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其实生逢盛世

2019-05-09

南方周末 2019-05-09
关键词:鲁国晋国荀子

刘勃

孔子生活的时代,不但比较和平,而且还算宽松,不然,孔老师怎么能在哪个国家不爽就扬长而去,还有那么多批评这个,反对的那个的言论留下来呢?

为了让读者明白孔子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写了这样一段话:这个时候,晋平公荒淫,六家贵族把持国政,不断出兵攻打东方;楚灵王军队强大,也时常侵犯中原各国;齐是大国又靠近鲁国。鲁国弱小,归附楚国就惹怒晋国,归附晋国就招致楚国来讨伐,对于齐国如果奉事不周到,齐国的军队就侵犯鲁国。

这话说得真是特别有文学技巧,哪句都不全错,哪句都不准确,于是达到了一种特别悲惨的效果。

实际上,说晋平公荒淫,六卿专权,当然是对的,但这种局面,结果晋国作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强国,懒得尽国际责任,往往是东方各国请他来他都不来。

楚灵王是个嚣张人物,但他对中原的威胁,主要是放嘴炮。他对中原最重要的恐吓,是灭掉了陈国和蔡国。但这两个国家一向是追随楚国的,这事的效果类似这样:一个黑社会大哥狂揍自己两个小弟,然后问周围吃瓜的:“你怕不怕?”

至于说小国尊奉一个大国,就要被其余大国打,这种现象春秋时代确实很常见,但孔子生活的时代,却恰恰不是这样。

孔子六岁那年,晋楚两个超级大国带领各自的盟国,在宋国会盟签署了和平协议。之后大家就很有契约精神,真的就不打了。

之前的争霸战争确实很残酷,小国也不断被蹂躏。但孔子没赶上。孔子生活的时代,中原无大战。

孔子在鲁国碰到的最大的政治事件,是三家大贵族驱逐了鲁昭公。但这件事,斗争双方操作水平都很低下,手段却都不算特别残忍。贵族们纵容国君比较从容地逃到齐国,然后就不断给国君送各种物资,让你在国外日子好过一点。对国际社会,则各种斡旋解释,表示闹到这一步,我也很无奈。

当然很虚伪,但换到战国,那个韩非子感叹麻风病人也要同情国君太没安全感的时代,用得着这么虚伪吗?

孔子周游列国的经历,也分明可以看出当时大体是个和平的时代。孔子看到了各国人口在快速增长,奔波路上虽然出了几次岔子,但也不是特别兵荒马乱,说明治安也能凑合。

而下一轮战乱大规模爆发,可以拿三家分晋做起点,

战国确实是个特别血腥残暴的时代,但这是孔子之后的人才需要面对的。

回头想想,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历史,其间最幸福的,就是孔子生活的这一段。春秋的贵族战争已经打完,战国的全民战争还没开打,可以算太平岁月。

甚至整个中国古代史里比,这也就算好时候了。孔子生活的时代,不但比较和平,而且还算宽松,不然,孔老师怎么能在哪个国家不爽就扬长而去,还有那么多批评这个、反对那个的言论留下来呢?

当然孔子不会因此认为自己躬逢盛世。恰恰相反,正是这样温和的环境里,孔老师才能从容品味时代的黑暗,追忆往昔的荣光。

先秦儒家的三位大师,人生遭际特别惨烈的,倒是荀子。荀子活得特别长,碰到的事也特别多。

年轻时代,荀子在燕国,碰到了燕王哙想学习古代的圣王搞禅让,而太子不接受,于是动乱,燕国“构难数月,死者数万”。尤其是,这是发生在繁华的都市的灾难,会显得格外惊心动魄。

后来荀子去了齐国,碰到齐湣王想加强中央集权,激起了齐国社会的全面反弹,而其余列国趁虚而入,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齐,七十余城望风而下,齐国几百年积蓄的“珠玉宝货车甲珍器”被劫掠一空,齐国从此丧失了一流大国的地位。

于是荀子又回到家乡赵国,这时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坑杀赵军四十万的长平之战,接下来则是邯郸围城,荀子就被困在城里。

打开《荀子》这部书,会发现荀老师并不刻意强调自己这个时代的恐怖与灾难,写到了,语气也很客观严肃。荀子特别强调礼的作用,但对礼崩乐坏的痛心疾首,并不怎么刻意表现。

(作者系大学教师、历史学者)

猜你喜欢

鲁国晋国荀子
师旷劝学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柳季与岑鼎
翳桑之报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知识小词条
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