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艺术中的美学理念

2019-05-09李晓琳

今传媒 2019年4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

李晓琳

摘要:“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句话的原意是指美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它是一种伴随审美客体的心境起伏不断变化的意境,审美主体依附于审美客体,而客体的差异性造就了审美的差异性。因此对美的定义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客体受到历史、民族、阶级等因素影响,一方面会由于相似的文化认同产生审美的群体共性,另一方面会因为个体经历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性。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艺术特点的分析,找到美学理论与当代艺术的关系与共通点。

关键词: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当代艺术;审美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B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4-0140-02

“美”是什么?这是一个长久以来人们在不断探索讨论的课题。对于“美的本质是什么”这一命题,美学界不止一次进行过热烈争辩,而争论的焦点也一直围绕着“审美与美的关系”。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美是物的自然属性,自然之物存在即具有审美价值,不应被划分等级区别美丑。但一千年前的唐代诗人柳宗元就曾经说过:“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这表明美并不是天然存在的,它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来发掘,审美者为客观存在的自然物注入人文情怀,如同后世提到兰亭会联想到王曦之的风流雅韵,美不是一成不变的客观事物,它是审美者对审美对象综合考量后的整体认知,因而才有了“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美学认知。

一、如何理解“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对于美,我们一定都知道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的观念。朱光潜曾经说过,“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而意象则是物的形象,它不是物的本体,只是美的本体。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在这里,美应该是由主观与客观共同构建而成的,两者是缺一不可的。而从柳宗元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角度出发,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美”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实体,“美”依附于人的审美活动而存在。在这里,更强调的是人的主观性。对于“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观点,可以分解为如下的三个层次来进行解读:

第一,“美”并不是天然存在的,“美”依附于审美者的欣赏,欣赏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过程。

第二,“美”对于不同的人存在差异性。一个相同的外在实体在不同的审美者面前会形成不同的意象、体现不同的寓意。

第三,“美”具有显著的历史性。一方面,同一历史背景下,群体审美具有一定的共性;另一方面,不同的历史时代、民族和阶级,又会造成审美的差异性。

二、审美的社会性

在绘画史中,以印象派的诞生为分界线,在印象派之前,艺术家们接受雇主的订单,完成雇主的要求,极尽华美的描绘人体的丰腴姿态和金光灿灿的宗教传说,将颜料一层层涂抹在画布上、墙壁上,以消减笔触的纹理;印象派诞生之后,艺术家们将目光转向并不宏大的生活细节,转向观察光影的细微变化,用笔触表达个人情绪。艺术家由一种对雇主负责的订件生产状态转变为对自己负责的自由创作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传统的千篇一律的构图模式和表现题材被前卫的艺术家所摒弃,如今我们看印象派时期的画作,会为他们的灵动色彩和构图所打动,但在当时,前卫艺术家并不为社会所接受,沙龙画展不会允许他们参展,认为这是野蛮人的创作,报纸刊物评论印象派的的风格是未完成的画,是没有章法的构图造型。可见,美,不是事物的自身属性,美具有社会性。同样,在当下正在发生着的当代艺术中,美的社会性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许多人难以理解当代艺术中为何总是出现血腥、扭曲,甚至让人觉得恶心的意象,不断质疑美在当今艺术中的存在价值。人们不禁发问,这些形态各异的当代艺术,究竟是商业社会博眼球的噱头,还是艺术家对自身境遇的深入探讨。美与丑的界限到底是什么。超越时代审美规矩的并非当代艺术的专利。中世纪由于宗教思想的禁锢艺术作品出奇的一致,而大家耳熟能详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创作在当时一半是追捧而另一半是不被接受。且不说基督开始有了确切的形象令教众无法接受,画里的神和凡人开始裸露身体更无法让人接受,在当时就是粗俗而恶心的,教皇甚至下令修改遮盖或销毁那些裸露的作品。拉斐尔的圣母居然是个村姑这更让教宗震怒,然而今天我们在审视人体艺术并能感受到生命之美时,却不曾意识就在当年这些理所应当却恰恰相反。

三、当代艺术中的美学理论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里,“艺术”这个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功能都在于“教化”;而当代艺术,在后现代解构主义背景里。笔者认为其功能主要在于“反思”。

