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

2019-05-10唐香妹李秀忠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合理用药糖尿病

唐香妹 李秀忠

【摘 要】目的:探讨将糖类药物的合理使用,从而为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供指导;方法:对72例糖尿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实施用药指导,比较用药指导前后血糖水平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用药指导后空腹血糖水平(6.54±1.75)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9.36±2.56)mmol/L低于用药指导前(9.62±2.32)mmol/L、(12.53±2.41)mmol/L,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低于用药指导前13.89%,服药依从性90.3%高于用藥指导前75%,且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用药指导,能够提高降糖效果,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

【关键词】糖尿病;降糖药物;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国内糖尿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死亡率也随之增高,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位。当前,关于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运动治疗以及饮食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发挥主导作用。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需要长期坚持用药,因此合理用药至关重要。合理用药不仅能够控制血糖水平,还能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信心[1]。本文就降糖药物的合理使用进行探讨,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报告一般资料来源于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中心卫生院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共39例、女性共32例,年龄分布为60~85岁,平均年龄为(73.25±10.36)岁。所有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中I型12例、II型60例,所有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确诊后,针对患者血糖水平和身体状况开具相应的降糖药物,并实施用药指导的内容:

1.2.1 健康教育。首先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告诉他们合理用药是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提醒患者漏服、少服或者擅自联合其他药物、更改用药时间等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一次低血糖便可能对整个血糖控制效果产生影响,并号召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合理用药中来。

1.2.2 定期为患者提供用药服务。在卫生院中专门设置糖尿病用药咨询窗口,并由我院专业的药学人员向患者讲解相关药学知识,告知患者药物禁忌症,例如:降糖灵类药物不可与四环素类药物合用,并告知患者当用药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当如何处理。

1.2.3 实施个性化用药指导。在为患者提供降糖类药物时,除了应该考虑到该药物的药理学特征,仅仅是按照说明书用药是远远不够,而是应该结合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患者的运动、饮食、血糖水平、胰岛素功能、体重等,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综合用药时间、用药频次、药物品种、饮食、运动等制定用药方案[2]。例如,针对糖尿病患者,首选磺脲类、双胍类药物,若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肥胖时,可以优选选择α-葡萄糖肝酶抑制剂与双胍类。另外,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其用药的时间也存在差异,例如:双胍类药物应在饭后服用,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用药时间为饭前5~20min,瑞格列奈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均在餐前30 min服用。

1.2.4 加强用药的监督管理。帮助患者制定用药计划,提醒患者按时用药,以免发生漏服、错服等情况。

1.2.5 联合用药指导。针对糖尿病患者,若单一用药疗效不佳时,降血糖水平不限制时可以考虑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应该遵循,胰岛素促泌剂、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两种或者多种联合使用,基础胰岛素可以与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联合使用,但是短效胰岛素不能与预混胰岛素联用、磺脲类促泌剂不宜与格列奈类联用。例如:糖尿病患者合并有支气管炎联合应用甲苯磺丁脲和磺胺药治疗时,需要间隔服用。

1.2.6 药物配伍禁忌。由于很多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需要多重用药,而这些药物相互之间会发生反应,影响或者增强治疗效果。因此,在给合并其他疾病糖尿病患者选择降糖药物时,应该掌握药物配伍禁忌。例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会削弱降糖药物的药效[3]。

1.3 观察指标 用药指导6个月后,对比指导前后血糖水平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用药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应用SPSS21.0S数据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用统计,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糖尿病患者用药指导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用药指导前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9.62±2.32)mmol/L,平均餐后2h血糖水平为(12.53±2.41)mmol/L,用药指导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6.54±1.75)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为(9.36±2.56)mmol/L,由此可见,实施用药指导后患者血糖水平低于用药指导前。

2.2 用药指导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在用药指导前,患者服药过程中有10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低血糖2例、头晕乏力 3例、恶心呕吐2例、贫血1例、便秘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用药指导后,有3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头晕乏力1例、恶心呕吐1例、便秘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由此可见实施用药指导后患者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2.3 用药指导前后服药依从性对比

用药指导前,72例患者完全依从22例、部分依从32例、依从性差18例;服药依从性为75%;用药指导前后,患者完全依从36例、部分依从29例、依从性差7例;服药依从性为90.3%;由此可见,实施用药指导前后,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内分泌性疾病,若不及时治疗,糖尿病患者将激发一系列血管损坏、脏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极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为此,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对其血糖指标进行控制,实现疾病发生速度的延缓非常关键。由于糖尿病患者对机体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其胰岛素分泌情况不同,应用的药物也不尽相同。降糖药物作为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手段,但是不同的降糖药物,其在剂量、给药方法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必须实施用药指导,保证用药合理性,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药效[4]。

在本文中,对72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了用药指导,包含健康教育、提供用药服务、个性化用药指导、用药监督管理、联合用药指导、药物配伍禁忌等,经发现实施用药指导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并且还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了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证实实施合理用药指导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杨春源.降糖药物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理使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2):83-84.

钟健敏,杨莹.降糖药物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合理使用[J].黑龙江医药,2018,31(03):537-539.

张艳梅.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与合理应用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1):2002-2003.

袁颖,胡予.降糖药物在老年患者中的合理使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6,25(01):60-63.

猜你喜欢

合理用药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180例门诊患者用药咨询分析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