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中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观察
2019-05-09支文秀松太吉万么索南多杰仁青
支文秀 松太吉 万么索南 多杰仁青
【摘要】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象。多因肾气不足,不能固摄,致膀胱约束无权而发生遗尿。再者藏医《四部医典》中记载儿童属“培根”类型[1],机体本偏寒容易得遗尿。临床实践中藏医盐敷疗法和中医针灸治疗10位患者疗效显著。藏医盐敷疗法是将烤箱加热的大粗盐装入布袋,用布袋热敷小腹及腰部的治疗方法。此疗法可以使局部组织升温,调节植物神经,扩张毛细血管,热盐的保温性、渗透性强,不仅能将热温渗透体内,同时还能将体内的病气、寒气吸出来。盐入肾经,有一定的补肾养阴作用活血化淤的功效[2]。
【关键词】藏医;盐敷疗法;小儿遗尿;针灸
【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4-071-01
1 资料与治疗
1.1 临床资料 以2018年1月至12月收集在我科就诊的门诊患者10例作为样本。其中,4例女孩患者年龄在5~15岁,6例男孩年龄在5~13岁。患者病程在10天~3月,遗尿次数每日2~4次不等。
1.2 藏医盐敷疗法是藏医传统18种外治疗法之一,在藏医学巨著《四部医典》中有相关记载。它主要通过将藏大盐巴倒入烤箱加热使温度达到180℃,把加热好的藏盐颗粒装入厚藏棉布布袋内。敷指定位置使局部组织升温,调节植物神经,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加强局部抵抗力,具有温经活络,消炎散寒补肾养阴作用。适应症:对消化不良、胃绞痛、外伤性血瘀、肾寒、盆腔炎、心脑血管后遗症、肢体运动障碍、剧痛、腰腿、肌肉四肢痛等寒性疾病等。对寒性疾病有益。禁忌症:高血压、皮肤病、结核病、五官病、炎性性及感染性疾病[3]。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6~7歲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会给孩子心身造成不良影响,遗尿患儿或多或少心理有自卑、怯懦等现象,如果不治疗对孩子的生活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对于这种疾病西医学辅助检查:尿常规检查正常 肾功能指标正常,西医没有特效疗法。很多患儿因此延误病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目前,藏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独特的简便易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前给口服藏药石榴日轮丸 十味豆蔻丸 二十味柯子丸方法来治疗,虽然有效果但起效时间慢,服药时间长,且孩子服药的依次性小。我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应用藏医盐敷和中医针灸治疗10位不同年龄的孩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3 针灸的作用 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3] 。
刺灸法:三阴交, 关元,中级,曲骨,肾俞,膀胱俞穴,中脘,关元,足三里穴[4]。方法:每次取3~4个穴位,中等刺激,饮食注意也是一方面, 禁喝饮料少吃糖,少吃海鲜、少吃冰冻食品等。晚饭后少喝水睡前去一次厕所等。
2 疗效标准
2.1 治愈 病程短的第1疗程就能治愈,患儿夜间及白天能自主排尿。6个月以上无复发。治愈率达80%
2.2 好转 病程长症状重的,患儿夜尿的次数及间隔缩短。因居住地远未能巩固治疗好转后未后续治疗。好转率20%
2.3 未愈 无
3 操作
选择纯棉布制成的长方形口袋、天然大盐巴。将烤箱温度设置300℃加热直到显示温度180℃时加热好的盐巴装入布袋内,将布袋拉锁拉住,热敷指定部位。1日1次30分钟,7天为1疗程。通过治疗观察治疗第一天后就有遗尿次数明显减少。
3.1 具体操作方法
3.2 操作者衣、帽、口罩整洁,按六部洗手法洗手,备齐用物。
3.3 向患者解释摆合适的治疗体位。
3.4 关闭门窗,注意保暖,暴露患处。
3.5 准备好的热药袋隔着毛巾放在腹部次日放在腰部,轮换治疗。药袋放在患处,要频繁询问患者温度,以免烫伤。
总结
尿床对于婴幼儿来说觉得很正常,但这个症状在6岁以上儿童中需要家长们引起重视的,小儿遗尿症具有十分严重的危害性,越来越多的孩子会遇到此病,严重的危害到了孩子的健康。所以关注我们弱小群体,还他们身心健康很重要。通过治疗10例遗尿症患儿,藏医盐敷及中医针灸治疗此病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宇托云登贡布,四部医典(藏文)[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10;637~638
[2] 噶务,藏药晶镜本草(藏文)[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95
[3]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1.283~284
[4] 彭荣,万文蓉. 针灸处方新解[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年1月1版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