所以在浩瀚的艺术史里,有美好图景,也有描摹死亡、受难、瘟疫等画面的艺术作品,因为它们的创作意图在于教化民众,宣扬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处世的规则。当代艺术的发生是在杜尚之后,是在尼采高喊“上帝已死”的时代。

当代艺术是艺术中心从欧洲的巴黎转移到美国的纽约之后的时代。是一个资本主义的,信仰危机的,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背景。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创作作为一种艺术家自我表达的方式,那么他们的创作主题也是时代背景、个人情绪、绝望等黑暗情绪的作品。那么这些作品用让人感到恶心、不适的视觉方式來表达,应该是情理之中的。

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概念艺术家Joseph·Kosuth曾经展出过这样一件不合常理的怪异作品:作品由三把椅子构成,第一把是真实的木头椅子;第二把是打印出来的木头椅照片;第三把是词典中对于“椅子”这一词条的文字阐述。作者将三把椅子放置在同一空间内,以此引发人们对于艺术本体究竟为何的深入讨论。《一把和三把椅子》问世后,被奉为经典之作,因为这是人们运用艺术品对艺术内在本质探讨的开端,自此之后越来越多艺术家开始向艺术内部钻研,寻找“何为艺术本体”的答案。哲学之后的艺术正是对柏拉图“撇开物的本真仍是关于物”理念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艺术不再依附于实物,如同模仿和阐释的椅子一般,艺术可以仅以观念性而存在。

我们可以欣赏古典艺术,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非常直观的美丽。这种美丽不仅是完美的人体比例,或者幻想中的天堂圣经,还是栩栩如生的好像照片一样的自然。总之,它真正诠释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美感。因为我们在现实中有类似观感,所以我们可以快速“移情”,进而赞许这种直观体验。而现代艺术,非常重视思想的表达。笔者认为有三点原因:第一,古典艺术家都需要富豪赞助,所以他们不能表达自己思想;而现代艺术家,都“穷”骨气,要有表达的自由,所以艺术多元化。第二,随着照相技术的发展,艺术不再需要“重现”,而是更重视“重塑”。艺术家要发掘出现象背后的东西,才算是创作。第三,文化交流中多元化的碰撞与融合。古典艺术,可以非常容易分辨出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但是现在这个界限模糊了。因为人类的距离彼此拉近,艺术也在寻求融合。然而碰撞永远是伴随火花。在寻觅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遗失了一些又可能创造了一些,这种探索,必然带着人们的不适。所以笔者认为现代艺术不是来求大众欣赏的,而是在寻求理解和共识。历史上伟大的作品,很少有描绘幸福的,就算有,看了也未必能感染到那种幸福;但描绘苦难的景象,会被真切的感受到。

贡布里希曾说过:“美感是需要引导和学习的。”审美是一个学习汲取的过程,但对艺术家来说,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不是所谓的文化教养,而是那种最新鲜的感受力,是一种可贵的无知。

其实,当我们翻开美史就看出来,艺术的推进恰恰是这些看似离经判道的作品在坚持着人的本性,不断推进艺术的演化,巴洛克,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立体派,粗鄙简漏这些形容词都用惯了,今天反而觉得美的经典成了标杆。它们之所以成为经典值得在美史书一笔不是因为这才是美,而是他们扩展了艺术的边界,让人们在被忽视的、反感的事物中获得全新的体验,打开世界的另一扇门。因此,当我们置身时代之中时,并不能看清它的本真之美,只有随着历史的洪流向前走,当有一天我们回身观望时,才会发现被遗失的美与真。

参考文献:

[1]叶郎.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55-159.

[2]章贵周.美不自,美因人而彰[D].安徽舒城中学,2007.

[3]艾雷尔.观念之殇:当代艺术的美学嬗变[EB/OL]http://blog.artintern.net,2014-05-16.

[4]了不起的苏小姐.为什么当代艺术作品中常会出现恶心的,让人不舒服的意象[EB/OL].http://www.zhihu.com,2015-07-14.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赵强
赵强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开幕
西安美术馆中心成立 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当代艺术》封面艺术家新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