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5-10李春花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临床应用妇产科

李春花

【摘 要】目的:评析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的积极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病人120例为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将这些病人列入实验组、传统组,各60例,传统组施予常规妇产科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前提下增加人性化干预措施,评比两组病人的护理舒适度及满意程度。结果:与传统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相较,实验组病人生理、心理、环境、社会文化方面的护理舒适度评分显著更高,且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显著更高(P均<0.05)。结论:对妇产科病人施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有利提升其护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效果较理想。

【关键词】妇产科;人性化护理;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1

妇产科病人的病种众多、病因复杂、病情进展较快,这给科室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且可能面临多种风险问题,因此,在妇产科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需格外注意女性在治疗及恢复期间的生理、心理情况,有效兼顾母婴生命安全,为妇产科病人和家属充分考虑,尽可能满足其身心需求,以突显护理服务的人性化理念,最大限度减少病人的不适症状[1]。为进一步探究妇产科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的积极作用,此文择取我院收治的妇产科病人120例作为对象,分组实施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措施,并评估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差异,将详情报道如下:

1 对象、方法

1.1 病例来源 择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病人120例,当中49例为孕产妇,71例为其他妇产科疾病者(包括妊娠综合征、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盆腔炎、宫颈炎等疾病),所有病例符合相关妇产科疾病的诊断标准,在自愿知情条件下参加该项研究;年龄21-57岁,中位年龄(30.6±4.57)岁;依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将这些病人列入实验组、传统组,各60例,两组病人年龄、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经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传统组施予常规妇产科护理,即产前(治疗前)予以常规的知识宣教,指导病人完善各项辅助检查,配合医师完成临床治疗及处理工作,产后(治疗后)避免出现并发症,实施饮食干预、生活护理等基础性措施。

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前提下增加人性化干预措施:①人性化环境管理。我科为病人创设良好、整洁的病房环境,合理管理病区人员活动,避免声音嘈杂而影响病人休息;日常护理中,要求护士保持友好、亲切的服务态度,建立和谐、有效的沟通机制,指导病人熟悉院内环境,尽快消除其紧张感和陌生感。②人性化心理护理。在产前或手术治疗前,责任护士应注重开展心理疏导干预,尽量减轻病人对临床治疗的焦虑、恐惧心理,防止其出现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等问题,减少病人患上心理疾病的几率。同时,护士结合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及产后恢复状况,拟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重点体现护理过程中的人性化原则,使病人感受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和温暖,促使其保持平稳、积极的心态,并取得良好配合。③人性化健康宣教。在病人入院之后,护理人员主动与之交谈、沟通,掌握病人的基础信息和对所患疾病的认知程度,并予以入院评估;按照评估结果开展关于疾病及临床分娩的医疗知识宣教,并讲解必要的自我护理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此外,护士可列举一些以往的成功治愈案例,以此增强病人对此次治疗的信心,并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④人性化生理护理。为女性病人进行私处护理时,护士务必采取轻柔动作,及时解答病人的相关疑问,适当遮挡其隐私部位,防止病人出现难堪、尴尬及窘迫等心理,不将病人病情、隐私信息告知无关人员;治疗期间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指导其规律作息,避免白天睡觉,有效保障夜间的睡眠质量。

1.3 评估指标 ①使用简化舒适状况量化表(Kolcaba)评定两组病人护理舒适度,涉及生理、心理、环境、社会文化四个维度的内容,评分分别是:32分、36分、16分、28分,得分越高代表舒适度越高[2]。②以我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两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很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软件对各项数据予以计学分析,计量数据表达为(),数据比对经t检测;计数数据表达为 (n/%),数据对比经 2检测;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来表示。

2 结果

2.1 护理舒适度 实验组病人生理、心理、环境、社会文化方面的护理舒适度评分都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

2.2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病人对此次护理的满意程度情况:31例很满意,28例较满意,1例不满意,总满意度98.33%(59/60);传统组病人对此次护理的满意程度情况:20例很满意,32例较满意,8例不满意,总满意度86.67%(52/60);实验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

3 讨论

各种类型疾病的妇产科病人和孕产妇属于比较特殊的病患群体,其治疗及康复期间对护理工作的要求相对较高。传统护理方法将重点放于疾病康复上,而往往忽视病人主观意识和心理、生理舒适度要求,致使病人感受不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怀、尊重及呵护,进而影响了临床护理的实际效果和满意程度。为提升妇产科护理质量与成效,此研究将人性化护理措施实践于妇产科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服务理念,将病人个人需求和身心健康置于护理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努力为病人创造和谐、温馨、良好的就医环境,将爱心、责任心充分融入各个环节的护理服务中,促使病人獲得生理、心理、精神、情感等方面的舒适护理体验[3]。研究结果指出:与常规护理的效果情况相较,接受人性化护理的妇产科病人各方面护理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总满意度均显著更高(P<0.05)。

综上可知,对妇产科病人施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有利于增强其护理舒适度,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使护理工作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徐爱丽.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3):140+142.

王艺羡,王鹏,墙燕.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2):133-135.

侯嘉晔.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探析[J].系统医学,2018,3(03):148-149+152.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临床应用妇产科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