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市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5-08李博章添柱陈琦瑶殷伊玲贺鹏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问题分析对策研究公共服务

李博 章添柱 陈琦瑶 殷伊玲 贺鹏

摘要: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公共服务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公共服务主体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更好的履行提供社会服务的职责,应该认真研究目前出现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对策,以达到自身推動社会进步的作用。本文将从公共医疗、公共交通、公共养老等方面以科学的角度,深入研究长沙市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并寻求应对之策。

关键词:公共服务;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3-0270-01

一、长沙市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医疗领域

第一,公共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公共医疗设施投入的不足,导致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促使公众对社会不满,对政府的工作产生了抱怨情绪,从而导致政府在公众当中的威信力越来越低,不利于政府有力的开展工作。

第二,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资源总体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相匹配。公共医疗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存在着极大的不均衡,大多数优质的医疗资源集中在部分经济发达的市区,而在大多数农村地区缺乏优质的公共医疗资源,导致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麻烦,病人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第三,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要,公共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突出。目前长沙市的公共医疗服务价格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导致了大多数医疗机构胡乱标价,造成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一人得病,全家担忧,甚至有老百姓患了重病为了不拖累家人而选择放弃治疗。

第四,公共医疗卫生机构臃肿,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性公共医疗卫生事件难以应付。目前长沙市的各种医疗机构琳琅满目,参差不齐,但未能有效的统一管理,在重大的突发性公共医疗卫生事件前难以发挥作用。

(二)公共交通领域

第一,经济快速发展,机动化进程加快,交通供需矛盾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经济水平提高,人口逐年快速增长,机动车出行数量急剧增加,小轿车的大量使用,加剧交通拥堵,交通供需矛盾激烈。

第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速度较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交线网布局不合理、线路站点不科学、换乘不便捷、交通管理滞后、公交补贴和补偿机制不健全等导致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因为还未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且轨道交通、BRT等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建设滞后,使小汽车成为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加剧了道路的拥堵。

第三,道路容量不足,道路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道路资源稀缺,道路建设速度赶不上城市汽车化发展速度。又因城市只重视快速路和主干路网规划建设,忽视次干道和支路网的规划建设,导致城市道路网等级级配不合理,道路交通功能紊乱,难以发挥路网整体效能。

(三)公共养老领域

长沙市虽一直重视养老问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进行养老设施、养老机构建设时,资源更多的倾向于城市,而向农村供给的资源相对较少。造成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实际享受到的养老服务资源存在较大差别。同时在养老机构建设的财政拨款上存在配置不合理,造成如养老院等机构在内部建设及设施上存在差距。

第二,农民工养老处境尴尬。首先,农民工为了生活背井离乡,靠卖苦力挣钱,且农民工的工作方式主要以短工为主,人员流动性大,故多数无法满足连续缴费十五年的要求;其次,由于农民工知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参保意识不强,因此造成了部分农民工没有入保,致使农民工在养老问题上处于窘境。

第三,单靠国家政府解决养老,财政压力大。如今在养老建设方面,多为政府负责,建设资金大部分也由政府提供。面对如此庞大的建设项目资金,政府财政压力势必增大。面对巨大的财政压力为避免出现财政赤字,各项建设的步伐势必减慢,养者建设同样受到影响。

二、长沙市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的应对之策

(一)加大投入,完善机制

1.强化政府的相关职责

政府应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职责:首先,在一般医疗领域,要加强政府的财政支出和分配责任。其次,要加强政府对于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干预与监管。这些年来,医疗卫生领域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缺乏必要的责任,对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监管不足,对公共医疗服务监督体系的建设不完善。

2.构建完善的公共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想最大限度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投入效率,首先就是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再尽可能发展中高层公共医疗服务体系。

3.实行管办分离的公共医疗体制改革

公共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从“办医院”真正转向“管医院”,不要直接经营管理医疗单位,要真正做到“不当运动员,只当裁判员”。必须认真解决政府职能错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下放权力,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与政府干预机制对公共医疗服务体系进行改革。

(二)引进科技,提倡环保

1.加强交通供给,多种方式疏通交通拥堵

重点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容量。建设快速、大运量的干线、次干线交通和与之无缝衔接的支线交通,注重干线、次干线与支线合理配置;改善道路断面配置,优化路权分配,确保道路功能的正常发挥,高度重视老城区和新城区之间的通道建设,减轻交通瓶颈带来的压力;重视和加快除道路以外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地下通道或人行天桥数量,有效实现人车分流;通过采取经济手段治理交通拥堵,减少中心区的交通压力。

2.重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运输能力

城市公共交通主导城市交通方式的实现,需要政府部门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公共交通财政补贴补偿机制,建立专门的公共交通专向资金发放与监管机构及公交企业政策性补偿额的评估体系,对资金扶持和项目建设等方面区别各省市发展差异,进行分类指导和扶持;加强公交枢纽规划和运营管理。

3.加快发展智能交通

利用先进技术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是增加道路有效供给的主要措施。目前,世界各地的道路交通管理部门都在积极探索新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手段,充分利用现有交通网的通行能力,较为突出的就是智能交通系统(ITS)。我们应加快研究适合我国公交企业的调度优化系统模式、各种新技术,以提高交通效率。

(三)科学定位,共同发展

1.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共同发展

在基础建设上重视农村地区,由于农村的基础条件较差,起步时间较晚,在进行社会资源配置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农村落后于城市的现状,理解农村较城市而言的先天不足,将资源进行最合理的配置,而不是所谓的城乡资源平均分配这种浅显的城乡平等。政府应当努力推进城乡共同发展,建设农村,让农村同样能紧跟整个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实现所有社会成员享受同等社会福利。

2.优化政策,高效为民

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养老应当育相应的政策,外来人口较常住人口而言,工作时间多为短期且流动性大,一般对常住人口适应的政策有时很难落实到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身上,因此在制定政策上政府应当考虑到部分特殊群体,为之制定针对性的问题,切实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更好的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

3.科学定位政府角色,加强第三部门建设

在公共服务体系中,政府是重要的主体,但不应该是唯一主体,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在许多领域政府都处于垄断地位,第三部门等其他公共服务主体发展较慢,这样十分不利于公共服务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当科学定位自己,充分发展第三部门等其他公共服务主体,通过多主体协作,让其他主体充分发展其能力,以此减轻自身的压力,这样才能更好的提供公共服务,并且促使公共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问题分析对策研究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