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建设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策略探讨

2019-05-08王文利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讨

王文利

摘要:为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党和国家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背景下,文化志愿者队伍的价值及作用极为重要,其规模也在逐渐发展壮大。然而,在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建设文化志愿者队伍,有必要进行相关对策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将从公共文化体系的概念入手,探讨建设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方法论、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并给出建设志愿者队伍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志愿者;建设;探讨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3-0242-01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现阶段,需要专业性强、素质高的文化志愿者加入公共文化事业。文化志愿者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发挥作用不可替代的角色。当前,我国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正逐渐的壮大,但在队伍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用创新的思维以及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建设和完善文化志愿者队伍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志愿者的概念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列为我国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布局之一,并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是建设文化文明强国的重要举措。在具体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是以农村为重点推进对象,积极实施文化服务惠民工程,提高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以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公共文化需求。图书馆、文化馆、社区和街道文化中心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设施。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积极参与,逐渐形成共享和全面覆盖的公共文化传播网络体系。

(二)文化志愿者

志愿者就是不以金钱、物质及其他带有利益性质的东西作为代价,且仍愿意在某些事情上付出一定的时间、金钱、爱心、服务、精力的人。志愿者通常是由不同的社会群体组成,将自己的全部时间或业余时间奉献在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帮助与服务上。志愿者的种类繁多,主要是以服务的对象、服务的目的、服务的功能、民众的参与程度以及志愿者的年龄来加以分类。

二、建设文化志愿者队伍巫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志愿者管理及准入问题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文化志愿者缺乏明确的管理机构及有效的管理机制。有一些文化志愿者队伍是由民间自发,不是政府主导,组织机构并不明确。即使是由政府主导,其内部的管理机制并不完善,没有对志愿者的准入、职责、义务、退出机制做明确的规范。以志愿者的准入规范为例,部分文化志愿者在招募阶段是遵循一定的制度规范,但仍存在一些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如今,广东省各地区存在着志愿者队伍发展不一的情况。发展较快的地区是珠三角及周边,其他地区发展相对较慢,原因是在进行文化志愿者招募时只图志愿者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志愿者的质量,没有从志愿者的专业性、责任感、综合素养、文化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二)志愿者培训体系不完善

目前,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扩展十分迅速,但在文化志愿者的素质、态度、能力以及专业性上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在志愿者开展相关活动时,部分志愿者素质低、能力差、经验少等其他问题就暴露出来,给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带来极坏的效果。从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角度来讲,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是造成服务效果极差的原因之一。

(三)文化志愿者缺乏持久性问题

当前,文化志愿者队伍是由不同群体构成的服务队伍,当中有用全部精力献身文化服务的志愿者,也不乏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文化服务的志愿者。用业余时间来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志愿者在服务的时间和精力上是十分有限的,同时也缺乏相关的知识及服务意识。广东省的众多文化志愿组织中,有些组织如图书馆、文化馆等是志愿者愿意加入的,部分志愿者的服务只是为了履行某项任务或要求,造成服务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不仅如此,还存在部分志愿者只是将服务看作是暂时或是临时的,并没有将文化服务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以上行为和意识,造成文化服务缺乏持久性和健康性。

三、建设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策略

(一)健全和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才目关管理机制

我国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庞大、分支众多,需要完善的管理机制来对进行管理,这才是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完善的重要问题。所以,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志愿者的组织机构,对志愿者的目标和行为的进行规范和管理,保证志愿者从招募、培训到具体的活动环节能够有效的运转。文化志愿者队伍管理机制的加强和完善能够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从而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顺利进行。广东省文化志愿者总队建立于2011年,是全国范围内建设较早的文化志愿者管理队伍。随之,市(县)、镇、乡文化志愿者队伍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幻L东省文化志愿者总队建设方案》和犷东省志愿者管理办法》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宗旨、服务内容、准入条件、招募方式以及退出机制等。为了进一步规范东莞市全市范围内的文化志愿者开展工作,于2013年制定并印发了《东莞市文化志愿者管理办法》(暂行),以做到有规可依。与此同时,建立并完善关于文化志愿者管理数据库,统一对文化志愿者实施电子化管理。此外,为激励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热情,以评定星级等方式对文化志愿者进行评价,自2015年开始,星级志愿者有400名以上被评定,截止到2017年底,当前一星二星三星的志愿者已经达到了千名以上,大大的激励了志愿者的服务热情。

(二)完善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准入、准出的有关规定

值得强调的是我国的文化志愿者队伍一直處于一种流动性较大的状态。志愿者的流动会给公共文化事业带来不良的影响。从准入角度,广东省部分文化组织己建立起更科学的招募规范,从简历筛选、人员面试、性格评估等方面进行全流程的规定,从专业能力、道德素质、文化水平、年龄、身体情况等维度进行综合考察。从退出角度,一些文化组织已经对志愿者管理如同企业管理员工一般,离开要提出书面申请,办理相关的退出手续。

(三)努力建设和完善文化志愿者培训体系

系统的培训是提高专业技能和统一服务标准的重要方法之一。文化志愿者专业性的体现,服务目标的最终实现,需要建设和完善志愿者培训体系。文化志愿者培训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分层次、有步骤,逐渐完善的过程。近年来,广东省逐步建立了近150个文化志愿者义务辅导点,逐渐深入到社区、街道等各个文化服务层面。通过近期的一组数据显示,广东省的培训体系己十分完善,累计培训文化志愿者己有2万人,参与培训的文化志愿者累计百万人次。以东莞市为例,当前除了组织了文化志愿者在基础技能的方面培训之外,也组织了管理培训、镇街及场馆文化服务队培训以及文化志愿者骨干培训等。在2017年全国范围内组织文化志愿服务建设培训举行期间,东莞市也在同期举办文化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培训班,其中全市范围内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分队负责人以及总队内管理组骨干工有80余人参与到培训当中。截止到现在,此类培训参与人数逐渐增加。由此可见,努力建设和完善文化志愿者培训体系逐渐在向前推进。

(四)拓展志愿者文化宣传渠道和增强传力度

当今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也要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为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完善服务。志愿者文化的宣传途径众多。宣传途径的拓展不仅能渲染和培育志愿者的文化氛围,也会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和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广东省东莞市在宣传志愿者文化时,主要通过文化部门的对外服务网站、相关文化纸媒及各地的志愿者服务门户网站等,也建立了论坛、文化交流群等方便志愿者沟通和交流。

四、结语

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完善对推动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文化志愿者队伍在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就如何解决问题社会各界正积极的采取相应策略进行解决,相信文化志愿者的队伍建设会愈加完善,文化志愿者的精神会被逐渐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吴可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文化志愿者工作建设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7(02).

[2]刘高红.新形势背景下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相关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

(3)梁順花.新形势下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08).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讨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