290-291.

黄俊卿.手法加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3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3):228-229.

猜你喜欢

骶管椎管椎间盘
基于T2mapping成像的后纤维环与腰椎间盘突出相关性研究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腰腿疼痛临床应用分析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改良长效低浓度骶管阻滞用于药物中期引产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