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2E与P2P的差异及在PTP部署中的探讨

2019-05-09罗春彧

传媒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报文时钟端口

罗春彧

(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 广州 510000)

长久以来,在视频网络中,SDI系统以其高质量、低抖动、低延迟、部署简单、无专利壁垒等各项优势稳居头端。但随着规模扩大,4K/8K超高清需求的提升,SDI网络在便利性及灵活性上拓展空间有限。此时,能否充分利用IT的产业优势进行IP网络部署就成了广电工程人员的挑战。

在视频系统中部署IP网络除了带来灵活度和扩展性外,相对应的也增加了额外挑战。例如抖动、延时、丢包、网络不对称(上下路径差异或端口队列导致网络的不对称)。本文仅针对最后一项进行讨论,在应用中,P2P和E2E是两种重要的延迟测量机制,对理解PTP有很大帮助。

一、对PTP的相关说明及概念陈述

(一)时间精度

PTP的精度可达亚微米级,而NTP等网络时间协议一般是毫秒级。在需要帧处理的视频网络环境下,PTP才可以实现同步需求。

高精度PTP设备(也有软件实现,但精度相应降低)通过硬件支持,直接在MAC层进行协议包分析,不经过UDP协议栈,减少驻留时间。

(二)PTP相关名词回顾

PTP构成网络的各节点称为时钟节点,协议定义了以下三类:

OC(ordinary clock) 只有一个PTP通信端口,一般是指最终设备

BC(boundary clock) 具有多个PTP端口的时钟,通过其中一个从端口与主时钟同步,并支持其他从端口与自身同步。

TC(transparent clock) 可测量PTP报文在其内部传输的时间,并在转发时提供相应矫正。

E2E(End-to-End) 通过Delay_Request和Delay_Response报文进行延迟计算的一种方法。

P2P(Peer-to-Peer) 通过Pdelay_Req和Pdelay_ Resp报文进行延迟计算的一种方法。

(三)计算涉及的重要报文

Sync:同步消息报文,一般由主钟发给从钟,可携带时间标

签,也可在后续Follow up报文中携带

Delay Req:请求对端返回接收到此报文的时间,时间嵌入在Delay Resp报文中。

Delay Resp:对上述报文的响应,携带时间标记。

Pdelay Req:发起链路延时请求,类似Delay Req功能。

Pdelay Resp:对上述报文的响应。

Pdelay Resp Follow up:携带响应发生时的时间标记。

二、E2E与P2P的差异

计算方法简析:

先以通用的E2E为例:首先由master主时钟发送Sync报文开启时间同步(在two-step clock中,时间标记由后续Follow-up报文协议,one-step clock中则由Sync携带,除非设计PTP设备,实际工程使用中并无太大影响),发送时间标记T1,slave从钟接收到报文后记录时间标记T2。Slave随后向Master发送Delay Req报文并记录时间标记T3,master收到后再回复报文Delay resp,并发送时间标记T4给slave。由此slave将得到T1,T2,T3,T4四个时间标记。设master和slave之间存在的时间差异为“offset”,单条链路延迟为“delay”,同时假定双向链路延迟相等。可以得到如下等式:

T2=T1+delay+offset

T4=T3-offest+delay

为了得到offest的值,又因为两个等式中delay相等,所以相减/相加后的到如下等式:

offest=(T2-T4+T3-T1)/2

delay=(T4-T3+T2-T1)/2

Slave则根据计算结果调整自己的时钟。

问题:上述结论取决于双向delay值相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通过相减取得slave需要的调整值。

实际情况:在实际网络中,考虑到报文在端口排队的时间以及网络整体的结构,上下行链路未必是对称的,尤其在经过多台交换设备后差异尤为显著。

优化方法:在E2E算法中,有一个假设非常关键:即双向链路对等,但这个假设是针对整个网络进行的,如果网络较大,中间交换设备较多那这个假设容易出现问题。换言之,如果缩小规模,甚至针对单条电缆进行假设那链路对称则更为可靠,这就是P2P算法的基本原理。

(1) 在P2P的运算机制下,要求网络中每台交换设备都运行P2P算法。如上图所示,同样是4个时间标记,运算法则与第1小点一致,都是通过等式合并得到delay值。区别仅在于E2E得到的delay值是针对整个网络,而P2P得到的Delay值仅发生在设备与设备之间,即每台设备间的delay值都可以获知并得到响应。由此解决网络不对称带来上下行链路差异的问题。

(2) 具体应用场景。如上所述,是否说明P2P比E2E更有优势,系统部署时尽量采用P2P呢,也不尽然。使用P2P仍有其局限性,具体而言就是要求网络中每个交换节点都能支持TC或BC模式,简言之,网络中不能存在普通交换机。如果存在普通交换机,它无法识别和响应Pdelay报文,无法测算它与周边的链路延迟,将导致全网时钟计算出现偏误。E2E更为通用,如果系统内存在大量已购的普通交换机,采用E2E是更好的选择。

(3) P2P的几个重要优点总结。链路间都是定期测量的,当网络路径发生改变时,master与slave间的延迟已知。

上下行链路不可能经过不同的路由,因为P2P是在设备与设备间运行的,简言之,在单条电缆中上下行链路不可能不同。而E2E则不然,上下行链路经过的路有可能由于中间的交换设备而产生差异。

减少master的负载,尤其是当链路中存在大量slave时,因为它只需发送同步报文即可。延时测算报文并不需要master进行响应。

三、PTP部署中不同模式下可能遇到的规模问题

此部分在国内尚未有机构进行测试,以下结论引自Arista工程师Nicholas Ciarleglio,Thomas Edwards和Robert Welch在规模化部署PTP时进行的相关测试(仅两点为例):

(1) 交换设备在TC模式下运行P2P算法,并遵循ST2059-2协议的默认包速率。

在此模式下,交换设备处理单个slave收发的报文总计为68个/s,当终端数量达到438台时,交换设备(7500R系列)的cpu利用率达到100%。

网络规模限制在四百多台设备。在降低速率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支持的设备数量,但要牺牲锁定的时间。

(2) 交换设备在TC模式下运行E2E算法,遵循默认组播方式,遵循ST2059-2协议默认的包速率。

因为运行E2E算法,按理并不会占用交换设备的处理资源,slave规模应该增大,但实际情况仅支持40台。究其原因,分析为默认的组播地址下报文交互在交换机端口上并未隔离或处理,由此导致单台slave需要从海量的报文中选出自己所需的少部分报文。可通过单播或者ACL策略的方式解决。

四、总结

本文所述仅是IP视频网络的冰山一角,单PTP论,就还有BMCA算法选择带来的管理问题、domain域设置隔离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篇幅所限无法一一阐述,也需要行业同仁共同探讨。毕竟,在无压缩视频系统中应用IP网络技术,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报文时钟端口
基于J1939 协议多包报文的时序研究及应用
别样的“时钟”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古代的时钟
CTCS-2级报文数据管理需求分析和实现
浅析反驳类报文要点
端口阻塞与优先级
有趣的时钟
系统网络端口安全防护
ATS与列车通信报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