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湖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2019-05-08王忠武白林祁维秀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9期
关键词:影响因子青海湖特征

王忠武 白林 祁维秀

摘要:本文利用1961~2015年青海湖气象资料和水文资料,对青海湖水位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湖水位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但从2004年开始连续上升在2004年发生了突变,且2012年水位增幅最大相对前一年上升35.6 cm;青海湖年内水位主要呈现出四个阶段:湖水位相对稳定期、湖水位上升期、湖水位下降期、湖水位由相对稳定期向上升期和由下降期向相对稳定期进行过渡;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是青海湖水位变化的影响因子,其中湖面蒸发量对湖水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湖面降水,之后是入湖径流量。

关键词:青海湖;水位变化;影响因子;特征

1.研究区概况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湖区全年日照时数大部分都在3000小时以上,湖区东部和南部气温稍高,年均温在1.1~0.3℃之间;西部和北部稍低,年均温在-0.8~0.6℃之间,区全年降水量偏少。

2、研究资料和方法

本文气象资料包括1961~2015年逐月降水量、蒸发量,水文资料包括1961~2015年青海湖湖水位和径流量监测资料。利用线性趋势法和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研究青海湖水位的变化趋势;利用 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和累积距平法研究近55年青海湖水位的突变情况.

3、青海湖水位变化特征

3.1年际变化

如图1(a)所示为1961~2015年青海湖水位逐年变化特征,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61年开始往后,青海湖水位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变化倾向率为-0.5m/10a(P <0.01),减少趋势极为显著。其中青海湖水位的最大值出现在1961年,高达3194.08m,最小值则出现在2004年,只有3192.87mm,两者之间相差1.21m。在1961~2004年的这段时间内,青海湖水位连续43年持续下降,且下降幅度较为明显,变化倾向率为-0.762m/10a;从2004年往后又上涨到3194.44m,水位共上涨了1.57m。青海湖水位从2004年开始连续12年上升,其变化倾向率为1.437m/10a(P <0.01),其中2013、2014、2015年的水位数值均超过了多年平均值,也是近55年连续上升时间持续最长的一次,其中2012年的水位增幅最大,相较于前一年上升了0.356m(图1b)。结合青海湖水位差可以看出,从2005年开始青海湖水位差均以正值为主,说明每年的水位都在增长且超过了前一年。另外,结合青海湖水位差的M-K突变结果可以看出,从2004年开始湖水位开始持续上升,并在当年水位发生了从下降到上升的突变。

3.2月际变化

可以将青海湖水位年内变化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4月,湖水位相对稳定,此时湖面结冰、水温低、蒸发量小,水量收支基本平衡;第二阶段为6~8月,湖水位上升,降水量、河川径流量比较大,补给量大于蒸发量;第三阶段为10~12月,湖水位下降,上游河流补给逐渐下降,降水量减少,补给量小于湖面蒸发量;第四阶段为5月、9月,湖水位由相对稳定期向上升期和由下降期向相对稳定期进行过渡。

4、青海湖水位变化的影响因子

4.1降水量

从1961年以来,青海湖降水量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1961~1990年,除了极个别年份的降水量较大外,大部分年份的降水量均在400mm以下,而从1995年往后,青海湖降水量逐年增加,有多个年份的降水量在400mm以上,说明降水量增加幅度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69.49mm,每年平均降水量增加1.37mm。

4.2蒸发量

1961~2015年青海湖湖面蒸发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变化倾向率为4.36mm/10a。在1961~1979年和2005~2015年的这两个时间段内,青海湖湖面蒸发量快速增加,而在1979~1989年和1991~1999年这段时间内,青海湖湖面蒸发量则快速下降。与此同时,每次蒸发量的上升或下降都是持续性,即使中间出现波动,但不是太剧烈,整体仍旧呈现出连续变化,可能是湖水调节作用造成的。

4.3径流量

1961~2015年,青海湖流域年平均入湖流量呈现出微弱的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11亿立方米,而总体湖水量却在减少,说明湖面蒸发量要远远高于入湖径流的补给。1961~1980年,入湖径流量快速下降,同期青海湖水位的下降幅度增加,1981~1990年,入湖径流量快速增加,湖面蒸发量下降速度较快,此时湖水位下降幅度减缓,并逐渐回升,从1996年往后,径流量则持续增加。

分析入湖流量、湖面降水量和蒸发量与青海湖水位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如下回归模型:

上式中為当年湖泊水位的升降值;为青海湖上年入湖径流深;为上年湖面蒸发量;为上年降水量。

根据回归模型分析,湖面蒸发量对湖水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湖面降水,之后是入湖径流量。其中湖面蒸发量是湖泊水量的最大相关因子,对湖水位的影响最大,且呈现出负相关。湖面降水量与湖水位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对湖水位的上升贡献最大;入湖流量也是湖水位的重要影响因子,入湖径流量与湖水位的升降趋势最为吻合。

参考文献

[1]袁云,李栋梁,安迪.青海湖水位变化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响应[J].高原气象,2012,31(1):57-64.

[2]白爱娟,黄融,程志刚.气候变暖情景下的青海湖水位变化[J].干旱区研究,2014,31(5):792-797.

猜你喜欢

影响因子青海湖特征
青海行
抓特征解方程组
资讯
踏浪青海湖
基于个性化的协同过滤图书推荐算法研究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影响因子”是用来赚大钱的
游青海湖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