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班级卫生谈学生的自我管理

2019-05-08唐爱文

师道·教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值日班集体班干部

唐爱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极大的改变了中学生原有的人文环境。各种新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的中学生,从而导致了他们身心发展的新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现代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独立意识、自尊自主意识以及批判精神等都极大增强。而传统教法已经很难管理现代班级。教师凭经验以“一对多”命令形式,管得过多导致学生被动承受,甚至产生对立情况。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也就是说,班级管理追求的不是他治,而是自治;不是他律,而是自律。简言之,学生的自我管理应成为班级管理的主旋律。那么应该建应怎样的班级自我管理模式?如何使班主任从中解脱出来呢?放手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把学生变成班级管理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现就班级卫生谈如何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

一、公平公正的由学生选卫生干部——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班干部来源于学生,却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学生,班级的普通成员;另一方面,承担组织者、实施者的权利和义务,是师生之间的“纽带”,更是班级的骨干与核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不断加强核心队伍建设。

在实践中,我班负责卫生的副班长以及两位卫生委员三位班干部是如何产生的呢?我试着建立了“三公”制度,即公开实名推荐、公平自愿报名、公正岗位竞选,最后投票率需超过70%,然后试行“两期”;这样干部“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效果好。班干部就不再是学生眼中班主任的“传话筒”,而是班集体的服务者,这有助于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的班集体。这项活动其实并不是单单选拔出真正受同学欢迎和公认的干部,还形成了自我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也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热情度大大的提升。可变以往“少数干部主动,多数学生被动”为“人人当干部,人人都主动”;自我管理在学生心里已无形中播下了种子。

二、培养干部——培养自我管理的领导者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意志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坚持性还是很差的。他们不善于自觉地、主动地、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持久地完成一项工作,常常依靠外力的督促和管理。”为了使自我管理坚持下去,以及上升到班级自我管理,在前一阶段基础上,必须培养责任心强、积极性高、方法多且敢干肯干的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

在班干部培养方面班主任以指导为原则,有针对性地给予班干部必要的和及时的启迪,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老师不再事必躬亲,凡是学生自己能独立做到的,就应该大胆放手让他们去自我探索,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就班级卫生而言,选出了学生公认的班干部,在班干部中,就班级卫生制度对班干部开始培养,由班干部组织,主要是锻炼与培养班干部,卫生制度把发言权交给学生自己。

把卫生管理制度交给学生以后,学生为班集体写意见,班干部收集讨论定制度并实施、参与度高。卫生制度从初定→试行→审定,由学生说了算,班干部是组织者,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班集体主人翁。这样班干部的培养比制度的制订过程往往更具有教育意义,班干部的组织能力、管理方法、策划能力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例如他们制定出了:岗位负责制,卫生包干区,岗位角色轮换制。另外为其他学生的自我管理也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因为学生在制订过程中不但知晓了卫生制度的内容,还明确了卫生打扫时的细节,这样学生卫生值日的时候就会很细心,知道了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做,不光考虑到班级卫生,还考虑到了个人卫生。这样班干部的管理能力才会随老师的指导而加强。

三、营造班级舆论氛围——学生自我监督,促使自我管理的发展

要进一步加大班级卫生的自主管理,让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还应该加强和完善班级的舆论氛围。我曾在班上做了一个小实验:让每个人自己在自己的周围丢至少十块的小纸片,维持一个晚上的自习课,不允许任何人打扫,然后在自习过后,我让他们谈感受,谈一谈这个晚上的心情,谈一谈这个晚上的学习效率。大多数回答是心情很烦,很乱,电风扇一吹纸就到处飞,一低头就看到地上的纸,感到很烦恼。这个实验让全班的孩子们明白了,干净的环境会给人带来快乐的心情,能提高学习成绩。实验过后,学生对卫生的好坏有了很深的了解。现在班级的卫生,如果,偶尔有人缺做值日或者有人做值日不彻底,那同学的舆论就会有很大的反响。所以,在认识方面,学生学会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具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识。迫使学生自己认识自己,培养自己管理自己的自觉性。班級舆论氛围也督促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四、老师多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学生自信、积极提升自我管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激励,即激发鼓励,含有学生自信、自主与合作,学生之间形成动力。班级卫生自我管理能否得以有效实施的标志之一是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们往往对自己可能成功的事感兴趣,而不愿去干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因此,不断利用“评价”去表扬孩子,让学生能够通过劳动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德育工作中常用的方法是正面教育。例如:“每周一星”“今日之最”评比制度,对值日做得好、保洁好的学生授予“今日之最”的称号,并加平时的德育分,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除这之外,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自我教育的环境。例如:在一次卫生的打扫中,我对扫地的同学这样激励:“还记得第一次搞卫生的情景吗?你扫地都漫无目的的东少一下西扫一下,这次你不但懂得按照顺序扫,而且扫得很干净。你比其他同学扫得好多了,有机会多教教其他的同学。”这样一句话,你既肯定了他进步的表现,又潜意识的给了他一个任务,这个任务他会很欣然的接受,因为有老师的激励。在这以后的观察中,这位学生如果看到做值日不规范、方法不妥当的时候,他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指正。学生值日马虎时,还会用学习马虎做比较来教育同学。在班级卫生的管理中,老师的激励能使中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有效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发展。

综上所述,学生的自我管理,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从被管理到自我管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成熟到逐步完善合理的渐进过程,作为一名班主任,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成长的能力,这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全员参与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班主任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

猜你喜欢

值日班集体班干部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
选班干部