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诗衍乐:拥有“魔法”的作曲家

2019-05-08张强

音乐爱好者 2019年5期
关键词:马勒指挥家维特

张强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马勒的交响音乐,你会想到什么?神经质?自怨自艾?还是富有创造性?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情感外化的体现。相较于海顿的乐观、贝多芬的斗争、莫扎特的诙谐豪迈和勃拉姆斯的坚定信仰,马勒的交响音乐更多地表达的是对“生与死”的思考。纵观马勒所有的交响曲,最突出的莫过于他对生命过程的追逐和回忆。这种回忆,可能来源于一个灵感,一首诗歌。这些乍现的“镜头”一露头就被作曲家自动存档,成为其创作的直接源泉。注入“魔法”后的乐思喷涌而出,洋洋洒洒,在无尽的想象力和绵长的创作思路下汇聚成乐,令人叹服。

古斯塔夫·马勒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十九世纪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勒1860年出生于波西米亚(Bohemia)的卡利斯特(Kaliste),1875年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师从朱里奥斯·艾柏士坦(Julius Epstein)学习钢琴,跟随罗伯特·富克斯(Robert Fuchs)和弗朗兹·克伦(Franz Krenn)学习作曲理论。马勒的职业生涯开始于地方歌剧院,他先后在卡塞尔、布拉格、莱比锡、布达佩斯和汉堡等地的歌剧院担任指挥。1897年,马勒正式担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指挥。

马勒虽是奥地利籍,但对他来说始终没有可归属和认同的故乡。德国人认为马勒是奥地利人;在奥地利人心中,马勒是波西米亚人;而在世界范围内,马勒则是一个没有祖国的犹太人。这种尴尬的境遇逼迫着他只得追求精神上的归宿,也使得他对“生与死”这类情感格外敏感。

马勒在指挥方面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作曲方面,他却始终没有得到认可。1907年,马勒年仅四岁的长女夭折;同年,他被诊断患有心脏病,后又被歌剧院解雇;同时,马勒还长期遭受着反犹太言论的攻击……这一桩桩上帝随意开下的玩笑,使“命途多舛,人生无常”的思想早已根植在马勒的心中,他作品中体现的深刻的人生内涵和生命哲学观也就不难解释了。

本期附赠的唱片是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这部创作于1899年至1900年的作品并不是马勒最为著名的一部交响曲,在篇幅上较其他交响曲而言也相对较短,但它却是体现马勒拥有“魔法”的最好例证。

1892年,马勒根据十九世纪早期德意志民间诗歌集《少年魔角》中的诗《整个天国的欢乐属于我们》创作了一首名为《天上挂满小提琴》的幽默歌曲。后来,马勒又给它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作《天堂的生活》。正是这首歌曲引发了马勒创作一首交响曲的想法。

《第四交响曲》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结构,首先以长笛、单簧管和雪橇铃的合奏作为引子,营造出精致、从容的梦幻气氛。紧接着进入主部主题,由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圆号、双簧管和单簧管奏出一个长而曲折的旋律乐句,之后由大提琴奏出抒情的副部主题。展开部同样以雪橇铃和长笛开始,小提琴以和呈示部相同的调性演奏第一主题,在經过频繁的转调后,由小号奏出新的主题,并用多种铜管乐器重复新主题,随后进入再现部。

第二乐章是两个三重奏的谐谑曲形式。马勒在曲中注明:“友人海因在此演奏。”海因是死神的别名,因此这个乐章也被称为“死之舞”(Totentanz)。在这个乐章中,小提琴独奏采用变格定弦(琴弦比正常音调高一个全音),运用独奏小提琴的夸张“跑调”,奏出神秘、诡异的音响效果,表现幽灵的形象。乐章在结尾处逐渐回归轻松灵巧,预示着走出死亡、重获新生的光明景象。

第三乐章为变奏曲式,是一个平缓的、略似柔板的慢板乐章。乐曲首先由大提琴奏出柔美的第一主题,平静之后,开始对位性的第一变奏。单簧管与大提琴绵延着进行,在第二主题后转入第二变奏,慢速的第三变奏之后,在第四变奏达到高潮。木管预示了第四乐章的主题,随后音乐变得热烈、激昂,在模进中乐团齐鸣,似乎打开了天国的大门。整个第三乐章安宁、严谨、深刻,触及了马勒的灵魂所在。

第四乐章是一首管弦乐歌曲,这一乐章写于其他乐章之前,虽然篇幅不长,却是整部交响曲的核心。歌曲的原歌词有五节,描绘了孩子对天国的幻想,马勒在谱曲后将其分为四段,并以简短的管弦乐伴奏隔开。乐谱上写着一个诚挚的请求,要求指挥为这首歌提供特别谨慎的管弦乐伴奏。这当然很好理解,身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马勒要确保自己的音乐按照他想要的方式来演奏。其实《第四交响曲》并不是马勒这一创作形式的处女作,他的第一、第二、第三交响曲都能验证这个特点。这种以诗衍乐的创作思潮,让人不得不承认马勒是一位拥有“魔法”的作曲家。

正如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r)所言:“马勒作品的最高价值不在于它通过引人注目、大胆、冒险或怪诞等显示出来的新奇,而在于这种新奇被融入到优美的、充满灵感的、深刻的音乐之中,在于这种音乐高度的艺术创造性和深厚的人性内涵所具有的永久价值。这一切使之在今日仍充满生命力,并拥有美好的未来。”

的确,马勒并不希望世人执着于他作品的表象,只有感悟他创作中的生命哲学,才能明白其作品中最深层的内涵。

乐队与音乐家

波兰国家广播交响乐团

波兰国家广播交响乐团(Polish National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由指挥家维托尔德·罗维茨基(Witold Rowicki)于1945年在波兰南部的卡托维兹(Katowice)成立,取代了在1934年至1939年间,由指挥家格列格尔兹·菲德尔伯格(Grzegorz Fitelberg)带领的活跃于华沙的波兰广播交响乐团(Polish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1947年,菲德尔伯格回到乐团,担任波兰国家广播交响乐团的艺术指导。波兰国家广播交响乐团以擅长演奏东欧作曲家及近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为特色,是波兰最具代表性的交响乐团,被波兰人民誉为“波兰最好的音乐团体”。

安东尼·维特

安东尼·维特(Antoni Wit)1944年出生于波兰克拉科夫,是波兰指挥家中的翘楚,波兰音乐的权威诠释者。维特早年随克里斯托夫·潘德雷茨基学习指挥和作曲,后在巴黎跟随“现代音乐之母”娜迪娅·布朗热学习。2002年,维特出任华沙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和艺术总监。迄今为止,维特已指挥录制了古典音乐唱片一百五十余张,屡获国际大奖。作为一位国际一流的指挥家,他与欧洲、美洲和远东各大交响乐团均有合作,其中包括柏林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BBC交响乐团和日本NHK交响乐团等。

猜你喜欢

马勒指挥家维特
马勒与后现代——探寻马勒交响曲中的“文本化”起源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没有绝对的天分,也没有绝对的天才——指挥家陈琳专访
长安铃木维特拉
曼妙地走在五线谱上
——访女指挥家、作曲家朱婕
改变!拉力赛版维特拉
找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