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运用律动教学法,让学生享受节奏的美

2019-05-08刘莉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欣赏课律动节奏

刘莉

摘要:在中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提升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充分体现出音乐欣赏课的教育优势。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在欣赏课中享受节奏美,教师应采用律动教学法开展工作,总结丰富的教学经验,遵循规律性原则,确保全面提升教育工作质量以及水平,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并使其可以感受到音乐学习的快乐,形成良好的教育模式。

关键詞: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律动教学法;节奏美;节奏美与奥尔夫音乐节奏的教学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3-0206-01

一、前言

中职音乐教师在欣赏课教学的过程中,应总结丰富经验,结合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需求,科学采用律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期间,可以形成情感的体验,并感受到其中积极向上的精神,达到培养思维、享受节奏美的最终教学目的。

二、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问题

(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在教学期间,中职音乐教师未能树立正确的观念,没有充分意识到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还在采用以往的教学体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由于中职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专业素养存在差异,音乐的欣赏能力较低,如若不能针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将会导致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以及质量降低,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

(二)缺乏情境教学方式

中职音乐专业教学工作中,教师未能在欣赏课中合理的采用情境教育模式,难以为学生创设较为真实的学习以及欣赏情境,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且在教学期间,未能通过正确的情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灵感,无法更好的拓宽其学习视野,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教学工作可靠性以及有效性降低,难以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方法提升整体的教学工作质量,甚至会对其长远发展以及进步造成严重抑制性影响。

(三)缺乏感悟类型的教育机制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未能充分意识到学生感悟音乐情感的重要性,没有创建科学化的感悟类型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难以引导学生更好的享受节奏美。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为只要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论知识,就可以提升音乐素养,没有利用合理的方式增强学生音乐感悟能力,严重影响整体教学工作质量,甚至会对其长远发展以及进步造成威胁。

三、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中采用律动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节奏的美

为了更好的开展中职音乐专业欣赏课教学工作,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以及形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性,采用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的方式开展目前的教学工作任务,全面提升整体教育质量以及水平,充分发挥各方面教学方式的积极作用。

(一)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目前,很多中职学生在音乐专业的学习方面,存在基础知识与素养参差不齐的现象,音乐方面的欣赏能力较低。所以,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应制定完善的方案,结合学生音乐水平以及差异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更好的完成当前工作任务。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以及状况,将律动教学法融入其中,使得学生通过肢体自然律动,针对音乐形式相关元素进行感知。例如: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自己的动作亦或是喜欢的动作,表达自身对音乐内容的理解,除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之外,还能有效促进自身愿望的合理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律动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音乐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创建较为真实的情境模式

对于中职音乐专业而言,教师在教学期间,应结合律动教育特点以及需求,创设较为真实的情境,使得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形成良好的观念意识,更好的感受音乐律动以及节奏美感。首先,需要针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及完善,选择一些有利于提升身心健康的作品内容开展教学工作,以便于缓解外在压力,并形成较为积极向上的态度。教师可以选择古典类型、民族类型以及流行类型的音乐教学内容,除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之外,还能提升学生关于音乐学习方面的灵感,不断的拓宽学习视野。其次,还需重视学生的音乐学习情感体验,使其在学习期间深入了解音乐相关的背景文化,充分发挥欣赏课的教学作用。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想象力的激发,使其想象音乐情境,教师在此期间可以利用语言方式、动作方式等,为学生描绘情境,并使其利用律动的方式,形成音乐元素的感知能力。

例如:在开展《高山流水》相关音乐教学活动期间,可以引导学生在欣赏期间,自我想象其中的情境,然后为学生朗诵“蜀道难”相关诗篇,使得学生可以想象干山中的崎岖情境以及峰峦情境等等,体会相关歌曲中的含义以及意境。在此之后引导学生利用想象,描绘出高山流水的形象,并描述自己的感悟。采用此类教学手段,除了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发展之外,还能提升其审美能力,以此加深音乐理解力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模式。

(三)采用律动教学法营造感悟教育模式

对于音乐而言,其中含括很多抽象类型的感悟元素,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存在难点。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听音乐的过程中,更好的感悟其中内容,通过律动的方式,利用全身肌肉的运动方法,促进音乐节奏以及力度的合理感受,形成速度亦或是句子结构的感悟能力。在此期间,教师指导学生针对音乐的内容进行感悟,有助于利用律动方法,在头脑之中形成音乐的表现形式,正确理解音乐知识以及内容,提升其学习以及感悟效果侄。例如:在针对曝风耐相关曲目进行教学期间,为了提升学生音乐内涵的掌握效果,可以利用感悟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并使用不同的乐器,针对音乐所描绘的场景进行展现,教师可以利用急促的弦乐方式,描绘出狂风呼啸方面的情境,然后使用钢琴乐器,描述暴风雨过后的祥和场景。在此期间,还可以穿插一些田园牧歌,使得学生可以感受到暴风雨之后良好的风景。在此期间,学生通过乐器的律动表现手法,能够针对音乐中的情感要素以及各方面意境等形成良好感悟以及体验,全面的掌握相关乐理知识,提升学习效果以及水平。与此同时,利用感悟教育形式,还有助于学生针对音乐进行鉴赏,提升审美能力,更好的培养其音乐素养,满足目前的教育发展需求。

(四)针对律动教育体系进行设计

对于律动教育体系而言,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总结丰富经验,遵循与时俱进的教育设计原则,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确保全面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对于音乐教育而言,律动教学体系的设计质量,直接决定教学效果。所以,在设计工作中教师需要先针对作品进行分析,了解创作背景以及节奏、韵律等等,明确其中所蕴含的音乐元素与形式,并将律动以及相关元素有机整合,确保提升教学设计可靠性。在此期间应区分开律动与舞蹈,通过肢体的动作方式,体现出美感,使得学生享受音乐的节奏美。例如:在教学期间教师针对队形进行设计,如若队形很多,会使得学生发生混乱的现象,所以,应当适当针对队形进行变化处理,除了可以提升新鲜感之外,还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教学工作质量。一般情况下,在音乐教育期间,律动教学法的应用并非不变形式,而是时时刻刻有可能出现改变,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状况,针对律动教育形式进行有效调整,引导学生从深层次方面形成良好的感知,享受律动过程中的音乐节奏美感,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全面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各方面教学方式的积极作用。再如:采用奥尔夫音乐元素进行教学,主要因为相关音乐元素中含有节奏并且节奏中运用最简易的不断反复的固定节奏型、旋律中用最易唱的五声音阶,教师可以采用调式中采用最常用的大、小调的方式教学,实现基础性的音乐启蒙目的。

四、结语

在中职音乐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总结丰富经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合理采用律动教学法开展工作,确保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遵循科学化的原则,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除了可以在欣赏课中发挥律动教学法的积极作用之外,还能引导学生享受到节奏的美。

猜你喜欢

欣赏课律动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YOUNG·节奏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