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2019-05-10吴志琴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倍他乐克心力衰竭

吴志琴

【摘 要】目的:分析倍他乐克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5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使用适度剂量的倍他乐克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预后良好,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倍他乐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3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01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长期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如果要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需要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需延缓和防止患者心肌重构的发展。β受体阻滞剂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与死亡率的标准治疗药物之一[1]。近年来,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是心力衰竭的发病大国,患病据估计有0.9%[2]。临床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的药物有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洋地黄等,最为有效的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为探讨倍他乐克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价值,本院选取在本院治疗的5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效果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扩张型心肌病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2例、冠心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7例,Ⅲ级19例,Ⅳ级1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62.1±7.1)岁。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44~83岁,平均年龄(63.1±7.1)岁。对于本次临床研究患者及家属均悉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ACEI、洋地黄、利尿剂等常规治疗,积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因和诱因,同时给予吸氧、营养等治疗,在治疗期内使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的状态[3]。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治疗。倍他乐克初始剂量为6.25 mg,1次/d;在患者病情稳定的基础上,依此剂量服用1~2周后,2次/d,6.25 mg/次,依此方式逐渐增加服用剂量,直至达到耐受剂量(即患者清晨起床前静息心率>55次/min),依此服用5周,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其他特殊情况,如果治疗期间出现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AVB)或心率<50次/min(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则适度减少患者服用倍他乐克的剂量,病情严重者则需停用。服药期间给予卧床休息支持,不要过度劳累,减少活动[3]。

1.3 疗效评定标准[4] 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除,且血常规处于正常状态为显效;病理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消除,患者的心力衰竭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患者的血常规处于正常状态为有效;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来说,它是多种心脏病后期难以避免控制难度较大的一种综合征,此类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例如冠心病、心肌炎以及心肌病等,此外还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以及某些特发性传导系统病变等,此类疾病治疗难度较高,预后差,健康人很少发此病[5]。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研究近年来在各大医院不断深入,同时也取得了可观的结果,治疗对策相比之前也有了较大的改良,通过有效实施这些治疗对策,提高了治疗效果,延长寿命,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不过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来说,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均较为复杂[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療期间给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可使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心功能得到稳定,且显著降低因心力衰竭恶化所导致的再住院率,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并减轻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扩大程度,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7]。倍他乐克有效地抑制心力衰竭患者交感神经兴奋,降低患者过快的心率,从而延长心力衰竭患者心室舒张期充盈时间,保证心力衰竭患者心室血液充盈增加心室每搏量,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耗氧指数,从而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恶化程度得到延缓[8]。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ACEI、洋地黄、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可使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心功能得到稳定,显著降低因心力衰竭恶化所致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倍他乐克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使用适度剂量的倍他乐克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预后良好,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祁兴平.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分析. 淮海医药,2013,31(3):256-257.

赵智宇. 卡托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159-160.

邓知明. 自拟参芪饮联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2例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388-389.

黎静华,韦爱新. 卡托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8例效果分析.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6):950-951.

杨海龙.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37-38.

任丽丽,荣根满.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4(35):136-137.

猜你喜欢

倍他乐克心力衰竭
替米沙坦与倍他乐克治疗舒张型高血压临床效果探讨
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婴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倍他乐克联合起搏器治疗缓室率心衰的临床效果观察
黄芪生脉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