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调绘内外业一体化生产探析

2019-05-09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9年2期
关键词:调绘底图外业

吴 盛

(广东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 广州 510075)

1 电子调绘系统简介

数字线划图(DLG)是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一个重要基础数据,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DLG数据的生产与更新是各测绘单位的重要任务。目前DLG数据的生产方式较多,利用平板电脑外业调绘结合上图编辑软件实现电子调绘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模式已经在各地得到推广。本文通过使用ArcGIS软件结合电子调绘系统,对1∶1万DLG及出图数据进行了生产,对电子调绘内外业一体化生产作业模式进行了探析。

2 生产模式对比

传统调绘一般以影像底图为基础,套合内业采集的地形、地物数据,制作成调查工作底图后进行野外实地调绘,再进行像片清绘、接边、检查,处理完毕后交内业编图人员上图编辑,制作成DLG、DRG成果。该模式生产作业周期长、涉及人员广、内外业工序衔接困难。电子调绘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模式以安装了电子调绘系统的平板电脑为平台,将影像底图及矢量图层导入至平板电脑后进行外业调查;外调时直接在平板电脑上录入相关信息,将外业数据导出即可进行编辑上图,制作成DLG成果,再通过制图处理形成DRG成果。本作业模式存在以下优势:(1)优化了作业工序,避免了内外业重复编辑上图及内外业两工序间的脱节;(2)外业调查的信息可直接转换为矢量数据供内业上图使用,提高了外业调查数据的利用率;(3)可用一个数据库同时管理DLG、DRG两类数据,保证数据更新的同步性及一致性,实现基础数据的图库一体化。

3 技术路线

总体技术路线:以正射影像为底图进行立体采集,套合各参考数据,制作调查底图数据;在ArcMAP中参照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将调查底图数据进行符号化处理,标记外业核查重点,再将数据切片导入平板电脑中,使用电子调绘软件进行外业调绘。外业调绘完毕后,将调查数据导出;参考正射影像及外业调查数据对底图数据进行编辑修改,并补充各属性字段。编辑完成后对数据进行拓扑检查及接边处理,并补充元数据、图历簿等,即完成DLG数据的更新制作,DLG数据再通过制图综合处理可形成DRG成果数据。其具体流程图如图1。

图1 电子调绘生产技术流程图

3.1 电子调绘底图制作

底图制作包括立体采集成图以及数据切片,利用立体采集设备套合影像及参考数据,采集地物地貌要素及图斑分类边线,并放置地类特征点或者疑问标识点。对于部分道路、水系的属性,可根据参考数据进行补充。采集完毕后,将底图数据参照国家标准图式作符号化处理,并标注重要要素属性,进行数据切片,拷贝切片至平板电脑中,即完成调查底图的制作。

3.2 外业调绘

外业调绘主要是对内业无法辨别的要素进行实地核查,包括地类植被的辨别、管线的辨认、陡坎类型以及地貌土质等辨别、水系以及附属设施辨认、居民地房屋属性调查以及地名单位名等调查、独立地物属性的调查、道路以及附属设施调绘等。外业调绘获得的信息可在外业调绘软件中编入,调查完毕后,对任务区进行相应的清绘,以确保外业调查工作能一次到位。

3.3 内业编辑

内业编辑上图是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模式的重点,本次生产主要采用ArcGIS作为编辑软件,以下为具体的操作过程。

(1)作业模板配置。①根据DLG数据分类及图层特性,可在MXD模板中分别设置点状要素、线状要素、面状要素、境界与政区、辅助图层(用于出图)五个数据集,数据集内设置对应的图层,并定义好坐标系统以及各图层属性的取值范围。②参照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建立DLG要素符号库,可利用ArcGIS系统提供符号设计界面,对系统提供的基本符号进行组合、位移、缩放等操作来定制,定制完后可建立与GB码一一对应的符号库系统。将符号库导入到ArcMAP中,根据GB码及《图式》要求匹配符号及注记样式,配置为相应的MXD制图模板。③在ArcGIS组织要素模板中设置各地形地物的要素创建窗口,并设置好GB码与对应的地形地物要素名称,方便编辑时查找。

(2)上图编辑。将外业调查数据导出,标注数据属性,整理好图层样式,即可进行上图编辑工作。外业调查数据包括地名、地貌、管线、交通、居民地及设施、水系、植被与土质等要素以及外业绘制的自由线等,编辑上图可按图层逐项进行,部分外调的属性值可通过空间连接或属性项加载的方式补充至数据库中,合理的属性连接能给上图编辑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数据关系检查。DLG数据对数据关系要求严格,完成上图编辑工作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关系检查。具体包括道路附属物关系检查、水系附属物关系检查,水系道路房屋关系检查、水系线爬坡检查、线悬挂检查等。各检查项均可利用ArcGIS的Model Builder构建各类检查工具进行处理。

(4)属性补充及接边。完成上述步骤后,按相关数据规定补充各图层属性,并检查各属性值是否在相应值域范围内。属性补充完毕后,需与相邻图幅进行接边,并补充元数据及图历簿等相关内容。

3.4 质量检查

DLG的检查内容包括数据精度、图形信息、拓扑信息、属性信息等方面。数据精度与图形信息可人工检查,拓扑信息、属性信息可利用ArcGIS定制检查工具进行检查。坚持“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以确保DLG产品符合规范要求。

3.5 DRG输出

DLG数据可经进一步的符号化、制图综合及图面整饰等处理,形成DRG数据成果。

(1)符号注记处理。制图模板已完成DLG数据大部分的符号及注记配置,本步骤主要是对一些复合符号及带角度点状符号进行处理,如斜坡、点状人行桥等要素,可开发插件辅助生成或者手动编辑处理;对水系名、山名等注记,统一生成注记后根据其面积大小、重要性等调整注记字号及位置,以满足制图需要。(2)制图表达与制图综合。为保证地图的清晰可读,DLG数据的部分要素在地形图中需要移位表示或进行综合处理,可运用制图表达与制图综合功能实现上述要求。如境界线与线状地物重合时,可运用制图表达功能实现境界线跳绘表示;图上地物过密时,可运用制图综合功能对次要地物进行过滤,留下重要地物。

(3)图面整饰及DRG输出。图面整饰以《图式》为依据,需补充比例尺、图例、接图表等要素, ArcGIS可自动生成图例及比例尺,接图表及政区缩略图可新增对象窗口并添加相应图层进行编辑制作。图面整饰完成后,即可直接导出TIFF、JPG等多种格式的DRG成果。

4 结语

利用电子调绘系统搭配ArcGIS软件进行电子调绘内外业一体化生产与传统调绘生产作业模式比较,可大幅度降低内外业劳动强度,简化作业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目前该作业模式的难点主要在于DLG数据的制图处理方面,现已有较成熟的辅助制图软件可实现DLG数据的自动符号处理,简化了制图过程的手工操作。随着技术的日益更新,相信这种生产作业模式将会得到更大的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调绘底图外业
一种基于实际GIS底图的精准计费方式探究
航道生产单位中底图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外业调绘和质量控制探讨
基于无人机和全景技术的“空-地”联合公路设计外业调查方法
公路工程地质调绘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科研院所底图管理模式转型研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调绘和权属调查方法探讨
风电场集电线路终勘纪实
航测外业调绘数字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