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质量检测与命题技术研究
2019-05-08杨廷美
杨廷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课堂教学如何实现翻转课堂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物理教育教学,成为当下教师的重要任务。贞丰县第三中学每届录取高一新生中考成绩80%在300分以下,学习基础较差、主动性不强,面对未来高中三年的学习没信心、没动力、没目标和梦想。为了探索:如何唤醒学生的源动力?进一步改变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把老师从课堂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我校决定从教学质量检测和命题等方面进行改进,争取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方面去评价教师的教学,从命题技术方面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质量检测;命题技术;评价体系
一、核心概念界定
高中物理命题技术研究
1、常规题型的命题技术
常规命题总体体现出评价与选拔的功能。试卷结构中有体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题和中等题,也有具有一定难度的试题。试卷难度和区分度的把握是关键。
2、试题结构的控制技术
命题格式的设计、题型与题量控制、各块知识所占比例的控制、试卷阅读量的控制、答题卡的设计等是重要的步骤。
二、研究的目标和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1.促进学习评价机制的改革,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快学校的教育发展,树立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2.引导教师能在教学中把握尺度,培养基本的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和科研水平。指导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充分认识自身的不足,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潜质等方面作出短期、中期、长期的学习调整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显现出学生个性与共性的发展。
3.通过调查研究、学生实践、教师研修、学习辅导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增强的教学业务水平,提升组织协调、人际交往、逻辑分析、整理归纳等综合素质。
(二)创新点
1.遵循“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原则侧重对校本课程教育资源的提炼、重组以及创新应用等方面的实践研究,探索校本物理课程教育资源建设的应用价值和基本规律。
2.通过对高中物理质量检测与命题技术研究,总结得出相应的高中物理以及其它学科的教师教育评价机制的改进措施,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研究成果
(一)高考试题研究及对命题的指导
自编(原创)试题能培养学生收集试题素材的意识,挖掘素材蕴含的物理问题,总结并进行拓展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首先,自编题的来源:课本习题、练习册、教辅材料、本校往届试题、高考试题、竞赛试题。其次,审题及组卷:审题及组卷是把握命题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示例:(09 年安徽卷 22)在 2008 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縮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 65kg,吊椅的质量为 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 g= 10m/s 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 a= 1m/s 2 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答案:440N,275N
2.根据《课程标准》确定考查的知识内容、实验技能和学科能力均有具体条目及表明要求程度的行为动词,命题时应严格遵守。
例题:以地球为参照系,一根位于竖直方向的细杆,当它处在完全失重状态时,若不计杆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则仅从受力的角度来看,有以下三种看法:
A. 杆的任何一部分“都不受任何作用力” .
B. 杆的任何一部分“所受的合力都为零” .
C. 杆的任何一部分“所受的地球的引力都为零” .
(1)对以上三种看法是否正确作出判断,如果有不正确的,把不正确的看法改成正确的看法(只改引号“ ”内的文字).
(2)试对“失重”两字做出正确的解释(阐述),然后对以上三种看法作出评论 .
(二)高考物理常见试题命题思路分析
例题:如图所示,带电小球从 A 点处竖直向上进入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进入电场时小球的动能为 4J,运动到最高点 B 时小球的动能为 5J,则小球运动到与 A 点在同一水平面的 C 点(图中未画出)时,小球的动能是
A、4J B、5J C、20J D、24J
答案:D
解答:根据运动的独立性知,竖直方向是竖直上抛运动,只有重力做功,且上升的时间等于下降的时间。对水平运动为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个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1:3 从 A 到 B 的水平位移为 S,则从 B 到 C 的水平位移为 3S,而 qES=5J 故 qE4S=20J,从 A 到 C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qE4S=E- E kA EKc=24J
分析:考查①电场力、电场力做功②对运动的独立性认识③匀变速运动规律④动能定理属综合性的基础题,难度值约 0.75。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运用。
分析:考查①匀变速运动规律②牛顿第二定律③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和运用
属基本概念和规律运用的基础题,难度值设定约 0.80。
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高考不回避基础试题和经典试题。
四、研究反思
教育评价的研究还在不断进步着,这也必然要求相应的试题命制研究也要一起推进,因此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努力。
1.基于高中物理课程的能力目标研究与认知维度研究都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本研究结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等理论知识,对高中物理命题技术进行了梳理,其中也掺杂着各位教师的经验因素,相关内容能不能与当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具体情况相符;能不能满足高中生物理知识体系构建和相应能力养成的需要?以一套试题而言,最终只有一个总分来反应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各种能力目标所占分值的比重怎样去确定,各种认知维度的分值比重又怎样去调配?这些研究都值得继续下去。
2.物理试题命制中不断出现的一些细节性问题的处理和研究
高中物理试题命制过程中,难度结构的把握是最容易失控的,正如前文所述,试题的预设难度往往受到命题教师主观经验的影响,因此就降低了测试的信度和效度。笔者认为有必要围绕试题难度设定建立模型,进行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研究,将决定难度系数的相关因子一个个量化之后,逐个考虑,以实现更为客观的试题难度控制。
当然,高中物理命题技术还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怎样减少试题描述带来的理解上的障碍;怎样排除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智力性的干扰因素;怎样制定更加科学、规范、易于把握的评分尺度;……。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我们以后的工作还会不断地暴露出来,我们不能回避它,而应该认真去研究它,处理它。高中物理质量检测与命题技术的相关研究还要继续下去,它不应该局限于纸面上的情形,而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推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2]上海市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培训(2009年2月)黄新.
[3]例说高中物理试题命题的策略《物理教师》孙福如第35卷第11期2014年.
[4]高中物理新课程命题技术与试题研究王颖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研修研学院物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