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曲霉菌感染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分析
2019-05-10王明兴
王明兴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肺部曲霉菌感染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方法:本次临床研究的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临床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其中,寄生阳性46例,侵袭阳性32例。对比痰液培养、G实验、GM实验的检出率和临床效果。结果:痰液培养、G实验、GM实验的寄生阳性肺部曲霉菌检出率分别为43.48%、60.87%、78.26%,侵袭阳性肺部曲霉菌检出率分别为68.75%、81.25%、96.86%GM实验高于痰液培和G实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实验对肺部曲霉菌感染的微生物检验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检出率高,结果可作为诊疗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部曲霉菌感染;微生物检验;临床诊治
【中图分类号】R2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02
作为临床常见病,肺部感染在近年来的患病率逐渐上升。曲霉菌感染是较为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由于曲霉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甚至空气中也大量存在,因而极易传播。且曲霉菌生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十分容易生存。曲霉菌以寄生为主,一旦进入肺部,就会引发肺部感染,使啊混着的肺部组织坏死,出现炎症,甚至糜烂[1]。曲霉菌也可能引起其他疾病,肺血管被侵入后,患者会出现咳血症状,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因而,肺部曲霉菌感染的尽早确诊是十分必要的。为了避免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需要对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进行研究。基于此,笔者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的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临床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其中包括男性43人,女性35人,全部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8-73岁,平均年龄为47.5(s=2.4)岁。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该研究。纳入标准为:患者知晓研究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经组织病理确诊,全部患者中包含寄生阳性曲霉菌感染患者46例,侵袭阳性曲霉菌感染患者32例。
1.2 方法
1.2.1 痰液培养
获取患者的痰液样本,将其置于沙保罗平皿中接种,保持恒温,进行二十四小时的孵育,对皿上的菌落进行观察,观察项包括生长颜色、形状等,从而初步判断阳性曲霉菌。
1.2.2 G实验:获取患者的肺泡灌洗液标本,将其在沙保罗平皿中接种,设置温度为35℃,保持恒温,进行二十四小时的孵育,对皿上的菌落进行观察,观察项包括生长颜色、形状等,从而初步判断阳性曲霉菌。取少量的曲霉菌疑似物,在洁净的玻片为其进行棉蓝染色,显微镜下,菌丝分支角度为45°,且为分隔状态,表示所观察物质确为曲霉菌。
1.2.3 GM实验:患者空腹时,取其静脉血3ml,二十小时内,进行离心降血清分离,进而检测半乳甘露聚糖的抗原,方法为酶联合免疫吸附实验, cut-off>10.5ng/L表示GM实验的检验结果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研究对象包括寄生阳性46例,侵袭阳性32例,分别计算三种不同方法的阳性类型微生物检出率,并進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描述定量资料用(),检验用t值;检验定数资料用,描述用百分比(%),当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痰液培养、G实验、GM实验的寄生阳性肺部曲霉菌检出率分别为43.48%、60.87%、78.26%,侵袭阳性肺部曲霉菌检出率分别为68.75%、81.25%、96.86%GM实验高于痰液培和G实验(P<0.05)。
3 讨论
曲霉菌多见于皮肤褶皱处、口腔部位、肺部。感染因素很多,包括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等高危因素,也包括长期激素治疗、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中危因素。空气中的曲霉菌孢子数量数不胜数,对人体威胁极大,为了避免肺部曲霉菌感染为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困扰,需要提高疾病检验的准确性、高效性,以便及早确证治疗[2]。痰液培养检验基于肺部细菌感染患者痰液会显著增多的特点,可通过痰液对病原菌进行分离检查;G实验的广泛应用于早期诊断,通过检验3-β-D葡聚糖等细胞壁成分来判断霉菌感染的阴性和阳性;GM实验的主要检测对象是半乳甘露聚糖,能够反映细菌感染程度,且由于细菌量与GM释放量成正相关关系,GM实验还可在诊断过程持续进行,用以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监测。GM实验的检出率较高,结果也相对更为准确。微生物检查需要通过多种方法进行,GM实验配合以医学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切片等效果更佳。
寄生型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多伴有咳血、咳嗽的症状,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程度有针对性地确定治疗方案,以用药与手术联合治疗的方式进行干预。侵袭阳性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多伴有啰音、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治疗药物多为抗菌类,包括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等,药物治疗无效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手术治疗[3]。经治疗,78例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均得以抑制病情,未出现死亡例数。研究结果显示,痰液培养、G实验、GM实验的寄生阳性肺部曲霉菌检出率分别为43.48%、60.87%、78.26%,侵袭阳性肺部曲霉菌检出率分别为68.75%、81.25%、96.86%GM实验高于痰液培和G实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开展对症治疗,患者的病情被有效控制,未出现死亡病例。提示GM实验的检验效果更佳,结果更加准确,对于患者的预后治疗有很大帮助。
综上所述,痰液培养、G实验的曲霉菌检出率不高,相比之下,GM实验不但检出率更高,且准确性强,有利于肺部曲霉菌感染疾病的确诊,便于根据检验结果尽快开展对症治疗,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林彬, 陈溶, 杜明良,等. 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螺旋CT特征与预后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2):280-282.
刘行仁, 邓菲, 冯静,等. 血清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侵袭性肺部曲霉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J]. 西部医学, 2017, 29(9):1237-1240.
晏石娟, 黄文洁, 刘春明. 脂肪酸及其氧合物对曲霉属真菌菌丝生长、产孢和黄曲霉毒素合成的影响[J]. 微生物学报, 2017, 57(1):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