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厕蹲着好还是坐着好?

2019-05-08

养生大世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如厕耻骨肛肠

流传度:60000000+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如今患有痔疮、便秘等“富贵病”的人越来越多,罪魁祸首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摄入食物纖维不够和缺乏锻炼,而是如厕的姿势不对。坐着上厕所,会导致多种肛肠疾病,而更为传统的姿势——蹲着上厕所,才是健康的。这是真的吗?

为此,还在网上引发了两派言论——

1.“挺蹲派”:卫生又省时间。(代表:姚女士,28岁,办公室文员。)

“挺蹲派”认为,蹲着比坐着更卫生,马桶上的细菌有可能会产生感染,冲水时不小心也会使私处弄脏;另外,蹲着会适当减少排便时间,让人不至于蹲在那里很久,自然也就能排泄通畅啦!

2.“挺坐派”:放松又人性化。(代表:李大爷,62岁,退休干部。)

“挺坐派”认为,从舒适的角度讲,坐着肯定舒服一点,蹲久了容易腿麻、头晕。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有老年病的人,或者一些过于肥胖者根本蹲不下来,对于一般人来讲,坐着的时候不会累,心情也舒畅,自然就能润肠通便啦!

双方说的好像都有道理,那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如厕时到底是蹲着好还是坐着好?坐着上厕所真的能导致痔疮吗?

大咖来辟谣

主持/孟庆义

教授 博导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 主任医师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 理事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 顾问

“坐着大便会引起痔疮、便秘”的说法毫无科学依据。

如果从小习惯了坐厕,且排便并无困难的人群,并不需要刻意使用蹲姿来排便。“坐着大便会引起痔疮、便秘”的说法毫无科学依据。痔疮等问题并不是如厕姿势引起的。导致便秘的原因很多,需要通过治疗来改善,并非换个排便姿势就能解决的,蹲姿只能对排便不畅有一定的帮助。

如厕需要注意的几点:

1.上厕所关键是时间不能长。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如厕的姿势只要自己觉得方便就行。但需要注意的是,时间不能过长。无论是坐着还是蹲着,上厕所的时间最好都不要超过5分钟。“很多人习惯上厕所的时候听音乐、看书,无形中延长了如厕时间。时间一长,就容易造成痔疮、静脉曲张性外痔、内痔脱出、痔疮脱垂、黏膜脱垂等疾病,给健康带来害处。 ”

2.蹲着比坐着“排便力”更强,排便不畅患者建议蹲厕。

人体内一块叫“耻骨直肠肌”的肌肉。耻骨直肠肌像一个环,正好把直肠钩拉住,使直肠形成一个向前的角度,俗称“肛肠角”。当蹲着如厕时,耻骨直肠肌全放松,肛肠角的角度大,像水管般通直,所以用的力气较小。而用坐姿时,耻骨直肠肌不够放松,肛肠角的角度小,排便就相对困难了。

3.坐着比蹲着更安全省力,高血压、心脑血管患者和老年人建议坐厕。

蹲厕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高血压。心脑血管患者和中老年人等人群。采用蹲姿时,腿部和膝盖的受力较大,很容易发生腿麻、头晕、滑倒甚至骨折等意外,因此这些人群并不建议使用蹲厕。

4.习惯性地服用便秘药。

等上一两天,如果没有便意,就开始服用便秘药,这样的习惯简直就是健康的大敌。一开始总是有效果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产生了耐药性,为了有效,必然要加大用药量,这种对便秘药的依赖,最终会导致肠道蠕动的无力,以至于离开药物,肠道几乎都不能自己蠕动了。所以说,不是非不得以,不要吃便秘药,如果要吃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切勿自己给自己当医生。

猜你喜欢

如厕耻骨肛肠
下期预告:如何帮助幼儿愉快、轻松地进行如厕训练?
论跨性别者如厕权实现的困境与方式
孕晚期耻骨痛,从容应对
经会阴超声对孕妇耻骨联合分离症的诊断价值
常见肛肠疾病的诊治
穴贴耻骨联合痛点治腰痛
活血润肠汤治疗肛肠术后便秘40例
中医护理干预肛肠术后患者排便50例
针刺联合坐浴治疗老年肛肠术后疼痛50例
100例晚期妊娠妇女正常耻骨间距超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