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性
2019-05-09林丽钦翁隽挺
林丽钦 翁隽挺
鲍曼不动杆菌为诱发院内感染的一类主要病原菌, 具备较强的存活能力与粘附能力, 多会定植在住院患者的皮肤、黏膜及呼吸道等位置, 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手术史、创伤史、机械通气及长期应用抗菌药物者是该病原菌的易感群体。最近几年中, 伴随各类广谱抗菌药物在疾病临床治疗领域的推广, 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与耐药率有上升趋势, 且通常是多重耐药、广泛耐药, 影响患者疾病治疗效果[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2016 年经由临床剥离措施得到的120 株鲍曼不动杆菌以及相应的药敏试验结果, 标本主要取自患者的伤口分泌物、尿液、痰、脑脊液及血液等。
1.2 细菌分离、鉴别与药敏试验 依照临床检查相关规程进行。
1.3 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 分析抗菌药物的病区使用率、AUD 以及β-内酰胺类、氟喳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AUD。AUD 的表示方法为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应用的限定日剂量(DDD), 公式为AUD = DDD/同期收治病例天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纳入本次研究的样本, 检出鲍曼不动杆菌120 株, 在样本总容量中所占比例为18.6%(120/645)。
2.1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与主要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2013~2016 年鲍曼不动杆菌的总耐药率分别为13.43%、41.63%、61.57%、8.68%。2013~2016 年各抗菌药物的总AUD分别为97.98%、116.04%、124.74%、83.59%。见表1, 表2。
表1 12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
表2 各抗菌药物的AUD统计(%)
2.2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性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使用率、总AUD、氟喹诺酮类AUD、β-内酰胺类AUD 存在正相关性(R2=0.919、0.863、0.913、0.915, P<0.05)。见表3。
表3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相关性
2.3 对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与其使用量的相关性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的敏感度和其用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见图1, 图2。
图1 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与其使用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图1 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与其使用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 最近几年中鲍曼不动杆菌已演变成造成院内感染出现的主要病原菌, 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非发酵菌,并且该病原能在医院环境中物体表层长时间定植与滞留[2]。本文作者回顾长期的临床实践, 发现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并没有典型症状, 该类患者多是老年人和或从养老院转入的患者, 多数定植存在。有流行病调查结果表明, 在长期照顾的医疗机构中, 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定植率达到了63.0%, 故此建议临床医师结合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培养结果及患者临床症状确定是否是鲍曼不动杆菌定植, 科学制定抗菌治疗方案。
有报道指出[3], 利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能测算出不同水平的对比情况, 比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医疗机构, 其均能在不同层次上反映出抗菌药物的耗用状况, 同时也可将其作为监测抗菌药物使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进而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细菌耐药率。当下, 国内大部分医疗机构、药监总局纷纷肯定了抗菌药物监测过程中药物使用量和总AUD 两大指标的有效性, 其能从多个方面进行对照, 例如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存在差异的情境下, 其耐药性发生率的高低, 从而结合相关指标编制对应的整改方案[4]。对本次研究所得结果进行整体分析, 发现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60%且总AUD 水平偏低的情况下,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指标有显著降低的走势, 这在很大程度上阐述了临床抗菌药物常规使用率<60.0%的科学性[5]。
在本次研究中,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与β-内酰胺类药物的AUD 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制药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背景下, 抗菌药物应用的范畴不断拓展, 且给药剂量与种类均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中, 逐渐诱导该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这是对该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合理解释之一。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的敏感度与药物用量体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 伴随以上两种抗菌药物给药剂量的增加, 鲍曼不动杆菌对其敏感性下降, 这和国内部分研究结论相一致[6]。
有研究指出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疗效较为理想, 但若配伍不当可能诱发其他细菌耐药的风险,且细菌耐药性不断变化[7-10]。
综上所述, 加强管理抗菌药物种类、使用率、使用强度, 有助于降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 同时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