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循证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模式实践

2019-05-10杨娟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心脏康复循证医学中西医结合

杨娟

【摘 要】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我国的疾病预防水平和心脏康复事业的建设与完善显得迫在眉睫。充分结合中医药学的优势和准确实施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对心脏康复事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当前现状,有针对性的将中医的优势融入到心脏康复当中,制定出适合病人的中西医心脏康复模式,以预防和减轻心脏功能受损。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从中医心脏康复学的理念和方法说开去,第二部分从中西医在心脏康复模式中结合的措施说开去。

【关键词】循证医学;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

【中图分类号】R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0-0-02

心脏康复是指使心脏病患者恢复最佳体力、精神及社会活动状态,令患者通过自身努力尽可能的重新恢复自己正常的社会角色,且能自主生活[1]。在许多地区,心血管疾病是威脅人类生命的主要因素,但大量研究证明许多心血管疾病是可以被预防和治疗的,以冠心病为例,这提高了我们研究心脏康复模式的积极性。值得警惕的是,尽管搭桥技术和心脏介入日趋成熟,可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却逐渐提高。这反映出心脏疾病在我国不受重视现状。对此国家提高了对国民康复体系的建设的重视程度,中医中药在心脏康复中的地位也同样被提升。因此我们更需要加强对心脏康复模式的探索。

1中医心脏康复学的理念和方法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中医文化沉淀出了以整体观念、形神统一及辩证论治为理论基础的丰富多彩的康复方法和实践经验。中医康复学具体运用到医学中的具体方法包括精神摄养、饮食调理、形体运动、中药调制、物理疗法、环境疗养等六大类措施[2]:1)精神摄养以形神共复、首先治神为原则,意识能够作用于物质,意识因素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因此精神摄养在中医康复措施中居于首位。它要求患者要重视德行修养,保持积极乐观、宁静淡然的心态,树立信心。

2)饮食调理是为促进患者身体康复,通过适宜的饮食,结合中医的药食同源和饮食禁忌原则,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患者制定相应的饮食康复治疗,经过不断的实践证明,这种疗法可靠、有效且安全。3)形体运动追求身心和谐、形神统一,具体包括了步行、气功、武术等运动形式,风格刚柔并济、动静结合。能够疏通七经八脉,培养元气,对心脏疾病的康复有显著的疗效,其中以太极和八段锦最为普遍。4)中药调治是康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基础,辩证的运用中医治疗促进康复的治疗方法3。有内治外治和单方验方,这种方法在治疗各种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5)物理疗法是主要体现在采用针灸、刮痧、按摩等措施进行康复治疗,有数据证明,这种治疗方法,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的作用。6)环境疗养是一种利用自然界的各种有利条件,比如新鲜空气、河流、森林等对患者进行治疗和调养,舒缓患者心情,提现了古人讲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

2中西医在心脏康复模式中结合的措施

2.1 形体运动在心脏康复模式的应用

国家为了推进全民健康,出台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4]。也有学者认为,运动是心脏康复的核心部分,简单的形体运动在心脏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医康复学的形体运动种类繁多,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气功都是中医文化流传下来的精华[3]。这些形体运动方式强调运用精神意志带动身体运动,对心脏病患者的疗效显著。

但任何事物都需要辩证的去看待,根据临床实验表明,以太极拳为例,其对心脏病患者的好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降低血清水平,增加单位时间内步行距离,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可提高运动耐量,缓解心情,改善患者心力衰竭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3)还能使患者更加了解躯体化认知,增强人体潜在机能。由于其动作简单易学,被广泛运用。同时我们也需看到不足加以改进,使其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与西方发达国家中,每一种运动模式都能清楚明了的表达出它的特点以及适合哪一类型的病人,并不断总结经验成果,而这正是我们所欠缺的。

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对形体运动的运用方式,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出以健身房为基础的规定量化运动方式做为临床评估方法,但具体的运动形式和强度都要考虑到患者的心脏负荷和心里应激程度。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符合患者的运动计划,树立明确的目标,让运动细化到患者可耐受的每一个动作,同时提醒患者注意量力而行,懂得适可而止,以身心舒适为度。这样才能让形体运动发挥它在心脏康复治疗中的最大效用。

2.2 中药调治在心脏康复模式中的运用

各种心脏疾病等多有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必须要配合药物才可有效治疗。有些患者没有运动的意识或是患者运动耐性不好不具备运动的条件,此时更多也是需靠药物发挥作用,但全靠西药副作用极大。因此,我们可考虑采用另一种方式,有大量数据表明,中医中的整体观和辩证论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显著的提高疗效,并减轻西药的副作用。这些都可以采取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的综合医疗程序。医生也常会遇到对药物的不耐受和药物抵抗的病人求助,此时我们并不会因此就完全停掉西药,例如冠心病患者,我们会将血脂的达标和心血管事件的控制作为疗效判定的标准,用中药的原理改善消化道等西药带来的副作用。此外,中药在改善血脂代谢、冠脉循环和心电生理特征等方面也有重要价值。多年来,中医药学在心脏病领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总之,除形体运动和药物调治,心里修养、饮食调理针灸按摩、自然环境等都可融入到心脏康复治疗中。中医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我们不仅要学会保护和传承,更重要的是学会要将它运用到医学中为我们所用,在体现它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能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值得警醒的是,心脏康复学是一个新事物新概念,目前我们仍需加强中医在心脏康复模式的研究,增强以预防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以改善患者症状为目标,希望国内同行共同关注潜心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脏康复模式。

参考文献

徐丹苹.基于循证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模式实践[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07):609-612.

宋旭丽,庄文琪.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9):197.

于美丽. 八段锦应用于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Ⅱ期康复的随机对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郝世杰,毕鸿雁,刘西花,李晓旭,韩李燕.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3):2989-2991.

猜你喜欢

心脏康复循证医学中西医结合
医学院校开展药理学循证医学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脑血管病的循证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